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钢绳卸力防纥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01899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万能钢绳卸力防纥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绳卸力防纥球。广泛应用于港口、船舶、工矿、码头等门机、吊装设备的钢绳卸力防纥用。属于货物装卸技术领域。
中国专利ZL99256223.6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钢绳快卸防转球。它由球上壳、球下体和受力构组成。球上壳上部设有壳孔、下部有壳丝、内部放置活栓,钢绳经过壳孔穿入后贴绕在活栓上,再经过壳孔穿出。这种防转球存在如下不足1、仅在球体的一头采用卸纥活络转头(转轴),如球体内部轴承因损伤即不能正常工作。
2、转轴(受力钩)与主螺母间仅采用螺纹锁定,因该产品的工作特性一直处于不规则的悬空状态,抛摔、碰撞很容易使螺纹连接松脱,产生转轴与主螺母脱丝,安全可靠性差,隐患多,使用寿命短。很多重大伤亡事故均由此而产生。
3、转轴与球壳结合处没有防尘、防流油装置,轴承和转轴容易磨损、破碎,使卸纥失灵。
4、整个防转球结构复杂、安装费时费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双头防纥、安全可靠性好,密封性好、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的万能钢绳卸力防纥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万能钢绳卸力防纥球,它由上球体和下球体两部分组成,上球体和下体球均包括球壳、转轴、轴承和螺母,转轴包括轴杆和轴肩,其轴杆插装于球壳内,轴肩置于球壳顶端,轴杆上依次装有轴承和螺母,轴肩上开有连接孔,球壳下部制有螺纹,上球体旋置于下球体上。
为提高连接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在螺母尾端旋置弹性卡箍;将轴杆与螺母间用轴向定位螺钉固定连接;将上球体与下球体间用横向固定螺栓固定。
为提高密封性,本实用新型在转轴与球壳结合处设置密封圈。
与现有防转球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两端卸纥活络转头(转轴),使整体三大部分(两端转头、中间球体)均处于360°任意旋转卸纥状态。即使某一端轴承因寿命损伤,另一端仍起到正常工作的作用,对钢绳及被吊装的工件毫无损伤。
2、转轴与主螺母的固定采用紧定螺钉与增设弹性卡箍及螺钉锁定相结合的结构,使产品在任何抛摔、碰撞操作过程中确保固定主螺母不脱丝,安全可靠性好。
3、转轴与球壳间采用防渗流密封圈密封,彻底消除了润滑油的渗油和粉尘的侵入,使轴承能长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4、整个防纥球由相同的上下球体连接而成,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生产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
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万能钢绳卸力防纥球,由上球体1和下球体2两部分组成,上球体1和下球体2均由球壳4、转轴3、轴承5和螺母7组成。转轴3由轴杆12和轴肩14组成。其轴杆12插装于球壳4内,轴肩14置于球壳4顶端,轴肩下端面与球壳上端面间用密封圈13密封。轴杆12上依次装轴承5、螺母7和弹性卡箍10。轴杆12与螺母7间用轴向定位螺钉11固定连接。轴肩14上开受力孔15,球壳4下部制有螺纹19,上球体1旋置于下球体2上,连接成一个整体防纥球。球体一侧设置有油杯6,与球体内部的轴承相通。上球体1与下球体2间用横向固定螺栓9和止退弹簧垫圈8固定。
安装时钢绳18穿置于钢绳卸扣16上,钢绳卸扣用螺栓17固定在防纥球两头受力孔上。
权利要求1.一种万能钢绳卸力防纥球,其特征在于它由上球体(1)和下球体(2)两部分组成,上球体(1)和下球体(2)均包括球壳(4)、转轴(3)、轴承(5)和螺母(7),转轴(3)包括轴杆(12)和轴肩(14),其轴杆(12)插装于球壳(4)内,轴肩(14)置于球壳(4)顶端,轴杆(12)上依次装有轴承(5)和螺母(7),轴肩(14)上开有受力孔(15),球壳(4)下部制有螺纹(19),上球体(1)旋置于下球体(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能钢绳卸力防纥球,其特征在于螺母(7)尾端旋置弹性卡箍(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万能钢绳卸力防纥球,其特征在于轴杆(12)与螺母(7)间用轴向定位螺钉(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能钢绳卸力防纥球,其特征在于轴肩(3)与球壳(4)接合处设置有密封圈(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能钢绳卸力防纥球,其特征在于上球体(1)与下球体(2)间用横向固定螺栓(9)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万能钢绳卸力防纥球,由上球体1和下球体2两部分组成。上、下球体均由球壳4、转轴3、轴承5和螺母7组成。转轴由轴杆12和轴肩14组成。轴杆插装于球壳内,轴肩置于球壳顶端,轴肩与球壳间设置有密封圈13,轴杆上依次装有轴承、螺母和弹性卡箍10,轴杆与螺母间用轴向定位螺钉11固定连接,轴肩上开有受力孔15,球壳下部制有螺纹,上球体旋置于下球体上。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双头防纥、安全可靠性好,密封性好、结构简单、安装便捷。
文档编号F16G11/00GK2508055SQ01245568
公开日2002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3日
发明者缪建国 申请人:缪建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