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式紧固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733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式紧固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式紧固件,其适合用来把设有通孔的第一薄壁 板(如壳体壁板、门扇、巻帘门或类似物体)固定在同样设有通孔的 第二薄壁板(如薄壁的壁板承载体、壳体框架、门框、壁板孔口边缘 或类似物体)上,此卡式紧固件具有可在第一 (或第二)薄壁板上安 装在该第一 (或第二)薄壁板的通孔中的脚部,还具有从此脚部延伸 出来的头部,此头部在其纵向剖面中从头部的端部开始在朝向脚部的 方向上具有先增大并且然后再缩小的直径,此头部是阳性接插件,此 阳性接插件在克服在直径方向上径向朝外起作用的弹力的情况下,可 由被底切的、由薄壁板的通孔形成或承载的阴性接插件接纳,其中头 部表现为用于一个或两个或更多推移元件或保持元件的导向机构或通 道,此推移元件或保持元件通过至少一个弹簧压至从导向机构或通道 的端部上伸出的位置中,推移元件或者保持元件的从导向机构或通道 中伸出的端部在与薄壁板垂直的投影线上具有三角形的形状,其中脚 部由盖住薄壁板中的通孔的纵向边沿的平板形成,其中头部设置为带 有具备柔性的固定表面的固定凸出部的壳体,固定凸出部例如是固定 凸轮(由柔性的材料组成)或片簧装置,此壳体能以如下方式卡入一 个薄壁板的通孔中,使它只能抓住这一个薄壁板,在壳体中设置有解 锁装置(松解机构),推移元件借助此解锁装置可从前面退回到壳体 中,此壳体可从另一 薄壁板中松开。
背景技术
这种卡式紧固件由DE 20 2004 016 009 Ul已公知,见权利要求l和 附图35至40C。在段落
亦或
中描述了下述内容,借助由此 文献已知的布置可把金属片彼此相连,即此连接元件可作为焊接连接 (这可能会导致污染)或螺纹连接或铆钉连接的替代,其中在背侧很难进入处也可使用卡式连接。
这种起固定机构作用的卡式紧固件也在"D-SNAP technology" — 书 (Das schraub- und werkzeuglose Montagesystem, Innovative Befestigung ftir die industrielle BIechverarbeitung, Verlag Moderne Industrie, von Ulrich Poestgens, 2006)的第56页至第60页中有描述。
结合作为连接部件的卡式或咬合紧固件描述了下述内容,在片材 相互连接时,咬合元件在两个片材的安装孔边沿后面的自动卡接以及 在安装孔中的无间隙贴合尤其属于咬合固定的重要特征。由于这一特 征,咬合固定用于两个(或更多)薄壁板(如片材)实现牢固的、防 振动的连接。应用实例是,将侧面壁板或背面壁板固定在开关柜或壳 体的框架型材上,或者将遮盖板固定在片材上,亦或将电路板固定在 电路板承载体上。
为了确保咬合紧固件无问题地插过安装孔,在安装孔和咬合紧固 件之间需要最大为0.15mm的间隙。因此,这在理论上会导致片材之间 最小程度的扭转。但通过应用两个咬合紧固件和/或将它们布置在边沿 区域中,可减小甚至完全排除所述间隙。
此外,那里还阐述了,这种咬合技术可替代自动保险螺钉 (unverlierbare Schrauben),其中在安装电气设备的壳体(如伺服柜) 时所出现的危险是,脱失细小的零件,从而导致损坏(例如由于电气 设备中的短路),因而要研发所谓的"自动保险螺钉",也称为外加 螺钉。对于这些外加螺钉或自动保险螺钉来说,原本的螺钉位于套筒 中,此套筒铆接在外面片材上。内部的片材必须具有切割的螺纹,螺 钉可拧入此螺纹中。如果现在松开螺钉,则它由于牢固固定的套筒仍 在外部片材上,不可能脱失。自动保险螺钉的缺点是价格较高以及由 于必要的铆接过程而使安装太费事。此外,自动保险螺钉不再能轻易 地取掉。总共具有四个咬合元件的咬合紧固件代替这样的自动保险螺钉。
两个彼此相对的咬合元件(见所述的德国实用新型文献,图40A,构件 1337)与外部片材建立了牢固的连接,而另两个同样彼此相对的咬合 元件1322从后面卡住内部片材,并可通过操作机构43退回。在拆卸时, 不会脱失的咬合紧固件通过此构造总是固定地保持在外部片材上,但 在需要时,与前面描述的外加螺钉的螺钉套筒不同,也可以更简单地 再次被拆卸下来。在此,用来与外部的单个片材固定地连接的咬合元 件具有比待开启的、必须从后面抓住两个片材的咬合元件要小得多的 止动区域,因此内部片材的安装口需要槽口,因而固定地位于外部片 材中的咬合元件不能通过内部片材退回到通道中并松开,见此实用新 型文献的图38B和图39B。
