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滑轨的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0840阅读:8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性滑轨的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线性滑轨的润滑系统机构设计,特别是关于一种重新设计润滑油的流通路径,使线性滑轨的润滑油可平均分配到各个回流槽里,并提升润滑系统的密封性。
背景技术
一般的机台上皆安装有直线导引机构,线性滑轨即为一种直线导引机构,而线性滑轨必须有充分的润滑油润滑滚珠,方能运行正常且不折损使用寿命。
线性滑轨的润滑油流通路径,如图10所示,大多在端盖60上预留一个油嘴孔61,然后借着在端盖60的搭接面上预留特定的油路62,与滑块的端面相配合而形成润滑油流通路径,润滑油则顺着此流通路径在端盖60的搭接面上流动,而流通到端盖60的上回流槽63及下回流槽64里。另外为了降低制造的成本,通常会将端盖的搭接面设计为一盖板,而盖板组合在端盖上合成完整的滚珠回流槽,此设计的盖板上设有预留特定的油路,引导润滑油注入端盖的滚珠回流槽。以上两种方式的润滑油皆在同一平面上流动,通常不容易让润滑油被平均的分配到每一个滚珠回流槽中;就如同一条水管从中撷取支线出去,水量并无法被平均分配出去在每一条支线,而容易造成不同滚珠回流槽内的滚珠润滑不均情形,导致线性滑轨的滚珠使用寿命不均,使整体使用寿命缩短。况且因润滑油路裸露于端盖与滑块组装的配合面,若其加工精度有误差或平面粗糙度不佳,则容易导致使用者在添加润滑油时,润滑油从这个配合平面溢出。
综上所述,上述现有技术的润滑系统的供油均匀性与油路密封性实有改良精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先针对先前的线性滑轨的润滑系统的供油不均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使本发明的润滑系统能提供一个均匀的供油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滑轨的润滑系统,使线性滑轨润滑系统的润滑油可平均分配到各个回流槽里。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滑轨的润滑系统,其可提升油路密封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线性滑轨的润滑系统,其结构主要设置于滑块两侧的端盖及盖板之间,由端盖及盖板互相搭配,形成三度空间油路,使润滑油呈三度空间流通至上下滚珠回流槽中间位置,再平均地分配到各个滚珠回流槽以润滑滚珠;而润滑位置设于端盖及盖板的搭配面上,故能改善润滑油溢流而出的情形。
注油方向为端盖的端面注油孔。注油方向也可以为端盖的侧面注油孔。注油方向为滑块上方的注油孔。盖板中设有阻隔件,使注油时润滑油不致从端盖与滑块的配合面中溢流而出。阻隔件为可拆式的阻隔结构。
据上,使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主要针对线性滑轨的两个零配件端盖与盖板,重新设计一个润滑油流通路径;本发明运用空间的变换应用将传统的二维平面式的油路设计成三度空间式的油路。本发明利用端盖及盖板的互相搭配,形成空间上的润滑油流通路径,使润滑油呈三度空间流通至上下滚珠回流槽中间位置,再平均地分配到各个滚珠回流槽以润滑滚珠。再者因本发明的润滑油流通路径为三度空间油路,润滑位置设于端盖及盖板的搭配面上,不再是端盖与滑块相配合的搭配面上,故同时能相当程度地改善润滑油从端盖与滑块的配合面中溢流而出的情形。
其次,本发明为更提升注油密封性能,而在盖板上增设一个特殊的阻隔结构来提高注油的密封性能,该阻隔结构设置于端盖与滑块的配合面上的盖板注油孔中,使注油时润滑油不致从端盖与滑块的配合面中溢流而出,可加强整体油路的密封性能。再者,为使本发明的润滑系统可同时适用三种常用的注油方向,进而将阻隔结构设计为可拆式的阻隔结构,以提高其通用性。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说明及图式,然而此实施方式及图式仅供说明及参考用,而非用以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制。


图1为本发明线性滑轨的润滑系统立体示意2为图1的端盖立体示意3为图1盖板的正面立体示意4为图1盖板的反面立体示意5为本发明润滑系统的端盖与盖板组合示意6为图5的剖面示意7为本发明的润滑系统三种注油方向立体示意8为图7的部分剖面示意9为本发明盖板的阻隔件可拆式结构示意10为传统的线性滑轨润滑系统的端盖示意图10滑块 11 注油孔12注油通路20端盖 21 注油孔22引导油路23流油孔 24 注油孔25供油曲面25a 供油口 26 螺纹孔30盖板31流油孔 32 引导油路 33通油孔34通油孔 35 阻隔件351 环状凹槽352 锥状凹槽 353 环状凸缘 40锥状工具50固定螺丝 60 端盖 61注油孔62油路 63 上回流槽 64下回流槽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线性滑轨的润滑系统立体示意图;其中在滑块10两端各设有端盖20及盖板30,而端盖20及盖板30可组合成供滚珠转向回流的完整回流槽。
