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移动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54363阅读:94来源:国知局
自移动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自移动处理装置包括机体和位于机体顶部的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和机体之间设有升降单元,在所述升降单元的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所述摄像头组件距离机体的高度相应增大或减小。本发明自移动处理装置根据实际环境的需要,通过升降单元实现摄像头组件分阶段升高,从而使自移动处理装置的视野扩大,有利于自移动处理装置的监控工作。
【专利说明】自移动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移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安保机器人等自移动处理装置作为一种智能产品,进入千家万户。自移动处理装置一般通过其头部的摄像头和其它传感器来监控周边环境,如进行火警、小偷入室报警、画面拍照或摄影监控等。但目前的自移动处理装置上的摄像头组件的高度是固定的,可视的范围不变或较小,不利于自移动处理装置的监控工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移动处理装置,可以根据需要,摄像头组件可以调整距离机体的高度,扩大摄像头组件的视野范围。
[0004]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自移动处理装置包括机体和位于机体顶部的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和机体之间设有升降单元,在所述升降单元的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所述摄像头组件距离机体的高度相应增大或减小。
[0006]所述机体设有控制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含相连的传动机构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一端与机体连接,升降机构的另一端与摄像头组件相连,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升降机构带动摄像头组件上升或下降。
[0007]—种方案中,所述升降机构包含第一伸缩筒组件,所述第一伸缩筒组件包含第一、第二和第三伸缩筒,其中,第三伸缩筒套在第二伸缩筒的内部,套在第二伸缩筒外部的第一伸缩筒与传动机构连接,第二伸缩筒固定连接机体,第一伸缩筒的内壁上设有螺旋上升的第一滑轨,第三伸缩筒的外壁底端设有第三凸柱,第二伸缩筒的筒壁设有竖直的第二滑槽,第三凸柱穿过第二滑槽放置在第一滑轨中;当传动机构工作时,第一伸缩筒旋转带动第三伸缩筒同步转动,或者第一伸缩筒旋转带动第三伸缩筒沿第二伸缩筒上的第二滑槽上升或下降。
[0008]第三凸柱的数量为2_5个,均勻分布在第三伸缩筒的外壁。优选地,第三凸柱的数量为3个。
[0009]另一种方案中,所述升降机构为升降支架机构,所述升降支架机构中升降支架的伸缩带动摄像头组件的上升或下降;或者,所述升降机构为齿轮齿条伸缩机构,齿轮齿条伸缩机构中的齿条伸缩带动摄像头组件的上升或下降。
[0010]进一步地,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二伸缩筒组件,第二伸缩筒组件包含第四、五伸缩筒,第五伸缩筒套在第四伸缩筒的内部,第三伸缩筒套在第四伸缩筒的外部;第三伸缩筒的内壁上设有螺旋上升的第三滑轨,第五伸缩筒的外壁设有第五凸柱,第四伸缩筒筒壁设有竖直的第四滑槽,第五凸柱穿过第四滑槽放置在第三滑轨中,当第一伸缩筒的旋转带动第三伸缩筒转动时,第五伸缩筒沿第四滑槽上升或下降,第四伸缩筒相对第二伸缩筒静止。[0011]第五凸柱的数量为2-5个,均匀分布在第五伸缩筒的外壁。优选地,第五凸柱17的数量为3个。
[0012]自移动处理装置还包括升降上限位元件和升降下限位元件,分别设置在第二伸缩筒内壁,用于对第三伸缩筒的升降进行限位。
[0013]所述机体包含功能处理单元和移动单元,功能处理单元为空气净化单元或空气加湿/除湿单元,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或加湿/除湿处理。
[0014]本发明自移动处理装置根据实际环境的需要,通过升降机构运动,实现摄像头组件分阶段升高,从而使摄像头组件的视野扩大,有利于自移动处理装置进行监视工作,及时避让障碍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自移动处理装置立体图;