但在用咬合技术代替外加螺钉时,如果这些咬合紧固元件被多次 使用,则取掉由这些咬合紧固元件保持的壁板会有困难。这在于,这 么多咬合紧固元件不能精确地同时协调到同时释放壁板的程度。

发明内容
当要重新松开这种卡式连接时,且后方片材的背侧不能进入时, 亦或片材由多个固定元件同时牢固保持时,由于保持元件很难同时协 调到使片材松开的程度,于是就会出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改善已知类型的卡式紧固件,使得 这些问题不再出现,也可以比迄今的现有技术下的情况更简单地再次 松开连接。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根据本发明设置为,作为一方的固定凸出部 的保持面和推移元件的保持面与作为另一方的脚部的安放平面之间的 尺寸以如下方式来选择,即在推移元件回退时,固定凸出部以带有间 隙的方式安放在前方片材上,从而单个的卡式紧固件可依次拔出到后方片材不能再被保持并可被整个取出程度。
有利的是,解锁机构(松解机构)锁定在开启位置中(权利要求2)。 按本发明的改进方案,壁板长度上的间隙如此设计,以使得所述
间隙至少相应于壁板的壁厚(权利要求3)。
按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两个薄壁板上的通孔形成了导向面,此导
向面与壳体的凸出部共同作用,用来使薄壁板对齐(权利要求4)。 导向面优选平行地与平板的运动方向保持距离地放置(权利要求
5) a
凸出部可由导向肋形成(权利要求6)。可选的是,凸出部可以由 凹陷部形成(权利要求7)。按另一可选方案,此凸出部可以由壳体的 侧壁板形成(权利要求8)。
松解机构可由操作销形成,所述操作销可旋转地支承在脚部中(权 利要求9)。操作销尤其可具有用于操作工具的容纳部,所述操作工具 例如是如螺钉起子或套筒扳手(权利要求IO)。
但操作销也可包括滚花操作机构(权利要求ll)。
操作销可形成刀刃,此刀刃被在松开位置中的上止点凸轮轨 (Obertotpunktnockenbahn)保持在松开位置中(权利要求12)。
脚部可形成用于拉拽的把手(权利要求13)。脚部可与头部嵌合 (verstemmen)在一起(权利要求14)。
头部和脚部也可一体地由塑料注塑而成(权利要求15)。
9片簧装置可以具有u形形状,该u形形状包围着头部,并且该u形
形状的搭板部件与头部铆接或拧紧在一起(权利要求16)。


下面借助在附图中描述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
其中
图1A结合前方片材和后方片材,在侧视图中示出了按本发明构造
的卡式紧固件;
图1B示出了借助卡式紧固件安装后旋转90。的侧视图2以与图1B相似的视图示出打开位置;
图3A至3C以侧视图和俯视图示出咬合板以及示出弹簧; 图4A以侧视图示出长螺钉起子操作机构;
图4B示出短螺钉起子操作机构的侧视图; '
图5示出滚花操作机构
图6A示出用于操作销的容纳部,描述了用来自锁定的挡块; 图6B示出按图6A的布置的侧视图; 图6C示出相对于图6B旋转90。的视图; 图6D示出头部的俯视图;以及
图6E示出头部的侧视图7A示出按图1A的布置的脚部的俯视图7B示出按图1A的布置的脚部的横截面视图8A和8B示出可选实施方式的相应视图9A和9B示出按图6E的保持弹簧的两个视图10A和10B示出借助导向肋的导向机构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0C示出片材的相应截面;
图11A和11B示出可选的实施方式;
图11C示出相应的片材切口;
图12A和12B示出另一实施方式;和图12C示出相应的片材切口; 图13A示出推移元件和销的俯视图;以及 图13B示出在推移元件和销的侧视图14A和14B示出按图12A和12B所述实施方式的如图1A和1B的相 应视图15A至15C示出间隙情况(Spielsituation); 图16示出另一实施方式;
图17示出头部和脚部构成为一体的实施方式,其具有松解机构, 松解机构在径向孔中具有销钉,此销钉通过环形凹槽牢固保持松解机 构的轴;
图18A至18E示出头部和脚部构成为一体的实施方式,其在脚部的 环形凹槽和松解机构的轴中具有弹簧圈,用来把松解机构轴向固定在 脚部中;以及
图19A至19B示出具有半圆形把手的实施方式;
图20A示出另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其具有旋钮把手和螺钉起子松
开器;
