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的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503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变速器的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对应于构成自动变速器的多个离合器的卡合状态 而可靠地供给润滑油的自动变速器的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具有变速机构,该变速机构通过多个离合器及制动器将对输 入轴的旋转进行减速的减速用行星齿轮以可卡合或脱离的方式连接在具有 多个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组的各个元件上,将输入轴的旋转变速成多级,在该自动变速器中,第l离合器容纳设置在有底圆筒状的第l鼓内,第2离合 器容纳设置在被容置在第1鼓内的有底圆筒状的第2鼓内。由于这些第1和第2离合器的摩擦卡合元件因卡合而发热量增大, 一般 来说,利用设置在输入轴上的润滑用的供给通路,通过离心力作用,向变速 箱体的半径方向外方供给润滑油,对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摩擦卡合元件、行星 齿轮的啮合部、以及轴承各个部分进行润滑。发明内容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这种自动变速器中,因离合器处于卡合状态或非卡合状态,发热 量变化很大,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无论是否处于卡合状态,始终供给一定量 的润滑油,因而,由供给通路供给的润滑油的总供给量即使十分充分,在发 热量很高的特定部位,也会产生润滑油的供给量不足的情况。为了解决该问题,考虑以发热量高的状态为基准,使润滑油的总供给量 增加的方案,但是摩擦卡合元件的发热量因卡合状态和转速而变化,因此导 致出现在发热量很高的特定部位上润滑油量适合,但是在其它部位上则润滑 油供给过剩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润滑装置,着眼于第1离合器和 第2离合器不同时卡合,使润滑油的总供给流量不增加,能够对应于离合器的卡合状态而可靠地分配润滑油。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权利要求1记载的发明是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润滑装 置,具有使多个离合器及制动器卡合或脱离而多级变速的变速机构,该变速 机构包括第1离合器和第2离合器,该第1离合器具有第1鼓;第1摩擦 卡合元件,其设置在该第l鼓上;第1活塞,其以能滑动的方式设置在上述 第1鼓的轮毂部上,并且与该第1鼓一起形成第1缸室,利用供给到该第1 缸室内的压力油而能够对上述第1摩擦卡合元件进行推压,该第2离合器具 有第2鼓,其内置在上述第l鼓内;第2摩擦卡合元件,其设置在该第2鼓上;第2活塞,其以能滑动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第2鼓的轮毂部上,并与上 述第2鼓一起形成第2缸室,利用供给到该第2缸室内的压力油而能够对上 述第2摩擦卡合元件进行推压,上述第2鼓具有排出孔,该排出孔能够将供给到上述第2摩擦卡合元件 的润滑油排出,并且在该第2离合器卡合时对润滑油的排出量进行限制,上述第1活塞通过上述第1鼓的外周部和上述第2鼓之间而能够对上述 第1摩擦卡合元件进行推压,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活塞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积油部,该积油部用于存储对上述第 2离合器进行润滑且从上述排出孔排出的润滑油,在该积油部的轴向上的该 第1摩擦卡合元件侧设置有第1堰,并且在上述积油部的轴向上的上述第1 缸室侧设置有内径比上述第1堰大的第2堰,在上述第2离合器处于非卡合状态而被供给到上述积油部内的油量增多 时,使润滑油从上述第1堰溢出,并将润滑油分配到上述第1摩擦卡合元件。