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27367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设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W及具备此旋转式压缩机W构成制冷 循环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具备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被大量地使用。在该种旋转式压缩机中,介由 旋转轴连接电动机部与压缩机构部,压缩机构部具备;内部形成有气缸室的气缸、在气缸 室内做偏屯、运动的漉子,W及与该漉子接触并将气缸室的内部区划为压缩室和吸入室的叶 片。
[0003] 旋转轴进行旋转,漉子在气缸室内做偏屯、运动,并对吸入的气态制冷剂进行压缩, 但是此时高压化的气态制冷剂对漉子和旋转轴进行推压,旋转轴发生略微弯曲。于是, 漉子发生倾斜,叶片与漉子之间的接触面不均匀、局部性地进行接触,形成所谓的部分接 触状态,叶片与漉子之间的接触部的滑动阻力增大,并持续进行磨损(例如,日本特许第 44881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叶片对于漉子的部分接触,缓和局部性的接触压力,提高可靠性,有效的 做法是将叶片分割为两片配置。目P,通过使两片叶片分别达到略微滑动的状态,能够分散漉 子与分割叶片之间的滑动面的接触力,抑制滑动磨损,进而提高可靠性。
[0005] 然而,在通常结构即具备一片叶片的情况下,如果气缸与叶片的高度之差所形成 的微小间隙相对于叶片的高度尺寸的比例设定得过小,那么叶片的动作将会恶化,导致滑 动损失增大。如果微小间隙的比例设定得过大,那么将会增大气缸室中的从压缩侧向吸入 侧的气态制冷剂的泄漏量,导致泄漏损失增大。
[0006] 鉴于该样的情况,期待一种旋转式压缩机W及具备此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 置,该旋转式压缩机在将叶片分割为两片的基础上,能够抑制气缸室中的从压缩室向吸入 室的气态制冷剂的泄漏损失,并且不会增大分割叶片与漉子之间的滑动损失,确实地实现 漉子的顺畅运动。
[0007] 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在其密封箱体内,容纳有电动机部W及介由旋 转轴与此电动机部连接的压缩机构部,该压缩机构部具备:具有气缸室的气缸、在气缸室内 做偏屯、运动的漉子,W及与漉子接触并将气缸室的内部区划为压缩室和吸入室的叶片。
[000引上述叶片,在为旋转轴的轴方向的、气缸的高度方向上重叠配置两片分割叶片,将 一片分割叶片的高度尺寸设为H,将为气缸的高度尺寸与两片分割叶片重叠后的高度尺寸 之差的微小间隙设为L时,将微小间隙L相对于每片分割叶片的叶片高度尺寸H的比例设 定为;0. 001 <微小间隙L/分割叶片片数/叶片高度H < 0. 0015。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设及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纵剖面图W及制冷循环装置的概略 的制冷循环结构图。
[0010] 图2是同一实施方式所设及的旋转式压缩机中的压缩机构部的横断平面图。
[0011] 图3是对同一实施方式所设及的压缩机构部的气缸、漉子及叶片结构进行说明的 图。
[0012] 图4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所设及的微小间隙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
[0013] 图5是表示作为参考例的、在气缸的高度方向上配备一片叶片的情况下的、微小 间隙与性能之间关系的特性图。
[0014] 图6A是同一实施方式所设及的设置在叶片上的油槽的相互不同结构的示意图。
[0015] 图6B是同一实施方式所设及的设置在叶片上的油槽的相互不同结构的示意图。
[0016] 图7是示出同一实施方式所设及的设置在气缸上的吸入用孔与弹黃容纳孔之间 的位置关系的剖面图。
[0017] 图8是示出同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设及的设置在气缸上的吸入用孔与弹黃容 纳孔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剖面图。
[0018] 图9A是同一实施方式所设及的压缩机构部的主要部分的纵剖面图。
[0019] 图9B是同一实施方式所设及的压缩机构部的主要部分的纵剖面的放大图。
[0020] 图10是同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设及的压缩机构部的主要部分的纵剖面图。
[0021] 图11是同一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不同的变形例所设及的压缩机构部的主要部分的 纵剖面图。
[0022] 图12是同一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不同的变形例所设及的压缩机构部的主要部分的 纵剖面图。
[0023] 图13A是同一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不同的变形例所设及的压缩机构部的主要部分 的纵剖面图。
[0024] 图13B是同一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不同的变形例所设及的压缩机构部的主要部分 的W往结构的纵剖面图。
[0025] 图14是同一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不同的变形例所设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循环 回路W及旋转式压缩机的部分纵剖面图。
[0026] 图15是同一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不同的变形例所设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循环 回路W及旋转式压缩机的部分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W下,基于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引图1是双缸型旋转式压缩机K的概略纵剖面图,同时是具备此旋转式压缩机K的 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循环回路R的构成图。
[0029] 首先,从双缸型旋转式压缩机K开始说明。
[0030] 图中1为密封箱体,在该个密封箱体1的上部容纳有电动机部2,在下部容纳有压 缩机构部3。进一步,压缩机构部3被浸泡在在密封箱体1内底部收集润滑油的油槽部(未 图示)内。
[0031] 电动机部2与压缩机构部3介由旋转轴4相互连接,通过电动机部2对旋转轴4 进行旋转驱动,压缩机构部3能够像后述那样地吸入压缩、并排出气态制冷剂。
[0032] 上述压缩机构部3,在其上部具备第一气缸5A,在其下部具备第二气缸5B,在该些 第一气缸5A与第二气缸5B之间,夹持有中间间隔板6。
[0033] 在第一气缸5A的上面重叠有主轴承7,此主轴承7被安装在密封箱体1的内周壁 上。在第二气缸5B的下面重叠有副轴承8,与第二气缸5B和中间间隔板6 W及第一气缸 5A -起被安装在主轴承7上。
[0034] 上述旋转轴4,其中间部旋转自如地被主轴承7枢轴支承,其下端部旋转自如地被 畐IJ轴承8枢轴支承。进一步,将第一气缸5A和中间间隔板6化及第二气缸5B的内径部贯 通,在第一气缸5A、第二气缸5B的内径部上一体地具备呈大致180°相位差的、同一直径的 第一偏屯、部和第二偏屯、部。
[0035] 在第一偏屯、部的周表面上嵌合有第一漉子9a,在第二偏屯、部的周表面上嵌合有第 二漉子9b。第一漉子9a、第二漉子9b被容纳为伴随着旋转轴4的旋转,一边做偏屯、运动一 边其周壁的一部分分别沿着第一气缸5A及第二气缸5B的内径部周壁接触。
[0036] 上述第一气缸5A的内径部被主轴承7和中间间隔板6闭塞,形成第一气缸室10A。 第二气缸5B的内径部被中间间隔板6和副轴承8闭塞,形成第二气缸室10B。
[0037] 第一气缸室10A和第二气缸室10B的直径W及在旋转轴4的轴方向上的长度即高 度尺寸被设定为彼此相同。第一漉子9a被容纳至第一气缸室10A内,第二漉子9b被容纳 至第二气缸室10B内。
[003引在主轴承7上,安装有双重重叠的、分别设置有排出孔的排出消声器11,并覆盖设 置在主轴承7上的排出阀机构12a。在副轴承8上安装有单重排出消声器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