图20B示出根据图20A的实施方式的轴向剖面图; 图20C示出根据图20A的实施方式的的后视图; 图21A和21B示出配属的U形弹簧的两个视图; 图22示出在(后方)片材中的配属的通孔; 图23示出在(前方)片材中的配属的通孔;
图24A在透视图中示出在按图22和23所述的两个壁板卡在一起之 前图20A和20B的布置;
图24B在透视的、部分剖切的图示中示出在按图22和23所述的两个 壁板卡在一起之后图24A的布置;
图24C和图25示出按图24A的下方布置或上方布置的透视视图和 具有旋钮把手和滚花(用于以手指进行松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透视 视图26A、 B和C示出按图24A、 24B的布置的侧视图、后视图和俯视
图;图26D示出了按图26A的布置的壳体的轴向剖面图; 图26E放大五倍地示出了推移元件; 图26F在原始尺寸的透视图中示出了按图26A的布置; 图27A至27F示出了缩短的实施方式的相应图示; 图28A至28C在三个不同的视图中示出了具有滚花的松解机构; 图29A至29C在相应的视图中示出了具有螺钉起子用的缝隙的松 解机构;
图30A和30B放大地示出推移元件的两个视图31在侧视图中示出了与图30A的推移元件相匹配的螺旋弹簧;
图32A和32B在两个视图中示出了U形的固定弹簧;
图33A示出后视图33B示出侧视图33C示出沿着图33B的线C-C的放大剖面图; 图33D示出相对于图33B旋转90度的侧视图33E在沿着图33D的线A-A的放大剖面图中示出了处于闭合位置 的另一实施方式;
图33F在开启位置中示出按图33B的布置;
图33G在开启位置中示出沿着图33F的剖切线D-D的放大剖面图; 图33H示出图33B的布置的俯视图33I示出沿着图33H的剖切线B-B的放大的轴向剖面图; 图33J示出按图33B的布置的放大透视图34和35示出外薄壁板的配属的切口,没有公差或具有补偿的公
差;
图36示出内薄壁板上的配属的切口;
图37A至37D示出具有十字缝隙开启器的实施方式的不同视图; 图38A至38C示出具有缝隙开启器的实施方式的不同视图; 图39A至39C示出具有縮短的缝隙开启器的实施方式的不同视图; 图40A至40D示出具有滚花旋钮-手开启器的实施方式的不同视
图41A至41C示出具有可选的滚花旋钮-手开启器的实施方式的不同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A示出了卡式紧固件10,其适合用来把设有通孔12的第一薄壁 板14 (如壳体壁板、门扇、巻帘门或类似物体)固定在同样设有通孔 16的第二薄壁板18 (如薄壁的壁板承载体18、壳体框架、门框、壁板 孔口边缘或类似物体)上,此卡式紧固件具有可在壁板承载体18上安 装在该壁板承载体18的通孔16中的脚部20,还具有从此脚部20延伸出 来的头部22,此头部22在其纵向剖面中从头部的端部开始在朝向脚部 20的方向上具有先增大且然后再缩小的直径23或123,此头部22是阳性 接插件,此阳性接插件在克服弹簧42或26的在直径23、 123的方向上径 向朝外起作用的弹力的情况下可由被底切的、由薄壁板14的通孔12形 成或承载的阴性接插件接纳,其中头部22表现为用于一个或两个或更 多推移元件或保持元件28的导向机构或通道24,此推移元件或保持元 件28通过至少一个弹簧26压至从导向机构或通道24的端部上伸出的位 置中,推移元件或者保持元件28的从导向机构或通道24中伸出的端部 30在与薄壁板垂直的投影线上具有三角形的形状(见图1B),其中三 角形的边32起保持侧的作用,而另一边起进入侧34的作用。头部22可 以实施为带有具备柔性的固定表面40的固定凸出部的壳体,固定凸出 部例如是固定凸轮(例如由柔性的材料构成)或实施为带片簧装置42 的壳体,此壳体44能以如下方式卡入在薄壁板18 (前方片材)的通孔 口16中,使片簧装置42只能抓住薄壁板14 (后方片材)。
在此强调,前薄壁板18以及后薄壁板12都可起壁板承载体的作用, 而另一个壁板则是被承载的壁板。
在壳体44中设置有解锁装置(松解机构)46,推移元件或保持元 件借助此解锁装置可退回到壳体44中,其中壳体44可从这个壁板承载 体或前方片材18中松开。此解锁装置可从前面(即前方片材18所在的 位置)进入。图6A是按图1A所示的布置的仰视图,并示出了圆形的支承面48,用于图4A的操作销46的环形圆周50,其中刀刃状的区域52— 直到位于深处的表面54都是暴露的,并在那里伸入推移元件28的凹陷 处56,用来在例如旋转90。(由挡块58限定)时抵抗弹簧26的弹力,把 推移元件28从图1B所示的位置带到图2中用虚线标出的回退位置上,推 移元件28的保持侧32在这个时间点上释放薄壁板(后方片材)14中通 孔12的通孔边沿,从而使卡式紧固件10朝下滑动一段(见图2),例如 从前方片材18的表面朝外离开地滑动。在这个位置上,将固定凸出部 的保持面40放置到片材18上,保持面40在此呈U形弹簧42的形式,此弹 簧42借助止动螺钉64在拧入螺纹孔66时以其搭板62固定在壳体44上。 因为表面40从壳体44上突起,因此头部22可牢固保持在切口16中并且 不会脱失。卡式件(在此是指推移元件或保持元件26)仍然处于拆卸 位置(打开位置),即后方片材14可从前方片材18上分开。