权利要求2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鼓的外 周上设置制动器,从上述第2堰将润滑油经由形成在上述第1活塞和第1鼓 上的开口部而供给到上述制动器。权利要求3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或2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离合 器在规定的低速档和规定的高速档卡合,并且上述第2离合器在向上述规定 的低速档变速时,处于非卡合状态,在向上述规定的高速档变速时,处于卡 合状态。权利要求4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 3的任一项中,其特征在于,上述 变速机构具有行星齿轮,并且该行星齿轮的环形齿轮设置在上述第1摩擦卡合元件的径向内周侧上,对环状齿轮进行过润滑的润滑油被供给到上述第1 摩擦卡合元件。 发明的效果根据权利要求l的发明,由于在活塞内周上设置了沿轴向前后具有内径 不同的堰的积油部,因此在第2离合器处于非卡合状态时,供给到积油部内 的油量增多时,能够使润滑油从内径小的第1堰溢出,将润滑油分配到第l 离合器。从而即使润滑油的总供给总量不增加,也能够对应于第2离合器的 卡合状态,将润滑油适合地分配到第1离合器。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由于通常存储在积油部内的润滑油从内径大的第2堰通过形成在活塞和第1鼓上的开口部供给到制动器,因此,当第l离合器无需过多的润滑油时,优先向开口部供给润滑油,不向第l离合器供给 超过需要的润滑油。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由于第1离合器在产生比较高的发热的规定的 低速档位,第2离合器处于非卡合状态,能够向第l离合器供给充足的润滑 油,同时不向发热较小的规定的高速档位供给超过所需的润滑油。根据权利要求4的发明,由于对行星齿轮的小齿轮和环形齿轮进行过润 滑的润滑油供给到第1离合器,因此通过第2离合器卡合,即使向第2离合 器供给的润滑油数量下降时,也能充分地确保第1离合器的润滑油。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的简略视图。图2是显示图1中自动变速器的各个齿轮级中的制动器和离合器的卡合 状态的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润滑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放大表示图3的一部分的视图。图5是表示图4中的形成在活塞上的积油部的视图。附图标记的说明IO...自动变速器、ll...变速箱体、13...变速机构、15...输入轴、16...输 出轴、20...减速用行星齿轮、21...行星齿轮组、27...油泵体、27a...圆筒支 承部(轴套部)、31…第1鼓、32…第2鼓、43、 53、 73...缸室、44、 54、筒部、81...供给通路、83、 84、 85...供给孔、87... 积油部、87a…开口部侧的堰、87b…底部侧的堰、88、 90...开口、 89…流路、 Sl、 S2、 S3…太阳齿轮、Cl、 C2、 C3…载体、Rl、 R2…环形齿轮、C-l... 第1离合器、C-2…第2离合器、C-3…第3离合器、C-4…第4离合器、B-l… 第1制动器、B-2…第2制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表示良好地应用在诸 如前置发动机后驱动类型的车辆上的自动变速器10。该自动变速器10在安 装在车体上的变速箱体11内具有液力变矩器12和变速机构13。发动机的输 出通过液力变矩器12的泵叶轮和涡轮叶轮而输入到自动变速器10的输入轴 15上。变速机构13对从输入轴15输入的旋转进行变速,并输出到与驱动轮 相连接的输出轴16。