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301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式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声器,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消声器。
背景技术
阻抗复合消声器是按阻性与抗性两种消声原理通过适当的结构复合起来而构成,广泛的应用于高压排气放空降噪处理中。由于这类复合式消声器的结构较单一的阻性或抗性消声器结构略复杂,且通常采用一体焊接式结构,因此在使用中只能固定于排气管上某一位置,且长时间使用后,无法对内部结构进行清洗,从而导致消声结构被灰尘堵塞而降低了消声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式消声器,可用于排气管内和排气管外部,并具有降噪效果好,结构紧凑且便于拆装和清洗的效果,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种复合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该消声器包括一个表面开有穿孔的隔声罩和固定于隔声罩内的穿孔筒芯;所述的隔声罩包括一个筒状结构体,该筒状结构体的前端具有半球形封头,且在隔声罩筒状结构体上的穿孔直径不大于半球形封头上的穿孔直径;所述的穿孔筒芯包括一个筒状结构体,该筒状结构体的前端具有半球形封头,且开设在穿孔筒芯筒壁上的穿孔的直径相同。为了方便实现穿孔筒芯在隔声罩内的固定,同时又为了确保大部分气体能够经由穿孔筒芯的穿孔流进流出,上述穿孔筒芯下端设有直径与隔声罩内直径相同的法兰,并经由该法兰与隔声罩螺栓连接。为了实现穿孔筒芯在隔声罩内的稳定固定,同时又不能阻碍气体流动,上述穿孔筒芯的中部经由中隔板与隔声罩的内壁相连接,且中隔板为四分之三圆盘结构。为了进一步实现穿孔筒芯在隔声罩内的稳定固定,尤其是针对穿孔筒芯较长的情况,同时又为了使气流在隔声罩产生旋流以增加流距而降低流速,从而降低气流在隔声罩内的动能以实现消声的最终目的,在上述中隔板的上下两侧增设与中隔板结构相同的上隔板和下隔板,使上述穿孔筒芯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经由上隔板和下隔板与隔声罩的内壁相连接;因此所述的上隔板和下隔板均为四分之三圆盘结构,且所述的上隔板、中隔板、下隔板交错排列而使其各自四分之一的圆盘缺口彼此不重叠。上述隔声罩上的穿孔按正方形分布,穿孔直径可为O. 4mm-2mm,隔声罩开孔率为不低于4. 8%;上述穿孔筒芯上的穿孔按正方形分布,开孔直径可为O.穿孔筒芯的开孔率为隔声罩开孔率的两倍。所述的隔声罩、穿孔筒芯、上隔板、中隔板、下隔板均可由铝合金材料制成。现有的消声器由于自身结构设计一般使用只能用于管内或管外,无法实现管内外通用,并且长时间使用后,内部过流部件被灰尘堵塞,导致消声器的降噪效果下降,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内外两用且便于拆装和清洗的复合式消声器,其优点是由两层孔板结构组成,通流面积较大,气阻较小;两层孔板结构之间可安装多个隔板,在消声器内组成多个共振腔式,可有效地提高消声量、增大消声频段。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整体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隔板结构示意图。其中,I、隔声罩,2、穿孔筒芯,3、上隔板,4、中隔板,5、下隔板,6、螺栓,7、螺母,8、
螺栓通孔,9、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复合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该消声器包括一个表面开有穿孔的隔声罩I和固定于隔声罩I内的穿孔筒芯2 ;所述的隔声罩I包括一个筒状结构体,该筒状结构体的前端具有半球形封头,且在隔声罩I筒状结构体上的穿孔直径不大于半球形封头上的穿孔直径;所述的穿孔筒芯2包括一个筒状结构体,该筒状结构体的前端具有半球形封头,且开设在穿孔筒芯2筒壁上的穿孔的直径相同。如图1、2所示,为了方便实现穿孔筒芯2在隔声罩I内的固定,同时又为了确保大部分气体能够经由穿孔筒芯2流至隔声罩1,上述穿孔筒芯2下端设有直径与隔声罩I内直径相同的法兰,并经由该法兰与隔声罩I螺栓连接。如图I 3所示,为了实现穿孔筒芯2在隔声罩I内的稳定固定,同时又不能阻碍气体流动,上述穿孔筒芯2的中部经由中隔板4与隔声罩I的内壁相连接,且中隔板4为四分之三圆盘结构。如图I 3所示,为了进一步实现穿孔筒芯2在隔声罩I内的稳定固定,尤其是针对穿孔筒芯2较长的情况,同时又为了使气流在隔声罩I产生旋流以增加流距而降低流速,从而降低气流在隔声罩I内的动能以实现消声的最终目的,在上述中隔板4的上下两侧增设上隔板3和下隔板5,使上述穿孔筒芯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经由上隔板3和下隔板5与隔声罩I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的上隔板3和下隔板5均为四分之三圆盘结构;且所述的上隔板