[0016]图2为本发明中升降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1.第一伸缩筒 2.第二伸缩筒 3.第三伸缩筒
[0019]4.第四伸缩筒 5.第五伸缩筒6.伸缩筒盖
[0020]8.升降上限位元件 9.第三滑轨10.传动机构
[0021]11.轴承固定架组件 12.第一滑轨13.第二滑槽
[0022]7.升降下限位元件 14.第三凸柱15.第四凸柱
`[0023]16.第四滑槽 17.第五凸柱31.功能处理单元
[0024]32.移动单元 33.升降机构34.摄像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26]如图1所示,本发明自移动处理装置包括机体和位于机体顶部的摄像头组件34,其中摄像头组件34和机体之间设有升降单元,在升降单元的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摄像头组件距离机体的高度相应增大或减小。从而使得摄像头组件视野扩大或缩小,即机器人可以监控周围环境不同高度的画面。
[0027]所述机体设有控制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含相连的传动机构10和升降机构33,升降机构33的一端与机体连接,另一端与摄像头组件34相连,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升降机构33带动摄像头组件34上升或下降。
[0028]在一种方案中,所述升降机构33也可以为升降支架机构,所述升降支架机构中升降支架的伸缩带动摄像头组件的上升或下降;或者,所述升降机构33为齿轮齿条伸缩机构,齿条伸缩机构中的齿条伸缩带动摄像头组件的上升或下降。
[0029]在另一种方案中,如图2所示,升降机构33包含第一伸缩筒组件,第一伸缩筒组件包含第一、第二和第三伸缩筒1、2、3,第三伸缩筒3套在第二伸缩筒2的内部,套在第二伸缩筒2外部的第一伸缩筒I与传动机构10连接,第二伸缩筒2固定连接机体,第一伸缩筒I的内壁上设有螺旋上升的第一滑轨12,第三伸缩筒3的外壁底端设有第三凸柱14,第二伸缩筒2的筒壁设有竖直的第二滑槽13,第三凸柱14穿过第二滑槽13放置在第一滑轨12中。
[0030]当传动机构10工作,第三伸缩筒3套在第二伸缩筒2的内部时,第一伸缩筒I旋转带动第三伸缩筒3沿第二伸缩筒2上的第二滑槽13上升。当第三伸缩筒3上升到第二伸缩筒2的顶部时,第一伸缩筒I继续保持原有的旋转方向,则会带动第三伸缩筒3同步转动。如果第一伸缩筒I采用相反方向旋转,位于第二伸缩筒2的顶部的第三伸缩筒3会沿第二伸缩筒2上的第二滑槽13下降,第三伸缩筒3进入第二伸缩筒2的内部。在第一伸缩筒I旋转过程中,第二伸缩筒2保持静止不动。
[0031]第三凸柱14的数量为2-5个,均勻分布在第三伸缩筒3的外壁。优选地,第三凸柱的数量为3个。
[0032]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升降机构33还包括第二伸缩筒组件,第二伸缩筒组件包含第四和第五伸缩筒4、5,第五伸缩筒5套在第四伸缩筒4的内部,第三伸缩筒3套在第四伸缩筒4的外部。
[0033]第三伸缩筒3的内壁上设有螺旋上升的第三滑轨9,第五伸缩筒5的外壁设有第五凸柱17,第四伸缩筒4筒壁设有竖直的第四滑槽16,第五凸柱17穿过第四滑槽16放置在第二滑轨9中。
[0034]当传动机构10工作,第三伸缩筒3上升到第二伸缩筒2的顶部时,第一伸缩筒I的旋转带动第三伸缩筒3同步转动,第五伸缩筒5沿第四滑槽16上升或下降,第四伸缩筒4相对第二伸缩筒2静止。第二伸缩筒2、第四伸缩筒4都保持静止不动。
[0035]当第三伸缩筒3上升到第二伸缩筒2的顶部时,第一伸缩筒I继续保持原有的旋转方向,则会带动第三伸缩筒3同步转动,第五伸缩筒5沿第四滑槽16上升。当第一伸缩筒I采用与原来相反方向旋转,第三伸缩筒3还在第二伸缩筒2的顶部时,而第五伸缩筒5沿第四伸缩筒4第四滑槽16下降。接着,位于第二伸缩筒2的顶部的第三伸缩筒3沿第二伸缩筒2上的第二滑槽13下降。
[0036]第五凸柱17的数量为2-5个,均勻分布在第五伸缩筒5的外壁。优选地,第五凸柱17的数量为3个。
[0037]自移动处理装置还包括升降上限位元件8和升降下限位元件7,分别设置在第二伸缩筒2的内壁。当控制单元接收到升降上限位元件8或升降下限位元件7发出的信号后,向传动机构10发出指令,升降机构33停止上升或下降,从而避免过度旋转造而无法上升或下降时,造成齿轮损坏。
[0038]机体包含相互连接的功能处理单元31和移动单元32。所述功能处理单元31为空气净化单元或空气加湿/除湿单元,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或加湿/除湿处理。
【权利要求】