在液力变矩器12上具有锁止离合器17。而且自动变速 器10的输入轴15和输出轴16相对于车辆的行进方向处于同轴。液力变矩 器12相对于车辆的行进方向设置在前方侧,同时输出轴16相对于车辆的行 进方向设置在后方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自动变速器10的轴向上的 液力变矩器12侧(车辆的行进方向前方侧)称作"前方",将输出轴16侧 (车辆的行进方向后方侧)称作"后方"。变速机构13包括在变速箱体11内同轴上依次被支承的输入轴15、减速 用行星齿轮20、由多个行星齿轮构成的行星齿轮组21、输出轴16、第l 第4离合器C-l C-4以及第1和第2制动器B — l、 B—2。对输入轴15的旋转进行减速并传送到减速旋转构件的减速用行星齿轮 20包括始终固定在变速箱体11上且旋转被控制的太阳齿轮Sl、直接连接在 上述输入轴15上的载体C1、由载体C1支撑并与太阳齿轮S1啮合的第1小 齿轮23A、与由载体C1支撑的第1小齿轮23A啮合的第2小齿轮23B、与 第2小齿轮23B啮合的环形齿轮Rl 。行星齿轮组21作为一个示例,由使单小齿轮行星齿轮和双小齿轮行星 齿轮组合在一起的腊文瑙式齿轮组构成。行星齿轮组21的小直径的第1太阳齿轮S2通过第1离合器C-l而与减 速用行星齿轮20的环形齿轮R1以可卡合或脱离的方式相连结。大直径的第2太阳齿轮S3通过第3离合器C-3而与减速用行星齿轮20的环形齿轮Rl 以可卡合或脱离的方式相连结,并且通过第4离合器C-4并经由减速用行星 齿轮20的载体C1而与输入轴15以可卡合或脱离的方式相连结。短小齿轮 25和第1太阳齿轮S2啮合。另外,长小齿轮26和第2太阳齿轮S3啮合, 并且与短小齿轮25啮合。短小齿轮25和长小齿轮26分别以可旋转的方式 支撑在直接连接结构的载体C2和C3上。环形齿轮R2与长小齿轮26啮合, 同时作为输出元件与输出轴16相连结。第2太阳齿轮S3通过第1制动器B — 1而与变速箱体11以可卡合或脱 离的方式相连结。载体C2 (C3)通过第2离合器C-2与输入轴15以可卡合 或脱离的方式相连结。而且载体C2 (C3)通过第2制动器B—2与变速箱体 11以可卡合或脱离的方式相连结,并且通过单向离合器F—1而能够卡合。上述构成的自动变速器10通过有选择地使第1 第4离合器C-l C-4、 第1和第2制动器B-l、 B-2卡合或脱离,有选择地将输入轴15、输出轴16、 减速用行星齿轮20和行星齿轮组21的各元件连结或固定,能够实现前进8 档、后退2档的齿轮比。在图2中,在将标记O置于与各个齿轮级对应的离 合器、制动器栏中的情况下,显示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卡合状态,如果没有标 记,则显示开放状态。下文将对各个齿轮级的操作进行介绍。当换档范围为P (驻车)范围和 N (空档)范围时,所有的离合器C-l C-4以及制动器B-1、 B-2处于开放 状态,切断输入轴15和输出轴16的动力传送。在前进l速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在第1离合器C-1卡合的同时,单 向离合器F — 1卡合。从而减速用行星齿轮20的环形齿轮R1的减速旋转通 过第1离合器C-l输入到行星齿轮组21的第1太阳齿轮S2。第1太阳齿轮 S2的减速旋转通过由单向离合器F—1而单向旋转被控制的载体C2 (C3) 进一步被减速,并被输入到环形齿轮R2,输出轴16以1速的齿轮比减速并 正向旋转。而且在发动机制动时,替代单向离合器F — l,第2制动器B-2 卡合,载体C2 (C3)的旋转被固定。在前进2速的情况下,第1离合器C-l卡合,第1制动器B-l卡合。从 而由于减速用行星齿轮20的环形齿轮R1的减速旋转通过第1离合器C-l输 入到第1太阳齿轮S2。第2太阳齿轮S3通过第1制动器B-l而固定,因而,环形齿轮R2进而输出轴16以2速的齿轮比减速并正向旋转。在前进3速的情况下,第1和第3离合器C-l、 C-3卡合,从而减速用 行星齿轮20的环形齿轮R1的减速旋转通过第1离合器C-1输入到第1太阳 齿轮S2,并且通过第3离合器C-3输入到第2太阳齿轮S3,因此,行星齿 轮组21 —体旋转,环形齿轮R2进而输出轴16以输入轴15的旋转由减速用 行星齿轮20减速后的3速的齿轮比减速并正向旋转。