具有旋转功能的液压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3113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旋转功能的液压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液压驱动装置。
在工业生产的控制过程中,大量地使用着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的核心元件即为液压缸。传统的液压缸包括有缸体、活塞和活塞杆,缸体上开有进出油口。通过液压油的进出,实现活塞和活塞杆的运动,再通过外部构件完成各种控制功能。这种液压缸中的活塞杆均为直线式运动,所驱动的外部构件也随同做直线运动。而在实际应用中,许多外部构件不仅仅需要有直线行程,同时还需要有转向动作。对于这些特殊的需要,现有的单一液压缸则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为此就需要增设新的液压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控制机构实现这一动作。这样就使得工业装置的结构复杂,成本提高,控制工作量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液压缸,即活塞杆在做直线运动的同时,还附加有旋转动作,以提高液压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液压缸仍包括有缸体、活塞和活塞杆,缸体上开有进出油口,在伸入缸体的活塞杆一端和缸体间设有可迫使活塞杆旋转的助动导向机构。即利用液压系统的液压力,使活塞杆在做直线运动的同时,附加旋转运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是将控制活塞杆旋转的机构与液压缸合二为一,制成一个复合液压缸,从而使活塞杆产生复合的运动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局部A向展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局部B向展开图。
实施例1如
图1、2所示,本液压缸包括有缸体5、活塞10和活塞杆2。活塞与活塞杆可整体制成,也可分体制造,再固接成一体。在缸体5上开有进出油口1、7。活塞10位于活塞杆的中下部,活塞杆下端插入缸底。助动导向机构就设置在这一区域。其具体结构是在缸体5的内侧下部固定有缸套9,缸套9上开有两条径向相对的螺旋导向槽11。在活塞杆端部横穿一销轴6,销轴6的两伸出端上套接有轴承8,两轴承8分置在缸套9的螺旋导向槽11内。在缸体5上口装有导向套4,并由密封法兰3予以紧固。这样,当液压力驱动活塞及活塞杆上行时,轴承8在螺旋导向槽内攀升,带动销轴及活塞杆螺旋上升,从而实现了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的结合。螺旋导向槽11的旋转方向及螺旋角度,完全根据外部构件的实际工作需要而定。
实施例2如图3、4所示,本液压缸基本与实施例1的相同,仅是将助动导向机构中的开槽及定位部件互换一下位置。即助动导向机构是在活塞杆2下部外表面开有两条径向相对的螺旋导向槽11,在缸体5中部的一条直径线两端焊接有横向内伸的半轴6,半轴6的里端套接有轴承8,轴承8分置在活塞杆2上的螺旋导向槽11内。这种液压缸的工作及运动方式与实施例1的完全相同,且可省去缸套部件。
在上述两种实施例中,助动导向机构的限位,可采用多种方式。一种可以将螺旋导向槽制成封闭式,以限制活塞杆上行高度;另一种可以通过导向套4的下沿与活塞10的限位来实现。如
图1、3所示的,导向套下沿与活塞间距小于活塞杆的下段长度,这样就可保证活塞杆不与助动导向机构相脱离,从而保证液压缸的工作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转向机构制作于液压缸内,制成了具有旋转功能的液压缸。本装置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省去了双重动作所需的附加机构,提高了液压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液压缸,包括有缸体(5)、活塞(10)和活塞杆(2),缸体上开有进出油口(1、7),其特征在于在伸入缸体的活塞杆一端和缸体间设有可迫使活塞杆旋转的助动导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动导向机构是在缸体(5)的内侧下部固定有缸套(9),缸套(9)上开有两条径向相对的螺旋导向槽(11),在活塞杆端部横穿一销轴(6),销轴(6)的两伸出端上套接有轴承(8),两轴承(8)分置在缸套(9)的螺旋导向槽(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动导向机构是在活塞杆(2)下部外表面开有两条径向相对的螺旋导向槽(11),在缸体(5)中部的一条直径线两端焊接有横向内伸的半轴(6),半轴(6)的里端套接有轴承(8),两轴承(8)分置在活塞杆(2)上的螺旋导向槽(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在缸体(5)上口装有导向套(4),并由密封法兰(3)予以紧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液体压力执行机构,包括有缸体、活塞和活塞杆,缸体上开有进出油口,在伸入缸体的活塞杆一端和缸体间设有可迫使活塞杆旋转的助动导向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转向机构制作于液压缸内,制成了具有旋转功能的液压缸。本装置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省去了双重动作所需的附加机构,提高了液压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文档编号F15B9/14GK2308758SQ9722451
公开日1999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15日
发明者杨更辰 申请人:杨更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