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式压电微型泵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15582阅读:来源:国知局
密封圈与第二弹性密封圈、第一压电振子与第二压电振子彼此相同,所述主支座与副支座相互配合后作为整体可正向和反向装配在泵体中。
[0024]通过本发明的双腔式压电微型泵的技术方案可知,在流量方面,双腔式压电微型泵具有两个压电振子及两个可变腔体,因而可以提供足够的动力泵送介质,其泵送量可以达到单片单腔泵的两倍,而泵送液体的压力并不因此变小。
[0025]在噪音方面,主支座的另一侧与侧壁围成的空间用于容纳副支座,副支座与主支座固定配合,所述第一入口阀和第一出口阀的位于第一可变腔体外的一端及第二入口阀和第二出口阀的位于第二可变腔体外的一端均位于主支座和副支座之间,因而,一般压电泵发生噪音的主要来源,即入口阀和出口阀的开闭声和/或与主支座及副支座之间产生的拍打声以及介质流进流出时发出的声音被主支座和副支座隔离,使噪音得到显著消弱;两个压电振子虽然分别抵顶两个预压部并分别靠近盖体和壳体,但由于它们的另一侧都预压在弹性密封圈上,所以压电振子并不易对盖体和壳体产生明显的振动,而压电振子在振动过程中直接和主要通过可变腔体内的介质对主支座和副支座产生的振动能量,以及所有入口阀、出口阀传递到主支座和副支座上的振动能量,几乎全部在压电振子的振动方向上,也就是侧壁的两端向盖体和壳体延伸的方向上,而在压电振子的振动方向上,主支座通过其侧壁周围上的定位肋被盖体上的第一定位凸起和壳体上的第二定位凸起共同夹持来实现固定,所以压电振子、副支座以及安装在主支座和副支座上的入口阀、出口阀直接或间接对主支座的振动最终几乎全部集中在主支座的侧壁上,而侧壁上的振动能量又最终集中到定位肋上,而侧壁分布在主支座的边缘周围上,所以振动能量可以得到有效减弱,而且定位肋位于侧壁的外壁周围上,第一定位凸起和第二定位凸起向泵腔中间延伸来实现对定位肋的夹持,因而两个定位凸起在向彼此延伸的方向上有一定凸起高度,能够进一步吸收定位肋向两个定位凸起方向传递的振动能量。故对于整个泵来说,相对于现有中的单片单腔泵,并不会明显增大噪音,可以达到用人耳直接测听而不易分辨出噪音增大的效果。
[0026]在体积方面,主支座的一侧与侧壁围成的空间用于容纳第一弹性密封圈和第一压电振子,且所述主支座与第一弹性密封圈、第一压电振子围成的空间形成第一可变腔体,所述主支座的另一侧与侧壁围成的空间用于容纳副支座、第二弹性密封圈及第二压电振子,所述副支座与第二弹性密封圈、第二压电振子围成的空间形成第二可变腔体,而所述第一入口阀和第一出口阀的位于第一可变腔体外的一端及第二入口阀和第二出口阀的位于第二可变腔体外的一端均位于主支座和副支座之间,所以,整个泵芯组件的体积实际上就是主支座所围成的体积,而由于在横向方向(即与压电振子振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整体结构没有增加,仅在纵向方向(即压电振子振动方向)上增加了一个副支座、一个弹性密封圈及一个压电振子,而本发明的出口腔是由主支座和副支座相互配合而成,且该出口腔由于位于主支座和副支座之间,能起到很好的隔音效果,所以腔在纵向方向上不需要制作得太深,也不需要在纵向方向上增加额外的结构以隔离出口阀开闭和介质流出所发出的噪音,因而,整个泵在纵向方向上增加的厚度实际上小于一个副支座、一个弹性密封圈及一个压电振子装配后在纵向方向所增加的厚度,整个泵厚度的增加完全可以控制在30%以内,如果本发明的双腔式压电微型泵作为气泵,所采用的阀为一种在纵向方向上具有一定长度的自闭阀,整个泵厚度的增加还可以控制在20 %以内,对于流量增加了一倍的泵来说,体积只增加20%是十分可观的,是非常容易让客户所接受的。所以本发明的双腔式压电微型泵可以显著增加其应用范围,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0027]另外,本发明的双腔式压电微型泵既可以用作气泵也可以用作水泵,作为气泵和作为水泵仅仅只是在实际中所采用的入口阀、出口阀、压电振子以及它们的装配要求可能不一样而已,而且,如果用于泵送非空气介质,也易实现,即增加入口管向主支座和副支座之间延伸与流进可变腔体的入口相接即可,并不会增加整体泵的体积。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腔式压电微型泵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29]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腔式压电微型泵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视图。
[0030]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腔式压电微型泵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支座的立体图。
[0031]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腔式压电微型泵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支座的与图3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0032]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腔式压电微型泵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副支座的立体图。
