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加载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70153阅读:来源:国知局
向各内环控制单元412分别输出力指令信号。
[0026]内环控制单元412可用于基于力指令信号和液压加载组件42a?42d输出的压力之差,调节输出至各液压加载组件的控制力。
[0027]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例如,外环控制单元411可以包括专家数据库,专家数据库中可存储多组力指令和与之对应的位移数值。外环控制单元411接收到加载平台上各个与液压加载组件42a?42d相对应的位置和与之相应的预定点之间的位移后,若该位移与预期的位移量相同,则可保持外环控制单元411当前输出的力指令信号。反之,若该位移与预期的位移量不同,可通过查找专家数据库中与预期的位移量对应的力指令,并将该力指令信号输出至对应的内环控制单元,从而控制位移量与预期位移量相应。内环控制单元412可以采用PID控制算法。
[0028]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液压加载系统中的液压加载组件42a?42d可以包括液压缸421a?421d和与液压缸421a?421d对应设置的导向柱422a?422d。
[0029]其中,液压缸421a?421d可用于向加载平台44施加输出压力。导向柱422a?422d的第一端与加载平台44固连,用于将液压缸421a?421d的输出压力的方向保持为垂直于加载平台44的方向。
[0030]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液压加载组件42a?42d相对于加载平台的几何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这样的分布可以使得液压加载组件42a?42d向加载平台施加的力更加均匀,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加载平台44的倾斜范围较小。
[0031]在本实施例的液压加载系统中,还可包括支架41、上模具45和下模具49。
[0032]导向柱422a?422d的第二端与支架41构成圆柱副约束。上模具45与加载平台44固连,下模具49与支架41固连,且上模具45与下模具49合模形成具有至少一个进气口48a、48b的模具腔体。
[0033]此外,上模具还可包括真空抽吸口 47,用于抽吸模具腔体中的空气。
[0034]在实际应用中,待成型的板料46放置于上模具45与下模具49之间。上模具与下模具合模后,可从真空抽气口 47向外抽吸空气,使得上模具45与下模具49形成的模腔内形成真空。接着,自进气口 48a、48b向模腔内充入惰性气体。
[0035]板料46在超温作用下呈现超塑性特性,在惰性气体高气压的作用下会贴合在模腔内。加载平台44受到液压加载组件42a?42d力的作用,上模具45、下模具49在高压气体和加载平台44的作用下保持受力平衡。支架41起到固定的作用,液压加载组件42a?42d中的导向柱422a?422d使得液压加载组件42a?42d中的液压缸421a?421d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0036]同时,控制组件410采集加载平台4上与各液压加载组件42a?42d位置对应的各点与各预定点之间的位移以及液压加载组件42a?42d输出的压力,可以使得加载平台44保持在水平平面内,这样一来,便可保证加载平台44不受到等效转矩作用,避免液压加载组件44受到侧向力的作用,进而减少整个液压加载系统的磨损,延长期使用寿命,并保证其加载精度。
[0037]上面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能理解的,在本发明的设备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组合和/或分解后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还需要指出的是,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同时,在上面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0038]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0039]虽然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超出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换。而且,本申请的范围不仅限于说明书所描述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和步骤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执行与在此所述的相应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功能或者获得与其基本相同的结果的、现有和将来要被开发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在它们的范围内包括这样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
【主权项】
1.一种液压加载系统,包括加载平台和两个以上用于向所述加载平台施加压力的液压加载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组件; 所述控制组件基于液压加载组件输出的压力与所述加载平台上液压加载组件向加载平台施加力的位置与预定点之间的位移的对应关系,调节每个所述液压加载组件输出的所述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压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外环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液压加载组件相对应的内环控制单元; 其中: 所述外环控制单元用于基于加载平台上液压加载组件向加载平台施加力的位置与预定点之间的位移,向各所述内环控制单元分别输出力指令信号; 所述内环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力指令信号和所述液压加载组件输出的压力之差,调节输出至各所述液压加载组件的控制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加载组件包括液压缸和与所述液压缸对应设置的导向柱; 所述液压缸用于向所述加载平台施加所述输出压力; 所述导向柱的第一端与所述加载平台固连,用于将所述液压缸的所述输出压力的方向保持为垂直于所述加载平台的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加载组件相对于所述加载平台的几何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加载系统还包括支架、上模具和下模具; 其中: 每个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构成圆柱副约束; 所述上模具与所述加载平台固连,所述下模具与所述支架固连,且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合模形成具有至少一个进气口的模具腔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具包括真空抽吸口,用于抽吸所述模具腔体中的空气。
【专利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液压加载系统,包括加载平台和两个以上用于向加载平台施加压力的液压加载组件,以及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基于液压加载组件输出的压力与加载平台上液压加载组件向加载平台施加力的位置与预定点之间的位移的对应关系,调节每个液压加载组件输出的压力。采用本申请的液压加载系统,可避免液压加载组件受到侧向力作用,进而导致其磨损。
【IPC分类】F15B11/00
【公开号】CN105090142
【申请号】CN201510387215
【发明人】吴帅, 石增辉, 焦宗夏, 李志辉, 李亚雯
【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