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分离增压缸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024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气分离增压缸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油、气分离增压缸改良结构,该增压缸包括油压缸,设置于油压缸后端的空压缸以及设置于空压缸后端的油筒组成,由设置于油筒中容室内的油筒活塞以及在油筒活塞上设置的密封圈达成压缩空气与液压油可确实分离以利高速作动,并且能有效防止液压油外泄使本实用新型的增压缸可于任何角度安装。
请参阅图6所示,其为已知增压缸的简单示意图,该增压缸5包括有一油压缸51与设置于油压缸51后端的空压缸52,以及设置于空压缸52一侧的油筒53,其中油压缸51具有油压缸管511,其内侧形成油压缸容室514外侧则设置有可引导压缩空气进入油压缸容室514的回程管路515,油压缸容室514内设置有一可沿油压缸管511内侧壁面往复滑动的活塞512,以及与活塞512组设一起的油压活塞杆513。
而空压缸52则具有空压缸管521,其内侧形成空压缸容室526,且空压缸容室526与油压缸容室514之间设置有连通两者的活塞杆导孔528,又空压缸容室526内设置有可沿空压缸管521内侧壁面往复滑动的活塞522,以及与活塞522组设一起的空压活塞杆523,且空压活塞杆523的一端是穿入活塞杆导孔528内,又空压缸管521外侧壁面上设置有可分别引导压缩空气进入空压缸容室526的的增压行程管路525以及增压行程回程管路524。
关于油筒53,其是具有油筒缸管531,油筒缸管531的内侧形成容室532并添加有适量的液压油,且容室532内设置有连通活塞杆导孔528的通孔527,液压油可经由通孔527与活塞杆导孔528进入油压缸容室514内,而油筒缸管531的外侧则设置有可引导压缩气体进入容室532内的进气管路533。
配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增压缸的作动实施,如图6与图7所示,一般增压缸5的作动行程可区分为第一阶段的快速行程、第二阶段的增压行程以及第三阶段的回复行程,其中快速行程主要目的是缩短作业的时间,具有作功效率的则是增压行程,首先说明快速行程,其是由进气管路533输入压缩空气至油筒53的容室532内,该压缩空气推挤容室532内的液压油进入油压缸容室514内进一步驱动活塞512与油压活塞杆513作动快速位移接近目标物,而增压行程则是由增压行程管路525引导压缩空气进入空压缸容室526内,推挤活塞522驱动空压活塞杆523作动位移穿出活塞杆导孔528外,并经由液压油推挤油压活塞杆513,使油压活塞杆513的出力增加达到增压与作功的目的,回复行程是由回程管路515与增压行程回程管路524输入压缩空气分别将活塞512、522与油压活塞杆513、空压活塞杆523推回定位。
虽然此种增压缸兼具有空压缸以及油压缸的优点,且更能输出较大的出力,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发现其仍是有以下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1·在进行快速行程时导入油筒53内的压缩空气与液压油直接接触因此容易溅起液压油产生油雾,且油雾会在回复行程时沿进气管路533被压缩空气带出并容易在接缝处喷出油雾,造成环境污染、液压油减少,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必需添加液压油。
2·压缩空气容易混入液压油中产生气泡使增压缸的工作速度下降,因此传统的增压缸无法适用于高速作业上(每分钟作动6次以上为高速作业)。
3·如图8所示其为显示增压缸旋转一角度的状态示意图,此时油筒53内的液压油位于进气管路533的入口处,因此在快速行程导入压缩空气时其会直穿过液压油经由导孔527进入油压缸容室514内,驱动活塞512与油压活塞杆513作动进而造成作动不正常,且液压油会在回复行程时使进入进气管路533内进一步造成空压设备损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增压缸改良结构包括一油压缸,一设置于油压缸后端的空压缸,以及一设置于空压缸后端的油筒,其中油筒包括在油筒后盖以及固设于空压缸后盖与油筒后盖之间的油筒缸管,油筒内形成充满有液压油的密闭的容室,容室内固设有一导杆以及一套设于导杆外侧并可沿油筒缸管内侧壁面滑动的油筒活塞,且油筒活塞在与油筒缸管以及导杆接触的壁面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圈,使压缩空气可驱动油筒活塞挤压液压油进而能驱动油压缸的油压活塞杆作动。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沿图2中3-3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速行程的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增压行程的动作示意图。
图6为已知增压缸的简单剖面示意图。
图7为已知增压缸的动作示意图。
图8为已知增压缸在旋转一角度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


图1所示,该增压缸1是包括一提供高速行程的油压缸2,一组设于油压缸2后端并可提供增压行程的空压缸3,以及一设置于空压缸3后端储存液压油的油筒4,其中油压缸2与空压缸3大体为已知的构件。
关于油压缸2的结构实施,请配合参阅
