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卧式离心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02290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卧式离心泵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栗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卧式离心栗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卧式离心栗后轴承、后轴承油封安装在后轴承盒内,后轴承盒与栗轴组装完毕,再装入轴承箱,这一设计存在缺陷是当后轴承油封损坏后,必须按顺序拆除栗体、叶轮、栗盖、副叶轮、轴套、轴套螺母、前轴承压盖及螺栓、前轴承油封、前轴承、后轴承盒压盖及螺栓、联轴器、后轴承盒、后轴承油封等十多个部件,检修更换后轴承油封过程复杂,工作量大,更换时间长。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10371172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阵列永磁轴承卧式离心栗,包括基座部分,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栗体部分,传动部分的旋转主轴与基座部分的轴承箱体之间有Halbach阵列永磁轴承,转速很高时不容易发生碰摩故障等优点。但是该卧式离心栗采用Halbach阵列永磁轴承,未提及稀油润滑,没有用于防止稀油泄漏的油封。同时,该离心栗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传统的永磁轴承是简单的环形径向充磁磁钢,承载力低,当转速很高时容易发生碰摩故障,影响卧式离心栗的正常工作的问题。
[0004]再如,公开号为CN10375877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调节护板的卧式离心栗,包括栗体、栗盖和轴承架,在栗体内还设有调节护板,调节护板设置在叶轮与栗体之间,在栗体上横向设有调节孔,栗体内侧设有第一凸起平面和第二凸起平面,在调节护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平面和第二安装平面,还设有螺孔,还设有调节螺杆,在调节螺杆的外侧设有与调节螺杆相配合的螺母,在调节孔与调节螺杆之间设有调节螺套,调节螺套的内侧设有调节凸环。该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叶轮与防护板间隙,当栗内过流部件磨损时,有效的保持栗的高效率运行,同时采用平面接触,可有效保证防板与栗体之间的密封性能。但是该卧式离心栗解决的是颗粒介质对栗过流部件磨损,调节护板与叶轮间隙提高栗的效率,以及更换护板方便。而不能解决油封检修更换过程复杂,工作量大,更换时间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卧式离心栗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卧式离心栗结构。从而解决了后轴承油封更换过程复杂,工作量大的问题,节省更换时间。
[000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7]一种新型卧式离心栗结构,包括栗体、叶轮、栗盖、栗轴及轴承箱,所述轴承箱分别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套装在栗轴上,所述叶轮设置于栗体内部,并套装在栗轴端头上,所述栗体通过螺栓与轴承箱前端连接,在述叶轮与轴承箱前端之间设置有栗盖,所述后轴承安装在后轴承盒内,所述后轴承盒通过螺栓与轴承箱后端连接,所述前轴承通过前轴承压盖固定,在前轴承压盖内设置有前轴承油封,所述后轴承通过后轴承压盖固定在后轴承盒内,并在后轴承盒内设置有后轴承油封,所述栗轴上位于轴承盒外侧设置有联轴器。
[0008]所述栗轴上位于栗盖内侧还设置有副叶轮。
[0009]所述栗轴上位于副叶轮后方依次套装有轴套A和轴套B,并在轴套B后方采用轴套螺母锁紧。
[0010]所述后轴承盒内侧分别设置有前油封槽和后油封槽,且在油封槽和后油封槽之间设置有限位台阶。
[0011]所述后轴承油封安装在后油封槽内。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后轴承油封安装在后轴承盒靠联轴器一侦牝更换后轴承油封只需将联轴器拆除,便可更换后轴承油封,更换过程简单,工作量小,更换时间短,大大提高了维修过程中的拆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的B处放大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后轴承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栗体,2-叶轮,3-栗盖,4-副叶轮,5-轴套A,6-轴套B,7-轴套螺母,8-前轴承压盖,9-前轴承油封,10-前轴承,11-后轴承压盖,12-后轴承,13-后轴承油封,14-联轴器,15-后轴承盒,16-栗轴,17-轴承箱,151-前油封槽,152-后油封槽,153-限位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0]如图1至图3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卧式离心栗结构,包括栗体1、叶轮2、栗盖3、栗轴16及轴承箱17,所述轴承箱17分别通过前轴承10和后轴承12套装在栗轴16上,所述叶轮2设置于栗体I内部,并套装在栗轴16端头上,所述栗体I通过螺栓与轴承箱17前端连接,在述叶轮2与轴承箱17前端之间设置有栗盖3,所述后轴承12安装在后轴承盒15内,所述后轴承盒15通过螺栓与轴承箱17后端连接,所述前轴承10通过前轴承压盖8固定,在前轴承压盖8内设置有前轴承油封9,所述后轴承12通过后轴承压盖11固定在后轴承盒15内,并在后轴承盒15内设置有后轴承油封13,所述栗轴16上位于轴承盒15外侧设置有联轴器14。