在需要时,以及在后方片材侧后面的空间可进入时,可通过一起 挤压弹簧60的U形轮廓的腿把整个部件也从前方片材18的通孔16中拔 出来,这相对于现有技术是一个优点,螺钉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套筒与 片材的铆合是牢固保持的。
U形的片簧42可利助搭板62插在突起164上,并随后与突起164的平 坦的被下压的头部铆合在一起。为此,U形片簧42的搭板区域62具有孔 口66 (见图9B)。
从图10A和10B中可以清楚看到第一实施方式,在此实施方式中设 置有导向肋68。这些导向肋68与相应的凹口70共同作用,这些凹口70 从后方片材14中的通孔12出发。在这个实施方式l中,导向面由凸出部 形成,此凸出部由导向肋所成型。相反在实施方式2中,导向面由凹陷 处168形成。因此按实施方式1的附图10A,片材凹口70形成了用于导向 肋68的两个导向面72。在实施方式2中它是壳体壁板172,而在实施方 式3中是272,因此在这后两种情况下,专门的凹口70是可有可无的, 这是因为各壁板承担了导向功能。
14通过所述导向机构确保固定弹簧42精确地布置在通孔12的中间,
从而确保位于其上的平板14借助稍大的通孔平滑地经过固定弹簧上方 被推出来,因此避免了滑动,此滑动可能导致单侧的阻碍(见图15A)。
从图13A和13B可看出,两个相对置的保持元件28怎样与弹簧26— 起保持在切口72中,此外还可看到松解机构46的刀刃状区域52,此刀 刃状区域52以嵌入凹口56中的方式,通过松解机构46朝右旋转,且由 此按图13A上方元件28朝右移动,下方元件28朝左移动,而使松解机构 46回退到壳体中,来实现保持元件28的回退。在图14A中也可以看到这 个布置。松解装置46按图5也可作为滚花旋钮设置,以便用手来进行操 作,此松解装置46在图4A和4B中借助螺钉起子来操纵。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组装如下进行首先,把螺旋弹簧26放入 推移元件28的通孔72中,并通过下述方式将该螺旋弹簧26牢固保持在 此通孔72中,gp,该弹簧处于压应力之下。在此实施方式中,因此产 生的、可作为单元操作的推移元件28和弹簧26的组合体可推入到分别 由头部22形成的通道24中。紧接着,伸展的松解机构46以其挤入凹陷 部56中的区域52将这个组合体牢固保持,见图13B。
紧接着,拧上或铆上U形片簧62。最后,松解机构46从另一侧推进 来,并且将脚部20插到由此制成的头部22上,此脚部20从图7A和7B可 看到。此脚部20根据按图14A对松解装置46进行支承。头部和脚部22、 20能以如下方式相连接,g卩,用于嵌合的凹陷部74与嵌合肋76共同作 用,并且这两个部件连接在一起,见图6E和7B和14A。
在图8B中示出壳体上端部分120也可以是短的,用于直接的螺钉 起子操作(即没有把手),其中可使用具有后把手的套筒扳手,以便 前方片材可朝前拉动。图15A至15C示出了间隙情况,其中薄壁板14相对于薄壁板18以如下方式进行移动,即片簧42以其一个弹簧腿将薄壁板14牢固保持。
图16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如果脚部420具有相应较宽的安放面(围绕着推移元件128的止动点129的杆臂127的两倍),则一个推移元件128也是行得通的。
图17示出了一个实施方式,具备带有松解机构446的一体的头部和脚部,此松解机构446在径向孔中具有销钉445,此销钉445通过环形槽447在安装后轴向地将松解机构的轴449牢固保持。推移元件和弹簧没有示出。
图18A至18E示出了一个实施方式,同样具有一体的头部和脚部222、 220,头部和脚部222、 220在脚部220的环形槽251或247中以及在松解机构的轴246中具有弹簧环245,用来把松解机构轴向固定在脚部中。
在插入时,该环移位至环形槽247中,并且然后在到达运行位置时以其一半横截面伸进环形槽251中。具有壳体244和弹簧242的头部和脚部220可一体地由塑料或浇铸件组成。
图19A至19B示出了一个具有成型的半圆形把手320的实施方式。
