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调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72795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调压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调节阀,特别是减压稳压、泄压的多功能调压阀。
现有的减压阀、泄压安全阀,其结构是闸流活塞固联于阀体内腔中的弹性横隔膜上,横隔膜固联于阀体内腔壁上,横隔膜上方阀体空腔内装可调节压力的弹簧对横隔施压,藉水压力与弹簧对横隔膜的共同作用实现减压、泄压。其缺陷是横隔膜同时承受水压作用于横隔产生的向上压力和水压作用于活塞头上表面产生的向下压力,因而使弹簧对于横隔膜的作用力难于锥确调节,因此减压阀和泄压阀的控制压力误差较大,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的控制误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调压阀,既可作减压阀,又可作泄压阀,且压力调控误差小,调节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调压阀,由活塞装于阀体内腔中,形成闸流口,活塞杆固联于弹性横隔膜上,横隔膜固联于阀体内腔壁上,横隔膜上面装有可调节压力的弹簧构成,阀体内腔被横隔分为控制腔与工作腔,工作腔被活塞闸流口分为进流腔与出流腔;横隔膜为彼此分隔开的两层横隔膜,两层横隔膜之间的阀体内腔空间形成一个密闭的平衡腔,平衡腔经小孔径通道连通工作腔。


如下图1是现有技术减压阀、泄压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调压阀制成减压稳压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调压阀制成泄压安全阀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结合具体实施例参见附图进一步说明如下一种多功能调压阀,由活塞[7]装于阀体[4]内腔中,形成闸流口[8],活塞[7]杆固联于弹性横隔膜[3]上,横隔膜[3]固联于阀体[4]内腔壁上,横隔膜[3]上装有有弹簧[2],由与其联接的调节螺钉[1]调节弹簧[2]对横隔膜[3]施压,阀体内腔被横隔膜[3]分为其上方的控制腔[13]与其下方的工作腔,工作腔被活塞闸流口[8]分为进流腔[9]、出流腔[6];横隔膜[3]为彼此分隔开的两层横隔膜[10]与[12],[10]、[12]两层横隔膜之间的阀体内腔空间形成一个密闭的平衡腔[11],平衡腔[11]经小孔径通道[5]连通工作腔。活塞[7]可位于闸流口[9]上方或下方,视具体制成何种功能的阀而定。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调压阀制成减压稳压阀,参见附图2,活塞[7]置于闸流口[8]下方,有小孔径通道[5]连通平衡腔[11]与出流腔[6]。参见附图3,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螺钉[1]调节,整定弹簧[2]对横隔膜[3]施加一定的预压力,此预压力即为需要控制的水压减压后压力,当阀的出流腔[6]水压小于此值时,弹簧[2]藉弹性横隔膜[3]压下活塞[7],打开闸流口[8],管网经减压阀供水;当出流腔[6]的水压大于此值时,水压托起横隔膜[3]使活塞[7]上升,关闭闸流口[8],待水压减低时再打开,如是,通过阀实现减压、稳压、供水。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调压阀,制成泄压、安全阀,参见附图3,活塞[7]装置于闸流口[8]上方,有小孔径通道[5]连通平衡腔[11]与进流腔[9],参见附图4,其工作原理是当阀的进水压超过整定水压值时,从管网流入进水腔[9]的水经小孔径通道[5]进入平衡腔,托起活塞[7],打开闸流口,泄流,从而实现泄压,确保阀下游的设备安全。当阀的进水压力低于螺钉[1]整定的压力时,从进流腔经小孔径通道[5]进入平衡腔的水的水压小于弹簧预压力,弹簧[2]压下横隔膜[3]使活塞[7]下压关闭闸流口,阀不泄压。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双层横隔膜及其形成的平衡腔结构。水压作用于不与调节弹簧接触的下层横隔膜,平衡水压对活塞的作用,使得由调节弹簧整定的控制压力不受其干扰,从而提高了控制压力的准确度。本实用新型减压阀和泄压阀的压力控制误差均能达到国家标准值,并且比国标值要求的控制误值还小20%左右。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调压阀,由活塞装于阀体内腔中,形成闸流口,活塞杆固联于弹性横隔膜上,横隔膜固联于阀体内腔壁上,横隔膜上面装有可调节压力的弹簧构成,阀体内腔被横隔腔分为控制腔与工作腔,工作腔被活塞闸流口分为进流腔与出流腔;其特征是横隔膜是彼此分隔开的两层横隔膜,两层横隔膜之间的阀体内腔空间形成一个密闭的平衡腔,平衡腔经小孔径通道连通工作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调压阀,其特征在于其平衡腔经小孔径通道连通进流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调压阀,其特征在于其平衡腔经小孔径通道连通出流腔。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调压阀,可制成减压阀和泄压阀,由活塞装于阀体内腔中,形成闸流口,活塞装在固联于阀体内腔壁的横隔膜上,横隔膜上面装有可调的压力弹簧,横隔膜为彼此分隔开的双层横隔膜结构,双层中间形成密闭的平衡腔,藉小孔径通道与阀体内工作腔连通,其优点是由于平衡腔平衡了水压的对活塞的作用力,使得由压力弹簧调控的压力不受其干扰,从而提高了控制压力的准确度,减少误差。
文档编号F16K17/04GK2475898SQ01213760
公开日2002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30日
发明者杨亚朋, 张国衡 申请人:杨亚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