采用本技术方案更换后轴承油封只需将联轴器14拆除,便可更换后轴承油封,更换过程简单,工作量小,更换时间短,大大提高了维修过程中的拆装效率。
[0021]所述栗轴16上位于栗盖3内侧还设置有副叶轮4。
[0022]所述栗轴16上位于副叶轮4后方依次套装有轴套A5和轴套B6,并在轴套B6后方采用轴套螺母7锁紧。
[0023]如图4所示,所述后轴承盒15内侧分别设置有前油封槽151和后油封槽152,且在油封槽151和后油封槽152之间设置有限位台阶153。
[0024]所述后轴承油封13安装在后油封槽152内。由于后油封槽152是靠近联轴器14一侧,这样把传统的后轴承油封13安装在后轴承盒15内部。改为安装在后轴承盒15靠联轴器14 一侧。在安装更换后轴承油封13时,只需拆除联轴器14即可,更换过程简单,工作量小,节约更换时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25]本发明采用普通滚子(或滚柱)轴承,轴承用稀油润滑,用油封对稀油密封;本发明结构针对离心栗后轴承油封,安装在后轴承盒内,后轴承盒又安装在轴承箱内的情况,通过后轴承盒设置后油封槽,有效解决了检修更换后轴承油封过程复杂,工作量大,更换时间长的问题。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卧式离心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栗体(I)、叶轮(2)、栗盖(3)、栗轴(16)及轴承箱(17),所述轴承箱(17)分别通过前轴承(10)和后轴承(12)套装在栗轴(16)上,所述叶轮(2)设置于栗体(I)内部,并套装在栗轴(16)端头上,所述栗体(I)通过螺栓与轴承箱(17)前端连接,在所述叶轮(2)与轴承箱(17)前端之间设置有栗盖(3),所述后轴承(12)安装在后轴承盒(15)内,所述后轴承盒(15)通过螺栓与轴承箱(17)后端连接,所述前轴承(10)通过前轴承压盖⑶固定,在前轴承压盖⑶内设置有前轴承油封(9),所述后轴承(12)通过后轴承压盖(11)固定在后轴承盒(15)内,并在后轴承盒(15)内设置有后轴承油封(13),所述栗轴(16)上位于轴承盒(15)外侧设置有联轴器(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卧式离心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栗轴(16)上位于栗盖(3)内侧还设置有副叶轮(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卧式离心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栗轴(16)上位于副叶轮(4)后方依次套装有轴套A(5)和轴套B¢),并在轴套B(6)后方采用轴套螺母(7)锁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卧式离心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承盒(15)内侧分别设置有前油封槽(151)和后油封槽(152),且在前油封槽(151)和后油封槽(152)之间设置有限位台阶(15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卧式离心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承油封(13)安装在后油封槽(152)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卧式离心泵结构,包括泵体、叶轮、泵盖、泵轴及轴承箱,所述轴承箱分别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套装在泵轴上,所述叶轮设置于泵体内部,并套装在泵轴端头上,所述泵体通过螺栓与轴承箱前端连接,在述叶轮与轴承箱前端之间设置有泵盖,所述后轴承安装在后轴承盒内,所述后轴承盒通过螺栓与轴承箱后端连接,所述前轴承通过前轴承压盖固定,在前轴承压盖内设置有前轴承油封,所述后轴承通过后轴承压盖固定在后轴承盒内,并在后轴承盒内设置有后轴承油封,所述泵轴上位于轴承盒外侧设置有联轴器。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离心泵结构,在更换后轴承油封时只需将联轴器拆除即可,更换过程简单,工作量小,更换时间短。
【IPC分类】F04D29/046, F04D29/22, F04D1/00, F04D29/08
【公开号】CN204755323
【申请号】CN201520461190
【发明人】熊刚
【申请人】贵州开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