推移元件和弹簧在此处也没有示出。此实施方式尤其适用于例如伺服橱(Serverschubladen),此伺服橱迄今配备了2个外加螺钉和2个手拉把手,这四个部件可由两个按本发明的根据图19A、 19B的卡式紧固件来代替。
在下面的实施方式(见图20A至图41C)中,U形弹簧542的两个腿541留在头部522的两个对置的凹槽543的对齐线(Fluchtlinie)之内,因此不会阻碍头部522穿过薄壁14的正方形通孔512 (按图21A至23)。如果保持元件28因此通过操纵松解机构546而被解锁,则薄壁板14 (例如片材覆盖物或者其他)从卡式紧固件510并因而从薄壁板18 (例如框架型材)上不受阻碍地通过弹簧542被分开。
另一方面,通过伸进通孔516中的凸出部517 (弹簧542的腿541的端部碰到此凸出部上)可确保,卡式紧固件510留在通孔516中,不会掉落。只需通过专门的措施,也可以把卡式紧固件510从片材或薄壁板18上分开,例如借助合适的钳子使弹簧542的腿541以如下程度共同挤压,使得它们可以引导经过凸出部517的端面。
如果想省去这些安全措施,则也可以取掉U形弹簧542。
带松解装置546的保持元件28的回退是通过工具实现的,如在图24A中可看到的螺钉起子82,此螺钉起子82嵌入缝隙78中(见图20B),松解装置646按图25A可具有可由手转动、滚花的旋钮80。
另外,图24A在透视图中示出了在按图22和23的两个壁板14、 18板卡在一起之前图20A和20B的布置。图24B在透视的、部分剖视图中示出了在两个壁板14、 18卡在一起之后图24A的布置。图24C和图25在仰视图和俯视图中示出了具有旋扭把手80和滚花(用于以手指进行松开)的按图24A的实施方式或另外的实施方式。
图26A、 26B和26C示出了按图24A、 B的布置的侧视图、后视图和俯视图,图26D示出了按图26A的布置的壳体的轴向剖面图,图26E在放大五倍的视图中示出了所属的推移元件28,图26F在原始尺寸的透视图中示出了按图26A的布置。
图27A至27F在相应的视图中示出了縮短的实施方式,其中可使用按图28A至28C的三个视图所示的具有滚花的旋钮。相反,在按图29A至C所述的三个视图中,插入件546, 一种具有螺钉起子用的缝隙的松解部件,适用于按图24A至24C所示的实施方式。
图30A和30B再次放大地示出了推移元件28的两个视图,图31在侧视图中示出了与图30A的推移元件相匹配的螺旋弹簧26。
图32A和32B在两个视图中示出了从属于图24A的实施方式的U形固定弹簧542。
图33A示出了后视图,图33B示出了侧视图,图33C示出了沿着图33B的线C-C的放大剖面图,图33D示出了相对于图33B旋转90度的侧视图,图33E在沿着图33D的线A-A的放大剖面图中示出了处于闭合位置中的另一实施方式,而图33F在打开位置示出了按图33B的布置,图33G以打开位置示出了沿着图33F的剖切线D-D的放大剖面图,图33H示出了图33B的布置的俯视图,图33I示出了沿着图33H的剖切线B-B的放大轴向剖面图,图33J示出了按图33B的布置的放大透视图,图34和35示出了外薄壁板18的配属的切口516、 616,没有(切口516)公差或具有(切口616)补偿的公差,以及图36示出了内薄壁板14上的配属的矩形切口512。
通孔616允许两个壁板14和18之间有间隙,该间隙例如按图35和36的尺寸在一个方向上为0.6mm的两倍,在与之垂直的方向上为0.5mm的两倍。
图37A至D在不同视图中示出了具有十字缝隙开启器的实施方式,图38A至C示出了具有缝隙开启器的实施方式的不同视图,图39A至C示出了具有縮短的缝隙开启器的实施方式的不同视图,图40A至D示出了
具有滚花旋钮-手开启器的实施方式的不同视图,图41A至C具有可选的滚花旋钮-手开启器的实施方式的不同视图。这些附图示出了按本发明的卡式紧固件的多样性,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在工业中可应用在开关柜结构中。参考标记清单
10、 510卡式紧固件
12、 512通孔
14薄壁板
16、 516、 616通孔
517凸出部
18薄壁板,前方片材
20、 120、 220、320、420、 520脚部、把手
22、 122、 222、322、522头部
23、 123直径
24导向机构、通道
26弹簧
127杆臂
28、 128推移元件、保持元件
129止动点'
30伸出去的端部
32保持侧
34进入侧
36纵向边沿
38平板
40固定表面
541腿
42、 542片簧装置
543凹槽
44、 244壳体
245、 445销钉、弹簧环
46、 246、楊、546、646解锁装置、松解机构
247环形槽
48支承面
50环形圆周251
52
54
56
58
60
62
64、 164 66
68、 168、 268
70
72
74
76
78
80
82