在前进4速的情况下,第1和第4离合器C-1、 C-4卡合,从而减速用 行星齿轮20的环形齿轮Rl的减速旋转通过第1离合器C-l输入到第1太阳 齿轮S2,并且减速用行星齿轮20的载体Cl的旋转通过第4离合器C-4输 入到第2太阳齿轮S3,环形齿轮R2进而输出轴16以4速的齿轮比减速并 正向旋转。在前进5速的情况下,第1和第2离合器C-1、 C-2卡合,从而减速用 行星齿轮20的环形齿轮R1的减速旋转通过第1离合器C-l输入到第1太阳 齿轮S2,并且输入轴15的旋转输入到通过第2离合器C-2而直接相连结的 第1和第2载体C2、 C3上,因此,环形齿轮R2进而输出轴16以5速的齿轮比减速并正向旋转。在前进6速的情况下,第2和第4离合器C-2、 C-4卡合,从而通过减 速用行星齿轮20的载体Cl,旋转轴15的输入旋转通过第4离合器C-4输 入到第2太阳齿轮S3,并且输入轴15的旋转输入到通过第2离合器C-2而 直接相连结的第1和第2载体C2、 C3,行星齿轮组21与输入轴15 —体旋 转,环形齿轮R2进而输出轴16以6速的齿轮比正向旋转。在前进7速的情况下,第2和第3离合器C-2、 C-3卡合,从而输入轴 15的旋转输入到通过第2离合器C-2而直接相连的第1和第2载体C2、C3, 并且减速用行星齿轮20的环形齿轮Rl的减速旋转通过第3离合器C-3输入 到第2太阳齿轮S3,因而,环形齿轮R2进而输出轴16以7速的齿轮比增 速并正向旋转。在前进8速的情况下,第2离合器C-2卡合,第1制动器B-1卡合。从 而输入轴15的旋转输入到通过第2离合器C-2而直接相连结的第1和第2 载体C2、 C3,第2太阳齿轮S3通过第1制动器B-1而固定,因而,环形齿 轮R2进而输出轴16以8速的齿轮比增速并正向旋转。此外,在后退l速的情况下,第3离合器C-3和第2制动器B-2卡合。 从而输入轴15的旋转通过第3离合器C-3输入到第2太阳齿轮S3,并且直 接相连的第1和第2载体C2、 C3通过第2制动器B-2而固定,因而,环形 齿轮R2进而输出轴16以后退1速的齿轮比减速并反向旋转。在后退2速的情况下,第4离合器C-4和第2制动器B-2卡合。从而通 过减速用行星齿轮20的载体Cl ,输入轴的旋转通过第4离合器C-4输入到 第2太阳齿轮S3,并且直接相连结的第1和第2载体C2、 C3通过第2制动 器B-2而固定,因而,环形齿轮R2进而输出轴16以后退2速的齿轮比减速 并反向旋转。图3和4是表示减速用行星齿轮20、第3和第4离合器-3、 C-4、第1 制动器B-1的具体结构的视图。在上述图中,输入轴15以可自由旋转的方 式支撑在变速箱体11、固定在变速箱体11上的油泵体27和定子轴30上。 定子轴30压入固定在油泵体27的轴套部27a的内周上。减速用行星齿轮20 设置在定子轴30的后方侧端部的外周侧上,同时,减速用行星齿轮20的太 阳齿轮Sl因花键卡合而不能旋转。减速用行星齿轮20的载体Cl焊接固定 在从输入轴15突出的凸缘部上,与输入轴15能够一体旋转。而且载体Cl 具有第1小齿轮轴和第2小齿轮轴,第1小齿轮23A和第2小齿轮23B可自 由旋转地分别被支撑在第1小齿轮轴和第2小齿轮轴上。减速用行星齿轮20 的环形齿轮R1与第2小齿轮23B啮合,从输入轴15的输入旋转减速而旋转。 环形齿轮Rl在外周面上具有花键齿,与第3离合器C一3的摩擦板42花键 卡合,在第3离合器C一3卡合时,能够将减速旋转传送到第1鼓31。由形成在输入轴15上的润滑用供给通路81,通过供油孔84而供给的润 滑油经过形成在载体Cl上的润滑油路、形成在第1小齿轮轴和第2小齿轮 轴内的润滑油路,对第1小齿轮23A和第2小齿轮23B进行润滑。润滑油对 环形齿轮Rl进行润滑后,供给到第3离合器C一3的摩擦卡合元件上。具有有底圆筒状的第1鼓31的第3离合器C-3、具有有底圆筒状的第2 鼓32的第4离合器C-4容纳在变速箱体11内。第4离合器C-4容纳在第1 鼓31的内周侧。第1鼓31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撑在压入到油泵体27的 轴套部27a的外周上的套筒构件33的外周上。而且第2鼓32由向第1鼓31 内周侧延伸设置的轮毂部31a支撑,并且通过后述的花键卡合部95而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卡合。