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变速操纵杆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596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变速操纵杆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变速操纵杆总成。
背景技术
变速操纵杆是位于汽车变速箱输出的连杆端部和车架相联,通过变速操纵杆的摆 动,达到变速箱齿轮的移动,实施汽车在行驶中达到速度的切换效果。当驾驶员换挡时,操 作换挡操纵杆直接与换挡阀相连,操纵杆处于不同挡位位置时,实现各种不同挡位的换挡。 变速操纵杆总成适用于中型和重型机械变速器操纵机构,一般机械变速器换挡手感强,各 机关结构件灵活却有松动及震动现象,这是目前行业中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纵方便、准 确的新型变速操纵杆总成。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变速操纵杆总成,其特征 在于包括变速操纵杆,变速操纵杆的一端设有螺纹且该螺纹上配合设有螺母,变速操纵杆 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有球头铰件、减震联接机构,该减震联接机构包括套管,套管外的轴套, 设于轴套两端部的软垫座,软垫座上的软垫,以及套管端部嵌压软垫的压板。所述球头铰件包括壳体内的外球座、内球座,以及配合安装在内球座内的导向球 销,导向球销与防尘罩一端相连,防尘罩另一端通过卡圈固定于壳体上,壳体还设有盖板。所述螺母采用六角螺母。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各部件之间灵活却无松动,在工作时无震动等优点。本 结构设计了特定的无间隙的树脂球关节球头铰件来作为铰接点,通过球关节的转动和摆 动,达到理想的换挡操作运动,由于采用关节运动,以较小的摩擦力矩来确保操纵方便、准 确。确保驾驶员在短时间内改善汽车行驶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A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新型变速操纵杆总成,包括变速操纵杆1,变速操纵杆 1的一端设有螺纹且该螺纹上配合设有螺母2,螺母2采用六角螺母。变速操纵杆1的另一 端依次连接有球头铰件3、减震联接机构4,该减震联接机构4包括套管41,套管外的轴套 42,设于轴套42两端部的软垫座43,软垫座43上的软垫44,以及套管41端部嵌压软垫44
3的压板45,球头。 铰件3包括壳体31内的外球座32、内球座33,以及配合安装在内球座33内的导 向球销34,导向球销34与防尘罩35 —端相连,防尘罩35另一端通过卡圈36固定于壳体 31上,壳体31还设有盖板37。壳体31与导向球销34的球面结构部分安装与变速操纵杆 1的安装孔中,使变速操纵杆1可以灵活换挡。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变速操纵杆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操纵杆(1),变速操纵杆(1)的一端设有螺纹且该螺纹上配合设有螺母(2),变速操纵杆(1)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有球头铰件(3)、减震联接机构(4),该减震联接机构(4)包括套管(41),套管外的轴套(42),设于轴套(42)两端部的软垫座(43),软垫座(43)上的软垫(44),以及套管(41)端部嵌压软垫(44)的压板(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速操纵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铰件(3) 包括壳体(31)内的外球座(32)、内球座(33),以及配合安装在内球座(33)内的导向球销 (34),导向球销(34)与防尘罩(35) —端相连,防尘罩(35)另一端通过卡圈(36)固定于壳 体(31)上,壳体(31)还设有盖板(3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速操纵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2)采用 六角螺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变速操纵杆总成,包括变速操纵杆,变速操纵杆的一端设有螺纹且该螺纹上配合设有螺母,变速操纵杆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有球头铰件、减震联接机构,该减震联接机构包括套管,套管外的轴套,设于轴套两端部的软垫座,软垫座上的软垫,以及套管端部嵌压软垫的压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各部件之间灵活却无松动,在工作时无震动等优点。本结构设计了特定的无间隙的树脂球关节球头铰件来作为铰接点,通过球关节的转动和摆动,达到理想的换挡操作运动,由于采用关节运动,以较小的摩擦力矩来确保操纵方便、准确。确保驾驶员在短时间内改善汽车行驶性能。
文档编号F16H59/10GK201705907SQ20102022257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1日
发明者沈百庆 申请人:索密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