3、中隔板4、下隔板5交错排列而使其各自四分之一的圆盘缺口彼此不重叠。实施例如图I 3所示,隔声罩I的圆筒壁面上开设四个螺栓通孔8 ;穿孔筒芯2下端的法兰上开设四个螺栓通孔8,而使隔声罩I与穿孔筒芯2经由螺栓6与螺母7连接。隔声罩I和穿孔管芯2上穿孔孔径对消声器的传递损失有较大影响,孔径越小,消声频带越宽,越适用于高频段消声,可通过改变隔声罩I和穿孔管芯5的开孔率和孔洞分布等因素来实现其降噪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隔声罩I和穿孔管芯2上孔洞按正方形分布,开孔直径可为O.隔声罩I开孔率为不低于4. 8%,穿孔管芯2的开孔率为隔声罩I开孔率的两倍;穿孔筒芯2的外径尺寸略小于上隔板3、中隔板4、下隔板5上筒芯固定孔直径;上隔板3、中隔板4、下隔板5的外径略小于隔声罩I内径,且隔声罩I圆筒壁上开设的螺栓通孔8之间的轴向距离应大于上隔板3、中隔板4、下隔板5的高度。组合后的消声器作为管内消声器时,排气管的内径应大于隔声罩I的圆筒外直径,且小于法兰9的外直径;组合后的消声器作为管外消声器时,排气管的内径应小于隔声罩I的圆筒内直 径,排气管的外径不小于法兰9的外直径。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该消声器包括一个表面开有穿孔的隔声罩(I)和固定于隔声罩(I)内的穿孔筒芯(2);所述的隔声罩(I)包括一个筒状结构体,该筒状结构体的前端具有半球形封头,且在隔声罩(I)筒状结构体上的穿孔直径不大于半球形封头上的穿孔直径;所述的穿孔筒芯(2)包括一个筒状结构体,该筒状结构体的前端具有半球形封头,且开设在穿孔筒芯(2)筒壁上的穿孔的直径相同。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穿孔筒芯(2)下端设有直径与隔声罩(I)内直径相同的法兰,并经由该法兰与隔声罩⑴螺栓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穿孔筒芯(2)的中部经由中隔板(4)与隔声罩(I)的内壁相连接,且中隔板(4)为四分之三圆盘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隔板(4)上下两侧的与中隔板(4)结构相同的上隔板(3)和下隔板(5),所述穿孔筒芯(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经由上隔板(3)和下隔板(5)与隔声罩⑴的内壁相连接,且所述的上隔板(3)、中隔板(4)、下隔板(5)交错排列。
5.如权利要求I 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隔声罩(I)上的穿孔按正方形分布,穿孔直径可为O. 4mm-2mm,隔声罩(I)开孔率为不低于4. 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穿孔筒芯(2)上的穿孔按正方形分布,开孔直径可为O. 4_-1_,穿孔筒芯⑵的开孔率为隔声罩⑴开孔率的两倍。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式消声器,包括表面开有穿孔的前端为半球形封头的隔声罩和隔声罩内的穿孔筒芯;隔声罩筒体上穿孔直径不大于半球封头上的穿孔直径;穿孔筒芯上的穿孔的直径相同。穿孔筒芯可经由下端的法兰与隔声罩螺栓连接;穿孔筒芯上中下部分别经由四分之三圆盘结构的上中下隔板与隔声罩的内壁连接,且上中下隔板交错排列;隔声罩和穿孔筒芯的穿孔按正方形分布,穿孔直径可为0.4mm-1mm,隔声罩开孔率不低于4.8%;穿孔筒芯开孔率为隔声罩开孔率的两倍。本实用新型由两层孔板结构组成,通流面积较大,气阻小;两层孔板之间可安装多个隔板,在消声器内组成多个共振腔式,可有效地提高消声量、增大消声频段,可管内外两用且便于拆装和清洗。
文档编号F16L55/033GK202419029SQ20122002345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8日
发明者丁黎, 刘军礼, 刘波, 周忠海, 姚璞玉, 徐娟, 秦明, 赵辉, 郝宗睿 申请人: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