在第1鼓31的内周侧上设置了可旋转地支撑在套筒构件33的外周上的轮毂部31a,将多个密封构件设置在轮毂部31a的内周和套筒构件33的外周 之间。第1鼓31的轮毂部31a的后方侧端部经由金属衬套状的主轴承36以 可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在被嵌附于油泵体27的轮毂部27a的后方侧端部的 外周上的铁制的固定套筒35上。主轴承36是单体,在轴向上具有充分长度, 能够对第1鼓31进行旋转支撑。轴向长度比主轴承36短的金属衬套状的辅助轴承37压入到轮毂部31a 的前方侧端部的内周内。辅助轴承37保持间隙而间隙配合在套筒构件33的 外周上,通常不发挥轴承的功能。仅当回转力矩等相对于倾斜的力施加在第 1鼓31上,第1鼓31倾斜超过规定程度时,辅助轴承37与套筒构件33的 外周抵接而发挥轴承功能。第1鼓31的外周部31b的开口侧一端通过第3离合器C-3而能够与减 速用行星齿轮20的环形齿轮Rl以可卡合或脱离的方式相连结。第3离合器 C-3由摩擦卡合元件和第1油压伺服机构构成,该摩擦卡合元件由花键卡合 在外周部31b上的分隔板41和花键卡合在环形齿轮Rl上的摩擦板42构成。 第1油压伺服机构包括能够滑动地容纳在形成于第1鼓31底部上的第1缸 室43内的第1活塞44、设置在第1鼓31的轮毂部31a上的补偿板91、对 第1活塞44进行加载的复位弹簧45。利用弹性卡环90,补偿板91的内周部向轴向一方的移动被控制而卡合 在第1鼓31的轮毂部31a的外周上。补偿板91的外周部以密封而液体不能 通过的方式与第1活塞44的内周面嵌合,补偿板91和第1活塞44之间形 成第1解除室92。将复位弹簧45设置在补偿板91和第1活塞44之间,该 复位弹簧45沿轴向对第1活塞44加载,从而使第3离合器C-3开放。从沿半径方向形成在油泵体27的轮毂部27a、套筒构件33和第1鼓31 上的解除油供给孔93,向第1解除室92供给解除油(润滑油)。供给到第 1解除室92的解除油从形成在补偿板91内周部上的解除油排出槽91a而排 出到外部。第1解除室92具有消除由第1缸室43内的油产生的离心油压的 功能。第1活塞44具有沿着第1鼓31外周部31b的内周延伸的大直径的圆筒部44a,大直径的圆筒部44a的前端部对应于第3离合器C-3的摩擦卡合元 件的侧方而设置。油压伺服机构的第1缸室43通过由分别形成在第1鼓31 的轮毂部31a、套筒构件33上的油孔组成的供给通路47,与形成在油泵体 27的轮毂部27a上的油路连通。形成在轮毂部27a上的油路与图中未示的油 压控制装置相连,利用由油压控制装置供给的压力油,第1活塞44对抗着 复位弹簧45的弹力而滑动,与第3离合器C-3的摩擦卡合元件进行摩擦卡 合。如果停止供给压力油,则利用复位弹簧45的弹力,摩擦卡合元件的摩 擦卡合被解除。第2鼓32设置在第3离合器C-3的第1活塞44的大直径的圆筒部44a 的内部。在第2鼓32的内周侧上设置有位于第1鼓31的轮毂部31a径向外 周上的轮毂部32a,外周部32b设置在外周侧。如图4所示,内花键32c形 成在第2鼓32的轮毂部32a的后方侧端部的内周上。该内花键32c与形成在 第1鼓31的轮毂部31a的前方侧端部外周上的外花键31c花键卡合,第2 鼓32和第1鼓31—体旋转。第2鼓32的外周部32b的开口侧(后方侧)端部通过第4离合器C-4 而与减速用行星齿轮20的载体Cl以能够卡合或脱离的方式相连。第4离合 器C-4包括摩擦卡合元件和第2油压伺服机构,该摩擦卡合元件由花键卡合 在外周部32b内周上的分离板51和花键卡合在与载体Cl结合的离合器从动 盘毂56的外周上的摩擦板52构成。第2油压伺服机构包括可滑动地容纳在 形成于第2鼓32底部上的第2缸室53内的第2活塞54、设置在第1鼓31 的轮毂部31a上的补偿板97、对第2活塞54进行加载的复位弹簧55。第2 活塞54的一端花键卡合在第2鼓32的外周部32b的内周上,设置在第4离 合器C-4的摩擦卡合元件的后方。第2活塞54设置在形成有花键卡合部95 的第2鼓的轮毂部32a的外周侧。利用弹性卡环96,补偿板97向轴向一方的移动被控制而设置在第1鼓 31的轮毂部31a后方侧端部的外周上。