1.一种自移动处理装置,包括机体和位于机体顶部的摄像头组件(34),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件(34)和机体之间设有升降单元,在所述升降单元的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所述摄像头组件(34)距离机体的高度相应增大或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设有控制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含相连的传动机构(10)和升降机构(33),升降机构(33)的一端与机体连接,升降机构(33)的另一端与摄像头组件(34)相连,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升降机构(33)带动摄像头组件(34)上升或下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移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3)包含第一伸缩筒组件,所述第一伸缩筒组件包含第一、第二和第三伸缩筒(1、2、3),其中,第三伸缩筒(3)套在第二伸缩筒(2)的内部,套在第二伸缩筒(2)外部的第一伸缩筒(I)与传动机构(10)连接,第二伸缩筒(2)固定连接机体,第一伸缩筒(I)的内壁上设有螺旋上升的第一滑轨(12),第三伸缩筒(3)的外壁底端设有第三凸柱(14),第二伸缩筒(2)的筒壁设有竖直的第二滑槽(13),第三凸柱(14)穿过第二滑槽(13)放置在第一滑轨(12)中;当传动机构(10)工作时,第一伸缩筒(I)旋转带动第三伸缩筒(3)同步转动,或者第一伸缩筒(I)旋转带动第三伸缩筒(3)沿第二伸缩筒(2)上的第二滑槽(13)上升或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移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凸柱(14)的数量为2-5个,均匀分布在第三伸缩筒(3)的外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移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3)为升降支架机构,所述升降支架机构中升降支架的伸缩带动摄像头组件的上升或下降;或者,所述升降机构为齿轮齿条伸缩机构,齿轮齿条伸缩机构中的齿条伸缩带动摄像头组件的上升或下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移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33)还包括第二伸缩筒组件,第二伸缩筒组件包含第四和第五伸缩筒(4、5),第五伸缩筒(5)套在第四伸缩筒(4)的内部,第三伸缩筒(3)套在第四伸缩筒(4)的外部;第三伸缩筒(3)的内壁上设有螺旋上升的第三滑轨(9),第五伸缩筒(5)的外壁设有第五凸柱(17),第四伸缩筒(4)筒壁设有竖直的第四滑槽(16),第五凸柱(17)穿过第四滑槽(16)放置在第三滑轨(9)中;当第一伸缩筒(I)的旋转带动第三伸缩筒(3)转动时,第五伸缩筒(5)沿第四滑槽(16)上升或下降,第四伸缩筒(4)相对第二伸缩筒(2)静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移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五凸柱(17)的数量为2-5个,均匀分布在第五伸缩筒(5)的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移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五凸柱(17)的数量为3个。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自移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上限位元件(8)和升降下限位元件(7),分别设置在第二伸缩筒(2)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移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含功能处理单元(31)和移动单元(32),所述功能处理单元(31)为空气净化单元或空气加湿/除湿单元,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或加湿/除湿处理。
【文档编号】F16M11/26GK103731591SQ201210387549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
【发明者】王学斌, 孙奇 申请人: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