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带轮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81997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主动带轮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极变速器领域,尤其是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的主动带轮轴,它从左至右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第三轴体、环形凸起、第四轴体、第五轴体和第六轴体,该主动带轮轴,用于无极变速器上,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设置,可有效的提高主动带轮轴的牢度,提高主动带轮轴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各个连接处均设有倒角或圆弧过渡,可大大的提高主动带轮轴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主动带轮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极变速器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无极变速器的主动带轮轴。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生产生活中对动力需求越来越多,在动力使用过程中往往涉及到无极变速器方面的需求,目前大多是通过多组轴和齿轮来实现的,在这种使用情况下,需要对轴的要求比较高,而现有的主动输出轴的扭力和应力承受相对较差,造成其使用寿命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的主动带轮轴。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主动带轮轴,它从左至右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第三轴体、环形凸起、第四轴体、第五轴体和第六轴体,第一轴体的直径为30.3mm、长度为34mm,第二轴体的直径为37.5mm、长度为60mm,第三轴体的直径为45.3mm、长度为26mm,所述环形凸起与第三轴体连接的侧面向第四轴体一侧倾斜,且与径向所成夹角为11°,环形凸起的底部长度为26.6mm,顶部的长度为12.1mm,外径为153mm,第四轴体的直径为45.3mm、长度为18mm,第五轴体的直径为32mm、长度为9.5mm,第六轴体的直径为16.3mm、长度为14mm ;在第一轴体的左端设有M30XP1.5的第一螺纹,第一螺纹的有效牙长为IOmm ;在第二轴体的左端间隔均匀的设有六条有效长度为40mm的径向凹槽,径向凹槽的外径为38.3mm,在径向凹槽的右端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宽度为2mm、内径为34.8mm、底部为弧形结构;在环形凸起与第四轴体接触的侧面的外围间隔均匀的设有36个内凹结构,内凹结构的宽度为6.4_、长度为9mm,最内侧的深度为O,最外侧的深度为7mm,在环形凸起靠近第四轴体的侧面上设有宽度为0.5mm的台阶,台阶的直径为56mm ;在第五轴体上设有第二螺纹,在第五轴体与第四轴体连接处设有内径为29mm的退刀槽;在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的中心设有一号深孔,一号深孔的长度为94.5mm,距离开口 10.2mm长的一号深孔的内径为17.5mm,其余内径为13mm,且一号深孔的开口处设有2.27mm深的60°倒角;在第三轴体、环形凸起、第四轴体、第五轴体和第六轴体的中心设有二号深孔,二号深孔的长度为73.5mm,内径为7mm,且二号深孔的开口处设有60°倒角;在第二轴体的右端间隔均勻的设有三个一号径向通孔,一号径向通孔的直径为6mm,一号径向通孔与一号深孔贯通,一号径向通孔的中心与第三轴体的最左侧之间的距离为5.5mm,在环形凸起的最左端间隔均勻的设有三个二号径向通孔,二号径向通孔的直径为3_,二号径向通孔与二号深孔贯通,二号径向通孔由外向内偏向于第四轴体方向倾斜。
[0005]作为优化,所述的第三轴体与环形凸起连接处设有凹陷,所述凹陷与第三轴体的连接面与轴向成15°夹角,凹陷与环形凸起的连接面与径向成15°夹角,凹陷底部为弧形结构,且半径为2mm,凹陷的底部直径为44mm。[0006]作为优化,所述的径向凹槽的底部的弧面半径为0.65mm,深度为3.05mm,且侧壁的弧面半径为2.5mm。
[0007]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主动带轮轴,用于无极变速器上,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设置,可有效的提高主动带轮轴的牢度,提高主动带轮轴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各个连接处均设有倒角或圆弧过渡,可大大的提高主动带轮轴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0010]图3为c-c处的结构剖视图;
[0011]图4为k_k处的结构剖视图;
[0012]图5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4]实施例1:
[0015]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主动带轮轴,它从左至右包括第一轴体1、第二轴体2、第三轴体3、环形凸起4、第四轴体5、第五轴体6和第六轴体7,第一轴体I的直径为30.3mm、长度为34臟,第二轴体2的直径为37.5mm、长度为60mm,第三轴体3的直径为45.3mm、长度为26mm,所述环形凸起4与第三轴体3连接的侧面向第四轴体5 —侧倾斜,且与径向所成夹角为11°,环形凸起4的底部长度为26.6mm,顶部的长度为12.1mm,外径为153mm,第四轴体5的直径为45.3mm、长度为18mm,第五轴体6的直径为32mm、长度为9.5mm,第六轴体7的直径为16.3mm、长度为14mm ;在第一轴体I的左端设有M30XP1.5的第一螺纹8,第一螺纹8的有效牙长为10_ ;在第二轴体2的左端间隔均匀的设有六条有效长度为40mm的径向凹槽9,径向凹槽9的外径为38.3mm,在径向凹槽9的右端设有环形凹槽10,环形凹槽10的宽度为2mm、内径为34.8mm、底部为弧形结构;在环形凸起4与第四轴体5接触的侧面的外围间隔均匀的设有36个内凹结构11,内凹结构11的宽度为6.4_、长度为9mm,最内侧的深度为O,最外侧的深度为7mm,在环形凸起4靠近第四轴体5的侧面上设有宽度为0.5mm的台阶13,台阶13的直径为56mm ;在第五轴体6上设有第二螺纹14,在第五轴体6与第四轴体5连接处设有内径为29mm的退刀槽12 ;在第一轴体I和第二轴体2的中心设有一号深孔15,一号深孔15的长度为94.5mm,距离开口 10.2mm长的一号深孔15的内径为17.5mm,其余内径为13臟,且一号深孔15的开口处设有2.27mm深的60°倒角;在第三轴体3、环形凸起4、第四轴体5、第五轴体6和第六轴体7的中心设有二号深孔17,二号深孔17的长度为73.5mm,内径为7mm,且二号深孔17的开口处设有60°倒角;在第二轴体2的右端间隔均匀的设有三个一号径向通孔16,一号径向通孔16的直径为6mm,一号径向通孔16与一号深孔15贯通,一号径向通孔16的中心与第三轴体3的最左侧之间的距离为5.5mm,在环形凸起4的最左端间隔均匀的设有三个二号径向通孔18,二号径向通孔18的直径为3_,二号径向通孔18与二号深孔17贯通,二号径向通孔18由外向内偏向于第四轴体5方向倾斜;所述的第三轴体3与环形凸起4连接处设有凹陷19,所述凹陷19与第三轴体3的连接面与轴向成15°夹角,凹陷19与环形凸起4的连接面与径向成15°夹角,凹陷19底部为弧形结构,且半径为2mm,凹陷19的底部直径为44mm ;所述的径向凹槽9的底部的弧面半径为0.65mm,深度为3.05mm,且侧壁的弧面半径为2.5mm。
【权利要求】
1.一种主动带轮轴,其特征是:它从左至右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第三轴体、环形凸起、第四轴体、第五轴体和第六轴体,第一轴体的直径为30.3mm、长度为34mm,第二轴体的直径为37.5mm、长度为60mm,第三轴体的直径为45.3mm、长度为26mm,所述环形凸起与第三轴体连接的侧面向第四轴体一侧倾斜,且与径向所成夹角为11°,环形凸起的底部长度为26.6mm,顶部的长度为12.1mm,外径为153mm,第四轴体的直径为45.3mm、长度为18mm,第五轴体的直径为32mm、长度为9.5mm,第六轴体的直径为16.3mm、长度为14mm ;在第一轴体的左端设有M30XP1.5的第一螺纹,第一螺纹的有效牙长为IOmm;在第二轴体的左端间隔均匀的设有六条有效长度为40mm的径向凹槽,径向凹槽的外径为38.3mm,在径向凹槽的右端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宽度为2mm、内径为34.8mm、底部为弧形结构;在环形凸起与第四轴体接触的侧面的外围间隔均匀的设有36个内凹结构,内凹结构的宽度为6.4_、长度为9mm,最内侧的深度为0,最外侧的深度为7mm,在环形凸起靠近第四轴体的侧面上设有宽度为0.5mm的台阶,台阶的直径为56mm ;在第五轴体上设有第二螺纹,在第五轴体与第四轴体连接处设有内径为29mm的退刀槽;在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的中心设有一号深孔,一号深孔的长度为94.5mm,距离开口 10.2mm长的一号深孔的内径为17.5mm,其余内径为13mm,且一号深孔的开口处设有2.27mm深的60°倒角;在第三轴体、环形凸起、第四轴体、第五轴体和第六轴体的中心设有二号深孔,二号深孔的长度为73.5mm,内径为7_,且二号深孔的开口处设有60°倒角;在第二轴体的右端间隔均匀的设有三个一号径向通孔,一号径向通孔的直径为6_,一号径向通孔与一号深孔贯通,一号径向通孔的中心与第三轴体的最左侧之间的距离为5.5mm,在环形凸起的最左端间隔均匀的设有三个二号径向通孔,二号径向通孔的直径为3_,二号径向通孔与二号深孔贯通,二号径向通孔由外向内偏向于第四轴体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带轮轴,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三轴体与环形凸起连接处设有凹陷,所述凹陷与第三轴体的连接面与轴向成15°夹角,凹陷与环形凸起的连接面与径向成15°夹角,凹陷底部为弧形结构,且半径为2mm,凹陷的底部直径为4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主动带轮轴,其特征是:所述的径向凹槽的底部的弧面半径为0.65mm,深度为3.05mm,且侧壁的弧面半径为2.5mm。
【文档编号】F16H55/52GK203548540SQ201320780123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30日
【发明者】何宗宪 申请人:承田汽车配件工业(浙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