补偿板97的外径侧与第2活塞54的 内周面嵌合,在补偿板97和第2活塞54之间形成了第2解除室98。在补偿 板97和第2活塞54之间设置了复位弹簧55,该复位弹簧55沿轴向对第2 活塞54加载,以使第4离合器C-4开放。第3离合器C-3包括上述的第1鼓31、由分隔板41和摩擦板42构成的摩擦卡合元件、第1缸室43、第1活塞44、复位弹簧45、由第1鼓31和 第1活塞44形成为液体密封状的油压伺服机构。摩擦卡合元件、第1活塞 44、复位弹簧45容纳在第1鼓31内。同样,第4离合器C-4包括第2鼓32、由分隔板51和摩擦板54构成 的摩擦卡合元件、第2活塞54、复位弹簧55、由第2鼓32和第2活塞54 形成为液体密封状的油压伺服机构。摩擦卡合元件、第2活塞54、复位弹簧 55容纳在第2鼓32内。压力油供给通路60包括在第l鼓31的轮毂部31a上,在圆周上等角 度的位置上沿半径方向形成的多个第2工作油供给孔65;在第2鼓32的轮 毂部32a上,在圆周上等角度的位置上沿半径方向形成的多个第3工作油供 给孔66;形成在两个轮毂部31a、 32a之间的环状油路67,第2工作油供给 孔65和第3工作油供给孔66通过环状油路67相互连通。在套筒构件33上, 一对密封环99设置在第2工作油供给孔65的轴向两侧上。而且在第1鼓31 的轮毂部31a上,密封环(O型环)100分别设置在第2和第3工作油供给 孔65、 66的轴向两侧上,形成环状油路67。第1鼓31的外周部31b的外周能够通过第1制动器B-l以可卡合或脱 离的方式与变速箱体11相连。第1制动器B-1由摩擦卡合元件和油压伺服 机构构成,该摩擦卡合元件由花键卡合在变速箱体ll内周上的分隔板71和 花键卡合在第1鼓31的外周部31b的外周上的摩擦板72构成。油压伺服机 构由能够滑动地容纳在形成于变速箱体11上的油室73内的活塞74、对活塞 74加载的复位弹簧75构成。活塞74的前端延伸到第1制动器B-l的摩擦卡合元件的侧方。油压伺 服机构的油室73通过形成在变速箱体11上的图中未示的油路等与油压控制 装置相连,利用由油压控制装置供给的压力油,活塞74对抗着复位弹簧75 的弹力而滑动,与第1制动器B-1的摩擦卡合元件摩擦卡合。另外,当停止 供给压力油时,利用复位弹簧75的弹力,解除摩擦卡合元件的摩擦卡合。另外,在输入轴15上形成了润滑用的供给通路81,由图中未示的油泵 排出的润滑油通过油压控制装置和供给孔83供给到供给通路81。多列供给 孔84、 85与供给通路81连通,通过这些供给孔84、 85,将润滑油供给到变 速箱体ll内的各个部分。供给到变速箱体ll内的润滑油由于离心力作用而向半径方向外方飞散,供给到减速用行星齿轮20、离合器C-3、 C-4、制动 器B-1、轴承等各个部位。如图5所示,在上述第3离合器C一3的第1活塞44的大直径的圆筒部 44a的内周上形成了由环状槽构成的积油部87,对应于积油部87,在第2鼓 32的外周部32b上形成开口 88,从而,从第4离合器C一4的摩擦卡合元件 的内周侧供给的润滑油通过摩擦卡合元件的空隙和外周部32b的开口 88,供 给到积油部87。在积油部87的轴向前后上设置了具有径差的堰,开口部侧的堰87a的 内径设定得比底部侧的堰87b的内径小。也就是说,如图5所示,设定开口 部侧的堰87a的内径为Dl,底部侧的堰87b的内径为比Dl直径仅大AD的 D2。从而供给到积油部87并由于离心力而积存在积油部87内的润滑油在通 常时不从积油部87的开口部侧的堰87a溢出,始终向着比底部侧的堰87b 更底部侧流动,通过形成在第1活塞44上的开口 89和形成在第1鼓31的 外周部31b上的开口 90供给到第1制动器B-l的摩擦卡合元件上。在此,从第4离合器C-4的摩擦卡合元件的内周侧通过外周部32b的开 口 88流到积油部87的润滑油的油量在第4离合器C-4处于卡合状态时减少, 在第4离合器C-4处于非卡合状态时增大,更多的润滑油供给到积油部87。 这是因为在第4离合器C-4处于卡合状态时润滑油通过摩擦卡合元件的流路 受到限制。从而在第4离合器C-4处于非卡合状态时,供给到积油部87的 润滑油的油量增加,由此,润滑油从积油部87的开口部侧的堰87a溢出, 溢出的润滑油供给到第3离合器C-3。在自动变速器变速时,由于换高速档时,在卡合侧的离合器中一边吸收 旋转数一边进行变速,因此通常卡合侧的离合器发热很严重。