图2为图1的端盖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盖板的正面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1盖板的反面立体示意图;其中的端盖20有两个注油方向端面的注油孔21及侧面的注油孔24,当润滑油从注油孔21注入到盖板30的流油孔31,因阻隔件35有阻挡润滑油流到滑块端面效果,润滑油从引导油路32引到两侧,然后进入两侧的通油孔33将润滑油从盖板30反面(与端盖20配合面)引至盖板30正面(与滑块配合面),然后在上下回流槽中间位置(约螺纹孔26的位置)借着通油孔34,将润滑油再回导至盖板30反面与端盖20配合的供油曲面25上,以供油给上下回流槽,使滚珠得到适当润滑;另外,若从注油孔24注入润滑油,则润滑油会由流油孔23进入引导油路22再引至注油孔21,同样经过上述的流动路径而供油至上下回流槽,使滚珠得到适当润滑。
图5为本发明润滑系统的端盖与盖板组合示意图;图6为图5的剖面示意图;当润滑油由端盖20注入而被盖板30引导,从通油孔33流至螺纹孔26旁的通油孔34,而盖板30与端盖20的供油曲面25搭配后形成一供油口25a,通油孔34的润滑油进入供油口25a,由于供油口25a相当细小,故此处通过毛细现象将润滑油析出,而分别均匀供油给上下回流槽。
图7为本发明的润滑系统三种注油方向立体示意图;图8为图7的部分剖面示意图;本发明除了可从端盖20的注油孔21或注油孔24注油,亦可从滑块10上方的注油孔11供油,当润滑油从注油孔11注入借着注油通路12通过已成通路状态的阻隔件35进入流油孔31及注油孔21,此时在注油孔21外侧设置固定螺丝50,使注油孔21成封闭状态,润滑油将同上述的路径从引导油路32引至供油口25a,分别供油给上下回流槽以润滑滚珠。
图9为本发明盖板的阻隔件可拆式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盖板30的阻隔件35设于流油孔31的正面上(亦即与滑块配合的面上),阻隔件35主要的结构包含环状凹槽351、锥状凹槽352及环状凸缘353;由于阻隔件35在环状凹槽351的厚度变窄而强度变小,当使用锥状工具40往锥状凹槽352施加压力,便可轻易的将环状凹槽351所包围的部分与盖板30分离,而成为前述通孔状态的阻隔件35通路;另外为了加强从滑块的注油孔11这个方向注油的密封性,在外圈部分有一个环状凸缘353,成为这个通路的阻隔墙来确保密封效果,不让润滑油溢出。
首先本发明的线性滑轨的润滑系统,将现有线性滑轨的二维平面油路改进为三度空间油路,使润滑油呈三度空间流通至上下滚珠回流槽中间,再平均地分配到各个滚珠回流槽以润滑滚珠。
其次本发明的润滑油流通路径为三度空间油路,润滑位置设于端盖及盖板的搭配面上,不再是端盖与滑块相配合的搭配面上,故同时能相当程度地改善润滑油从端盖与滑块的配合面中溢流而出的情形。
再者,本发明为更提升注油密封性能,而在盖板上增设一个特殊的阻隔结构来提高注油的密封性能,并且为使阻隔结构可同时适用三种常用的注油方向,进而将阻隔结构设计为可拆式的阻隔结构,以提高其通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产业上之可利用性』应已毋庸置疑;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构造,申请前并未见诸刊物,亦未曾公开使用,加之又具有如上功效增进的事实,是故,本发明的『新颖性』及『进步性』又均已符合,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
1.一种线性滑轨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主要设置于滑块两侧的端盖及盖板之间,由端盖及盖板互相搭配,形成三度空间油路,使润滑油呈三度空间流通至上下滚珠回流槽中间位置,再平均地分配到各个滚珠回流槽以润滑滚珠;而润滑位置设于端盖及盖板的搭配面上,故能改善润滑油溢流而出的情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滑轨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注油方向为端盖的端面注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滑轨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注油方向为端盖的侧面注油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滑轨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注油方向为滑块上方的注油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滑轨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盖板中设有阻隔件,使注油时润滑油不致从端盖与滑块的配合面中溢流而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滑轨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阻隔件为可拆式的阻隔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线性滑轨之润滑系统机构设计,特别是关于一种重新设计润滑流油路径,将习知线性滑轨之二维平面油路改进为三度空间油路,使润滑油呈三度空间流通至上下滚珠回流槽中间,使润滑油可平均分配到各个回流槽里以润滑滚珠;并且将润滑位置设于端盖及盖板的搭配面上,不再是端盖与滑块相配合之搭配面上,故同时能相当程度地改善润滑油从端盖与滑块的配合面中溢流而出之情形可提升油路密封性。
文档编号F16N1/00GK1641256SQ20041000054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4日
发明者林芸伊, 陈恩傑 申请人: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