环形槽
刀刃状区域
位于深处的表面
凹陷处
挡块
固定凸出部 搭板
螺钉、突起 孔
导向肋、凸出部、凹陷处
凹口
导向面
用于嵌合的凹陷处
嵌合肋
缝隙
旋钮
螺钉起子 2权利要求
1.卡式紧固件(10),其适合用来把设有通孔(12)的第一薄壁板(14、18),诸如壳体壁板、门扇、卷帘门或类似物体,固定在同样设有通孔(12、16)的第二薄壁板上,诸如固定在薄壁的壁板承载体(18、14)、壳体框架、门框、壁板孔口边缘或类似物体上,所述卡式紧固件(10)具有能在第一(或第二)薄壁板(18、14)上安装在所述第一(或第二)薄壁板的通孔(16、12)中的脚部(20),还具有从所述脚部(20)延伸出来的头部(22),所述头部(22)在所述头部(22)的纵向剖面中从所述头部(22)的端部开始在朝向所述脚部(20)的方向上具有先增大且然后再缩小的直径(123),所述头部(22)是阳性接插件,所述阳性接插件在克服在直径(23、123)的方向上径向朝外起作用的弹力的情况下能够由被底切的、由所述薄壁板(14)的所述通孔(12)形成或承载的阴性接插件来接纳,其中,所述头部(22)表现为用于一个或两个或更多推移元件或保持元件(28)的导向机构或通道(24),所述推移元件或保持元件(28)通过至少一个弹簧(26)压至从所述导向机构或所述通道(24)的端部上伸出的位置中,所述推移元件或者保持元件(28)的从所述导向机构或所述通道(24)中伸出的端部(30)在与所述薄壁板(14)垂直的投影线上具有三角形的形状,其中,所述脚部(20)由盖住在所述薄壁板(14)中的所述通孔(12)的纵向边沿的平板(38)形成,其中所述头部(22)设置为带具有柔性的固定表面(40)的固定凸出部的壳体(44),所述固定凸出部例如是固定凸轮(由柔性的材料构成)或片簧装置(42),所述壳体(44)能够以如下方式卡入所述薄壁板(14)的所述通孔口(12)中,即,使所述壳体(44)只能抓住所述一个薄壁板14(后方片材),并且在所述壳体中设置有解锁装置(松解机构)(46),所述推移元件(28)借助所述解锁装置(46)能退回到壳体中,并且所述壳体(44)能从所述另一个薄壁板(前方片材)(18)中松开,其特征在于,作为一方的所述固定凸出部(42)的保持区域和所述推移元件(28)的保持区域与作为另一方的所述脚部(20)的安放平面之间的尺寸以如下方式来选择,即,在所述推移元件(28)回退时,所述固定凸出部(42)以带有间隙的方式安放在所述前方片材(18)上。
2. 按权利要求l所述的卡式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松解机构)锁定在开启位置中。
3.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式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至少相应于所述薄壁板(14)的壁厚。
4. 按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卡式紧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薄壁板(14、 18)上的所述通孔形成了导向面(72),所述导向面(72)与所述壳体(44)的凸出部(68)或凹陷部(543)共同作用,以便使所述薄壁板对齐。
5. 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式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平行地与所述推移元件(28)的运动方向保持距离地放置。
6. 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式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由导向肋(68)形成。
7. 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式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由凹陷部(268)或凹槽(543)形成。
8. 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式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由所述壳体的侧壁板形成。
9. 按权利要求1至8之任一项所述的卡式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松解机构(46)由操作销形成,所述操作销能旋转地支承在所述脚部(20)中。