[0033]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腔式压电微型泵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副支座的与图5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0034]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腔式压电微型泵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放大的A-A剖视图。
[0035]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腔式压电微型泵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放大的B-B剖视图
[0036]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腔式压电微型泵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37]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腔式压电微型泵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视图。
[0038]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腔式压电微型泵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主支座的立体图。
[0039]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腔式压电微型泵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副支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1]如图1至图8所示,其中图2爆炸视图中没有显示通电线缆19,图8中未对电缆6、母端子7、电路板8、通电线缆19、第一压电振子1a及第二压电振子1b进行剖视,本实施例的一种双腔式压电微型泵,包括盖体1、与盖体I固定配合并与形成泵腔16的壳体2、以及位于泵腔16内的泵芯组件,盖体I和壳体2可以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或者通过超声波固定连接,也可以用其它已知的固定连接方式来固定连接,所述盖体I和壳体2上设有彼此相对应的凹口,这样在固定配合后两个凹口形成出口 17,除了本实施例外,也可以在盖体I或壳体2上单独开设出口 17,还可以在盖体I和壳体2中的一个上开设凹口,与另一个的边缘或在边缘上形成的向凹口内延伸的延伸部配合构成出口 17 ;所述盖体I上设有用于安装泵芯组件的第一定位凸起11和第一预压部12,所述壳体2上设有用于安装泵芯组件的第二定位凸起21和第二预压部22。
[0042]所述泵芯组件包括:边缘周围设有侧壁32的主支座3、与主支座3固定配合的副支座4、安装在主支座3上的第一弹性密封圈13a、安装在副支座4上的第二弹性密封圈13b、边缘周围预压在第一弹性密封圈13a上并抵顶第一预压部12的第一压电振子10a、边缘周围预压在第二弹性密封圈13b上并抵顶第二预压部22的第二压电振子10b、安装在主支座3上的第一入口阀I Ia和第一出口阀12a、以及安装在副支座4上的第二入口阀I Ib和第二出口阀12b;为了能起到进一步减震作用以及为了能够提高流量,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预压部12与第一压电振子1a之间还设有第一弹性圈14a,也就是说第一压电振子1a是通过第一弹性圈14a抵顶第一预压部12的,同样本实施例在所述第二预压部22与第二压电振子1b之间也设有一弹性圈,即第二弹性圈14b,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0043]所述主支座3的一侧与侧壁32围成的空间用于容纳第一弹性密封圈13a和第一压电振子10a,且所述主支座3与第一弹性密封圈13a、第一压电振子1a围成的空间形成第一可变腔体5a,所述主支座3的另一侧与侧壁32围成的空间用于容纳副支座4、第二弹性密封圈13b及第二压电振子10b,所述副支座4与第二弹性密封圈13b、第二压电振子1b围成的空间形成第二可变腔体5b,本实施例中,主支座3上设有抵顶副支座4周围边缘的限位筋37,副支座4通过与主支座3的侧壁32过盈配合并抵顶限位筋37来实现固定,而且,主支座3的参与形成第一可变腔体5a的面31为向中心略微凹陷的凹弧面,以增加介质流进流出,且凹弧面的边缘凹陷与侧壁32之间形成一环形槽,该环形槽用于安装第一弹性密封圈13a,副支座4的参与形成第二可变腔体5b的面41也采用同样的设计,以达到同样的目的,所述第一可变腔体5a通过第一入口阀Ila容纳介质并通过第一出口阀12a排出介质,所述第二可变腔体5b通过第二入口阀Ilb容纳介质并通过第二出口阀12b排出介质,所述第一入口阀Ila和第一出口阀12a的位于第一可变腔体5a外的一端及第二入口阀Ilb和第二出口阀12b的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