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自行车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5774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助力自行车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动力装置,特别涉及助力自行车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的助力自行车由发动机提供动力,其动力传递机构由链轮、棘轮、芯子、平挡、丝挡、衬套、动力输出轴、棘爪、回位弹簧片等部件组成,棘轮与链轮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平挡、丝挡、棘爪、回位弹簧片分别固定在芯子上,且回位弹簧片始终与棘爪接触;衬套与芯子通过螺纹连接,动力输出轴再通过螺纹连接在衬套上。这种结构采用的螺纹连接太多,而螺纹连接属于有间隙连接,间隙的积累误差直接影响整个机构的运动精度,严重时会使链轮跳动超差,导致运转时脱链;发动机传递来的动力主要由棘爪承担,对棘爪的热处理要求很高,如果热处理硬度偏上或偏下,在使用中就会经常出现断爪或爪端变形的现象,直接影响机构的使用寿命和助力自行车的工作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精度高、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的助力自行车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助力自行车传动机构,包括链轮和动力输出轴,链轮上装有带凸轮形槽的凸轮罩,链轮与凸轮罩之间设有钢球;所述凸轮罩与动力输出轴上的传动轮之间装有可在凸轮形槽内滚动的随动柱;轴承圈置于链轮与传动轮之间随动柱的两侧,其通过铆钉与传动轮联结;所述随动柱与链轮之间还装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链轮连接,另一端与顶柱的一端连接,而顶柱的另一端与随动柱相连。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消除了部件之间的连接间隙,启动平稳,传递的动力大,而且动力传递时不打滑,具有工作可靠、运动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一种助力自行车传动机构,包括链轮1和动力输出轴2,链轮1上装有带凸轮形槽3的凸轮罩4,链轮1与凸轮罩4之间设有钢球5;所述凸轮罩4与通过花键连接在动力输出轴2上的传动轮6之间装有可在凸轮形槽3内滚动的随动柱7;装有油封13的轴承圈9置于链轮1与传动轮6之间随动柱7的两侧,其通过铆钉10与传动轮6联结;随动柱7与链轮1之间还装有弹簧8,弹簧8的一端与链轮1连接,另一端与顶柱12的一端连接,而顶柱12的另一端与随动柱7相连。所述轴承圈9与随动柱7之间装有弹性垫11,轴承圈9和弹性垫11一起承担了链轮1偏摆产生的的轴向力和径向力,起减少摩擦和提高工作可靠性的作用。
工作原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经驱动盘传递给链轮1后,链轮1带动凸轮罩4旋转,正转时,随动柱7在摩擦力矩和弹簧8的压力作用下,牢牢卡在凸轮罩4和传动轮6之间的凸轮形槽3内,从而带动传动轮6及与传动轮6花键连接的动力输出轴2旋转,实现动力传递;逆转时,在摩擦力矩的作用下,随动柱7往凸轮形槽3的宽端方向滚动,推动顶柱12压缩弹簧8,当随动柱7所受的摩擦力矩与弹簧弹力相当时,随动柱7始终在一个位置打滑,链轮1空转,不输出动力。
权利要求1.一种助力自行车传动机构,包括链轮(1)和动力输出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1)上装有带凸轮形槽(3)的凸轮罩(4),链轮(1)与凸轮罩(4)之间设有钢球(5);所述凸轮罩(4)与动力输出轴(2)上的传动轮(6)之间装有可在凸轮形槽(3)内滚动的随动柱(7);轴承圈(9)置于链轮(1)与传动轮(6)之间随动柱(7)的两侧,其通过铆钉(10)与传动轮(6)联结;所述随动柱(7)与链轮(1)之间还装有弹簧(8),弹簧(8)的一端与链轮(1)连接,另一端与顶柱(12)的一端连接,而顶柱(12)的另一端与随动柱(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自行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圈(9)与随动柱(7)之间装有弹性垫(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自行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圈(9)上还装有油封(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力自行车传动机构,包括链轮和动力输出轴,链轮上装有带凸轮形槽的凸轮罩,链轮与凸轮罩之间设有钢球;凸轮罩与动力输出轴上的传动轮之间装有可在凸轮形槽内滚动的随动柱;轴承圈置于链轮与传动轮之间随动柱的两侧,其通过铆钉与传动轮联结;随动柱与链轮之间还装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链轮连接,另一端与顶柱的一端连接,而顶柱的另一端与随动柱相连。本实用新型消除了部件之间的连接间隙,启动平稳,传递的动力大,而且动力传递时不打滑,具有工作可靠、运动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文档编号F16D41/28GK2711036SQ20042003389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5日
发明者罗永江, 何苗, 杨言富, 曹松 申请人:罗永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