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中,从图2的卡合表中可以得知,第3离合 器C-3和第4离合器C-4不同时卡合,当第4离合器C-4处于卡合状态时, 第3离合器C-3处于非卡合状态。当第3离合器C-3处于卡合状态时,第4 离合器C-4处于非卡合状态。在此,第3离合器的卡合为3速、7速、后退 l速的3个变速档位。此时在3速的情况下,换高速档时,在先前的变速档 位(l速或2速),第4离合器C-4处于开放状态。因而通过处于非卡合状 态的第4离合器C-4,将更多的润滑油供给到积油部87,因而通过开口部侧的堰87a,能够将充足量的润滑油供给到第3离合器,能够有效地对第3离 合器进行冷却。在引起较高发热量的3速实现时,由于在由充足的润滑油冷 却的状态下第3离合器C-3卡合,因此,能够提高第3离合器的摩擦卡合元 件的寿命。另外,在实现后退l速的情况下,由于从先前的空档状态实现后 退1速,因而与实现3速时相同,能够使第3离合器C-3的卡合成为充分冷 却的状态。在第3离合器上,从积油部87之外处始终供给润滑油,但是在发热量 增大的卡合状态下,通过从积油部87也供给润滑油,能供给更多的润滑油。在换高速档的7速实现时(6—7变速时),在6速下,第4离合器C-4 处于卡合状态,第3离合器处于刚要卡合前的状态,通过第2鼓32的离合 器罩部32b的开口 88流到积油部87的润滑油的油量少,因此优先对制动器 B-l进行润滑,润滑油从第1活塞44的开口部侧的堰87a溢出的数量减少。因此,在第3离合器处于刚卡合后的状态下,成为暂时在第3离合器内 充足数量润滑油减少的条件,但这种条件如图2的卡合表所示那样,为从前 进6速向7速变速的模式,在该变速模式下,在7速那样比较高速档位的实 现时,由于第3离合器的发热量并不大,因此,由从积油部87之外处供给 的润滑油能够进行充分冷却,在使用上没有问题。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在第3离合器处于卡合状态时,第4离合器C-4 处于非卡合状态,由于通过处于非卡合状态的第4离合器C-4供给到积油部 87的润滑油增多,因而润滑油从积油部87的开口部侧的堰87a溢出,将润 滑油供给到发热量髙的第3离合器C-3。从而即使不增加润滑油的总供给量, 也能可靠地将润滑油分配到需要的离合器。另外,在第4离合器C-4处于卡合状态下,由于通过第4离合器C-4供 给到积油部87的润滑油数量减少,润滑油不从积油部87的开口部侧的堰87a 溢出,将润滑油从底部侧的堰87b供给到第1制动器B-l侧。此时第3离合 器处于非卡合状态,不怎么需要润滑油,无需供给超过所需的润滑油。另外,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象第2鼓32那样高速旋转的鼓等,有可能 其终端部因离心力而向径向外方打开而变形,因此为了在引起变形时构件不 引起干涉,必须在构件之间设置充足的间隙。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 第2鼓32的终端部的外周侧上形成了积油部87。例如即使第2鼓32的终端部由于离心力而引起变形,积油部87构成间隙,能够防止构件之间的干涉。 从而,无需另外设定间隙,能够实现径向的紧凑化。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能够实现前进8档位、后退2档位的齿轮比 的自动变速器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能够应用在通过一个 离合器向其它离合器供给润滑油的广泛的自动变速器中。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由单小齿轮行星齿轮和双小齿轮行星齿轮组成的腊文瑙式齿轮组作为行星齿轮组2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行 星齿轮组21并不限定为腊文瑙式齿轮组,只要具有多个(2个以上)的行星 齿轮的行星齿轮组,就可以采用。