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槽补给系统防堵塞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位槽补给系统防堵塞装置,所述防堵塞装置包括有高位槽,高位槽上设有介质注入口,该高位槽的下底板连通设有补给管,补给管连接于伴热管线;所述补给管在高位槽的下底板之上设有一段向上延伸段;所述补给管的进口设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的高位槽补给系统防堵塞装置,补给管在高位槽的下底板之上设有一段向上延伸段,可使高位槽中杂质沉淀在底面,能够完全避免高位槽中的杂质进入补给管中;同时,补给管的延伸段进口设有过滤网,彻底避免了杂质进入补给管造成堵塞的情况。
【专利说明】高位槽补给系统防堵塞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在输油管线伴热系统中的高位槽补给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高位槽补给系统防堵塞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油田使用的输油管线需要使用管线伴热的方式进行生产,伴热管线中使用导热油或者软化水为介质,运行过程中,因为液体蒸发或者漏失等原因,需要向伴热管线中补给介质。目前加热管线补给介质的方式都是采用高位槽补给系统自动补给,通过压差将高位槽中的介质通过连接管线输入到伴热管线的干线中。
[0003]如图3所示,目前使用的高位槽补给系统主要是由高位槽91及其下部的补给管92构成,所述补给管92采用四分管;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由于高位槽91内的杂质很容易进入补给管92,经常出现补给管92堵塞的情况,导致介质补充不上,造成加热设备爆管事故。
[0004]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高位槽补给系统防堵塞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位槽补给系统防堵塞装置,以解决伴热管线上高位槽经常堵塞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 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位槽补给系统防堵塞装置,所述防堵塞装置包括有高位槽,高位槽上设有介质注入口,该高位槽的下底板连通设有补给管,补给管连接于伴热管线;所述补给管在高位槽的下底板之上设有一段向上延伸段;所述补给管的进口设有过滤网。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向上延伸段由一漏斗构成;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漏斗顶部。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补给管由六分管构成。
[0009]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高位槽补给系统防堵塞装置,补给管在高位槽的下底板之上设有一段向上延伸段,可使高位槽中杂质沉淀在底面,能够完全避免高位槽中的杂质进入补给管中;同时,补给管的延伸段进口设有过滤网,彻底避免了杂质进入补给管造成堵塞的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位槽补给系统防堵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位槽补给系统防堵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
[0013]图3:为现有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位槽补给系统防堵塞装置100,所述防堵塞装置100包括有高位槽1,高位槽I上设有介质注入口 11,该高位槽I的下底板12连通设有补给管2,补给管2连接于伴热管线(图中未示出);所述补给管2在高位槽的下底板12之上设有一段向上延伸段21 ;所述补给管的延伸段21进口设有过滤网3。
[0016]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高位槽补给系统防堵塞装置,补给管在高位槽的下底板之上设有一段向上延伸段,可使高位槽中杂质沉淀在底面,能够完全避免高位槽中的杂质进入补给管中;同时,补给管的延伸段进口设有过滤网,彻底避免了杂质进入补给管造成堵塞的情况。
[0017]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向上延伸段21由一漏斗构成;所述过滤网3设置在漏斗顶部。
[0018]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加补给管2内液体流动的通畅性,将原来的四分补给管更换为六分补给管。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高位槽补给系统防堵塞装置,所述防堵塞装置包括有高位槽,高位槽上设有介质注入口,该高位槽的下底板连通设有补给管,补给管连接于伴热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给管在高位槽的下底板之上设有一段向上延伸段;所述补给管的进口设有过滤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槽补给系统防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上延伸段由一漏斗构成;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漏斗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槽补给系统防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给管由六分管构成。
【文档编号】F16L55/24GK203686470SQ201320780147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日
【发明者】包波, 孙卫东, 王伟, 肖景波, 才潜, 于再江, 刘建平, 孙旭东, 包晓宇, 包晓澎, 乔美桦, 乔荣德, 邵健冲, 石英才, 严飞, 唐明, 夏云棚, 郭小超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