图1、图2以及图3所示,该油压缸2包括有一设置于组接块11后端面的油压缸前盖22、一油压缸后盖26以及一固设于两者之间的油压缸管21,油压缸管21的内侧形成密闭的油压缸容室211,且油压缸容室211内设置有可沿其内侧壁面往复滑动的油压活塞23,油压活塞23固接有一油压活塞杆24,该油压活塞杆24是由油压缸容室211内穿出组接块11外侧并可供组装外接工具,而油压缸后盖26分别设置有油压通口261、回程通口262以及连通油压缸容室211与油压通口261的穿孔263,其中液压油可经由油压通口261导入油压缸容室211内进一步驱动油压活塞23与油压活塞杆24作高速行程的位移,油压缸前盖22的上端面则设置有一空压回程导口221以及一连通油压缸容室211与空压回程导口221的通口222,其中空压回程导口221与回程通口262间是以空压回路25连接,又油压缸前盖22的一侧面设置有回程进气口223,其可导入压缩空气分别经由通口222进入油压缸容室211内驱动油压活塞23与油压活塞杆24作回程位移,以及经由空压回程导口221进入空压回路25内。
空压缸3包括有空压缸后盖34以及固设于油压缸后盖26与空压缸后盖34之间的空压缸管31,空压缸管31的内侧形成有与回程通口262连通的空压缸容室311,该空压缸容室311内设置有可沿其内侧壁面往复滑动的空压活塞32,空压活塞32固设有一端穿入穿孔263的空压活塞杆33,空压缸后盖34设置有可分别导入压缩空气的高速行程进气口342以及增压行程进气口341,其中增压行程进气口341导入的压缩空气可进入空压缸容室311内,并驱动空压活塞32与空压活塞杆33作增压行程的位移,另空压回路25导入的压缩空气可经白回程通口262进入空压缸容室311内驱使空压活塞32与空压活塞杆33作回程的位移。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增压缸1的油筒4部分作油、气分离的设计,该油筒4包括一油筒后盖42以及固设于空压缸后盖34与油筒后盖42之间的油筒缸管41,油筒缸管41的内侧形成充满液压油的容室411,该容室411内固设有一导杆44,导杆44外套设有一可沿容室411内侧壁面往复滑动的油筒活塞43,油筒活塞43在与油筒缸管41以及导杆44接触的壁面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圈431、432以能有效防止液压油外泄,导杆44则可引导油筒活塞42位移令其动作顺畅,而油筒后盖42设置有一油压导口421,油压导口421是以一油压回路45与油压通口261连通,压缩空气经由高速行程进气口342导入油筒4内的容室411驱动油筒活塞43作动并挤压液压油,液压油则依序经由油压导口421、油压回路45以及油压通口261进入油压缸容室211内,进一步可驱动油压活塞23与油压活塞杆24作高速行程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增压缸1作动实施主要区分为第一阶段的高速行程、第二阶段的增压行程以及第三阶段的回复行程,其中高速行程主要目的是缩短作业的时间,具有作功效率的则是增压行程,首先说明高速行程并请参看图3、图4所示,其是由高速行程进气口342输入压缩空气驱动油筒活塞43作动,油筒活塞43作动位移会挤压液压油进一步驱动油压活塞杆24作动,使其能快速到达至预定位置,而增压行程请参阅图4、图5所示,其是由增压行程进气口341输入压缩空气驱动空压活塞32作动,空压活塞32带动空压活塞杆33移动由穿孔263穿出,经由液压油挤压油压活塞23与油压活塞杆24使油压活塞杆24的出力增加达成增压的目的,回复行程则定由回程进气口223输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可经由通口222将油压活塞23以及油压活塞杆24推回初始位置,并使油筒活塞43被液压油挤压退回至初始位置,又一部份的压缩空气经由空压回程导口221、空压回路25、回程通口262将空压活塞32与空压活塞杆33推回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增压缸1由油筒4内设置油筒活塞43以及油筒活塞43上设置有密封圈431、432,再以压缩空气驱动油筒活塞43推挤液压油进一步驱使油压缸2动作,使液压油与压缩空气能有效隔离,令增压缸能适用于高速作动且无滴漏需补充液压油之虞,再者液压油充满油筒的容室使增压缸可于任何角度安装,具有较佳的实用性与方便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较佳的实用性与进步性,诚符合新型专利申请条件,故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油、气分离增压缸改良结构包括,一提供高速行程的油压缸,一设置于油压缸后端提供增压行程的空压缸,以及一设置于空压缸后端储存液压油的油筒,油筒内的液压油是可导入油压缸内驱使其作高速行程位移,其特征在于,油筒内形成充满液压油的密闭容室,容室内固设有一导杆,导杆外套设有一可沿油筒缸管内侧壁面往复滑动的油筒活塞,油筒活塞在与油压缸管以及导杆接触的壁面上设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油、气分离增压缸改良结构,该增压缸包括一提供高速行程的油压缸,一设置于油压缸后端可提高增压缸出力的空压缸,以及一设置于空压缸后端储存液压油的油筒,油筒内形成充满有液压油的密闭的容室,容室内固设有一导杆以及一套设于导杆外侧的油筒活塞,且油筒活塞在与油筒壁面以及导杆接触的壁面上分别设置有防止液压油泄漏的密封圈,由输入压缩空气驱动油筒活塞推挤液压油进入油压缸内进一步驱动油压活塞杆位移,达成压缩空气与液压油可分离以利高速作动,并且能有效防止液压油外泄使本实用新型的增压缸可于任何角度安装。
文档编号F16J10/02GK2589763SQ0229431
公开日2003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30日
发明者王国信 申请人:瑚嗡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