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具体结构仅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本发明 并不局限于这种具体结构,不言而喻,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 进行采用各种方式。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的润滑装置适用于配备有将多个离合器和制动器 卡合或脱离而能够多级变速的变速机构的自动变速器。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润滑装置,具有使多个离合器及制动器卡合或脱离而多级变速的变速机构,该变速机构包括第1离合器和第2离合器,该第1离合器具有第1鼓;第1摩擦卡合元件,其设置在该第1鼓上;第1活塞,其以能滑动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第1鼓的轮毂部上,并且与该第1鼓一起形成第1缸室,利用供给到该第1缸室内的压力油而能够对上述第1摩擦卡合元件进行推压,该第2离合器具有第2鼓,其内置在上述第1鼓内;第2摩擦卡合元件,其设置在该第2鼓上;第2活塞,其以能滑动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第2鼓的轮毂部上,并与上述第2鼓一起形成第2缸室,利用供给到该第2缸室内的压力油而能够对上述第2摩擦卡合元件进行推压,上述第2鼓具有排出孔,该排出孔能够将供给到上述第2摩擦卡合元件的润滑油排出,并且在该第2离合器卡合时对润滑油的排出量进行限制,上述第1活塞通过上述第1鼓的外周部和上述第2鼓之间而能够对上述第1摩擦卡合元件进行推压,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活塞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积油部,该积油部用于存储对上述第2离合器进行润滑且从上述排出孔排出的润滑油,在该积油部的轴向上的该第1摩擦卡合元件侧设置有第1堰,并且在上述积油部的轴向上的上述第1缸室侧设置有内径比上述第1堰大的第2堰,在上述第2离合器处于非卡合状态而被供给到上述积油部内的油量增多时,使润滑油从上述第1堰溢出,并将润滑油分配到上述第1摩擦卡合元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 述第1鼓的外周上设置制动器,从上述第2堰将润滑油经由形成在上述第1 活塞和第1鼓上的开口部而供给到上述制动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离合器在规定的低速档和规定的高速档卡合,并且上述第2离合器 在向上述规定的低速档变速时,处于非卡合状态,在向上述规定的高速档变 速时,处于卡合状态。
4、 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润滑装置,其特征 在于,上述变速机构具有行星齿轮,并且该行星齿轮的环形齿轮设置在上述 第1摩擦卡合元件的径向内周侧上,对环状齿轮进行过润滑的润滑油被供给到上述第1摩擦卡合元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润滑装置,着眼于第1离合器和第2离合器不同时卡合,使润滑油的总供给流量不增加,能够对应于离合器的卡合状态而可靠地分配润滑油。在容纳配置了第1离合器C-3的第1鼓31和容纳配置了第2离合器C-4的第2鼓32之间,设置了使第1离合器工作的活塞44。在活塞的内周面上设置存储对第2离合器进行润滑的润滑油的积油部87,在该积油部的轴向前后上设置了内径不同的堰,在第2离合器非卡合时,在供给到积油部内的油量变多的情况下,从内径小的堰87a使润滑油溢出,将润滑油分配到第1离合器内。
文档编号F16H3/62GK101248303SQ20068003115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7日
发明者冈田直也, 太田博文, 本多敦, 石井克久, 藤堂穗, 野崎和俊 申请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