10. 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式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销具有用于操作工具的容纳部,所述操作工具例如是螺钉起子或套筒扳手。
11. 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式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销包括滚花操作机构。
12. 按权利要求8、 9、 10或11所述的卡式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销形成刀刃,所述刀刃被在松开位置中的上止点凸轮轨保持在松开位置中。
13. 按权利要求1至12之任--项所述的卡式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20)形成把手。
14. 按权利要求1至13之任一项所述的卡式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20)与所述头部(22)嵌合(74、 76)在一起。
15. 按权利要求1至12之任一项所述的卡式紧固器,其特征在于,头部(220)和脚部(222)—体地由塑料注塑而成。
16. 按权利要求1至14之任一项所述的卡式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簧装置具有U形形状,所述U形形状包围着所述头部(22),并且所述U形形状的搭板部件(62)与所述头部(22)拧紧(64)或铆接(164)在一起。
17. 按权利要求1至16之任一项所述的卡式紧固器,其特征在于,只存在一个推移元件(128),并且所述推移元件(128)布置在所述脚部(120)的中间。
18. 按权利要求1至16之任一项所述的卡式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簧装置(542)以如下方式布置在所述头部(522)上,即,使 所述片簧装置(542)不会越过所述头部(522)的对齐线。
19. 按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卡式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簧装 置(542)在所述头部(522)上布置在两个相对置的凹槽(543)中, 其中,凹槽横截面以如下方式布置,即,当所述头部(522)推入由所 述前壁板(18)形成的所述通孔(516)中时,则由所述前壁板(18) 形成或承载的凸出部(517)伸进所述凹槽横截面中。
20. 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卡式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 (517)从所述通孔(516)的边缘出发。
21. 按权利要求19至20之任一项所述的卡式紧固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凸出部(517)以带有侧向间隙的方式容纳在所述凹槽(543)中。 '
全文摘要
描述了一种卡式紧固件(10),其适合用来固定设有通孔(12)的第一薄壁板(14),其中,脚部由盖住一个薄壁板中的通孔的纵向边沿的平板(38)形成,其中,头部设置为带具备柔性的固定表面(40)的固定凸出部的壳体(44),固定凸出部例如是固定凸轮(由柔性的材料构成)或片簧装置(42),此壳体能以如下方式卡入一个薄壁板的通孔口中,即,使片簧装置42只能抓住该一个薄壁板(后方片材),且在壳体中设置有解锁装置(松解机构)(46),推移元件(28)借助此解锁装置可从前面退回到壳体中,并且壳体(44)可从另一个薄壁板,如壁板承载体(前方片材)(18)中松开,其中按本发明,作为一方的固定凸出部的保持区域和推移元件的保持区域与作为另一方的脚部的安放平面之间的尺寸以如下方式来选择,即,在推移元件回退时,固定凸出部以带有间隙的方式安放在前方片材上。
文档编号F16B12/26GK101680238SQ200780052755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4日
发明者迪特尔·拉姆绍尔 申请人:迪特尔·拉姆绍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