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扶正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0259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扶正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扶正装置。其包括:底座、平台、连杆、气泵、双联气缸、对称几何形状的遮挡板、右传感器连接杆、左传感器连接杆和控制电路,连杆底端与底座相固接且其顶端与平台转动连接,气泵安装于底座上,气泵与双联气缸的活塞上腔、下腔相连通,双联气缸与底座转动连接且与平台转动连接,遮挡板与连杆转动连接,右传感器连接杆为两条,两条右传感器连接杆的底端嵌接有光敏传感器,左传感器连接杆与右传感器连接杆的数量及结构均相同,在平台为水平面的状态下光敏传感器位于遮挡板的顶面位置处。它可使平台始终处于水平状态而无论底座安置于何种承载面上,自动调节,无需人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扶正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扶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产业技术的发展,很多测量仪器及一些电子装置如投影机、扫描仪等在使用时都需要放置在一水平面上,而在很多情况下承载这些仪器的承载体的承载面是不平的,且有些仪器因需经常更换地点使用,其承载体承载面的状态是不断变化的,甚至有一些仪器是需要在运动的承载体上工作的,传统使它们水平的方法是通过人工调节,经验判断将它们处于水平状态,但传统方式不准确且费时费力,一但更换承载体,则需要进行重新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扶正装置,它可使平台始终处于水平状态而无论底座安置于何种承载面上,自动调节,无需人工,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自动扶正装置,包括:底座、平台、连杆、气泵、双联气缸、对称几何形状的遮挡板、右传感器连接杆、左传感器连接杆和控制电路,所述平台为一平板,所述连杆底端与底座相固接且其顶端与平台转动连接,所述气泵安装于底座上,所述气泵与双联气缸的活塞上腔、下腔相连通,所述双联气缸的缸筒底部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双联气缸的活塞杆顶端与平台转动连接,所述遮挡板与连杆转动连接,所述遮挡板与连杆的连接点位于遮挡板重心所处的中轴线上,所述右传感器连接杆顶端与平台相固接,所述右传感器连接杆为两条且分置于遮挡板前后两侧,两条右传感器连接杆的底端分别嵌接有光敏传感器的发出端和接收端,所述左传感器连接杆与右传感器连接杆的数量及结构均相同且与右传感器连接杆以遮挡板的中轴线为对称线左右对称,所述光敏传感器的发出端和接收端均朝向遮挡板,在平台为水平面的状态下光敏传感器位于遮挡板的顶面位置处且此时光敏传感器的接收端被遮挡不能接收光信号。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遮挡板为半圆形。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遮挡板的顶面上形成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遮挡凸片。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遮挡凸片为半圆形。
[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可使平台始终处于水平状态而无论底座安置于何种承载面上,自动调节,无需人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2: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遮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1至图3所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下述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和后均是以图1所示的视图为基准定义的,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所请求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的一种自动扶正装置,包括:底座1、平台2、连杆3、气泵4、双联气缸5、对称几何形状的遮挡板6、右传感器连接杆7、左传感器连接杆8和控制电路,所述平台2为一平板,所述连杆3底端与底座I相固接且其顶端与平台2转动连接,所述气泵4安装于底座I上,所述气泵4与双联气缸5的活塞上腔、下腔相连通,所述双联气缸5的缸筒底部与底座I转动连接,所述双联气缸5的活塞杆顶端与平台2转动连接,所述遮挡板6与连杆3转动连接,所述遮挡板6与连杆3的连接点位于遮挡板6重心所处的中轴线上,所述右传感器连接杆7顶端与平台2相固接,所述右传感器连接杆7为两条且分置于遮挡板6前后两侧,两条右传感器连接杆7的底端分别嵌接有光敏传感器9的发出端和接收端,所述左传感器连接杆8与右传感器连接杆7的数量及结构均相同且与右传感器连接杆7以遮挡板6的中轴线为对称线左右对称,所述光敏传感器9的发出端和接收端均朝向遮挡板6,在平台2为水平面的状态下光敏传感器9位于遮挡板6的顶面位置处且此时光敏传感器9的接收端被遮挡不能接收光信号。
[0014]优选的,所述遮挡板6为半圆形。
[0015]优选的,所述遮挡板6的顶面上形成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遮挡凸片10。
[0016]进一步,所述遮挡凸片10为半圆形。
[0017]使用时,可将该将装置的底座I放置于任何面上包括斜面,遮挡板6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无论底座I与水平面呈何角度,遮挡板6的位置始终不变;
[0018]当平台2向左倾斜时左边的光敏传感器9接收端无法接受光信号,右边的光敏传感器9接收端则会接受光信号,此种情况下控制电路控制气泵4动作使双联气缸5的上腔进气,下腔排气,从而使平台2顺时针旋转,当平台2旋转至成一水平面时,左边的光敏传感器9和右边的光敏传感器9的接收端均被遮挡板6遮挡无法接受光信号,此时控制电路控制气泵4停止工作,平台2保持一水平面状态。
[0019]当平台2向右倾斜时右边的光敏传感器9接收端无法接受光信号,左边的光敏传感器9接收端则会接受光信号,此种情况下控制电路控制气泵4动作使双联气缸5的下腔进气,上腔排气,从而使平台2逆时针旋转,当平台2旋转至成一水平面时,左边的光敏传感器9和右边的光敏传感器9的接收端均被遮挡板6遮挡无法接受光信号,此时控制电路控制气泵4停止工作,平台2保持一水平面状态。
[0020]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平台(2)、连杆(3)、气泵(4)、双联气缸(5)、对称几何形状的遮挡板(6)、右传感器连接杆(7)、左传感器连接杆(8)和控制电路,所述平台(2)为一平板,所述连杆(3)底端与底座(I)相固接且其顶端与平台(2)转动连接,所述气泵(4)安装于底座(I)上,所述气泵(4)与双联气缸(5)的活塞上腔、下腔相连通,所述双联气缸(5)的缸筒底部与底座(I)转动连接,所述双联气缸(5)的活塞杆顶端与平台(2 )转动连接,所述遮挡板(6 )与连杆(3 )转动连接,所述遮挡板(6 )与连杆(3 )的连接点位于遮挡板(6)重心所处的中轴线上,所述右传感器连接杆(7)顶端与平台(2)相固接,所述右传感器连接杆(7 )为两条且分置于遮挡板(6 )前后两侧,两条右传感器连接杆(7 )的底端分别嵌接有光敏传感器(9)的发出端和接收端,所述左传感器连接杆(8)与右传感器连接杆(7)的数量及结构均相同且与右传感器连接杆(7)以遮挡板(6)的中轴线为对称线左右对称,所述光敏传感器(9)的发出端和接收端均朝向遮挡板(6),在平台(2)为水平面的状态下光敏传感器(9)位于遮挡板(6)的顶面位置处且此时光敏传感器(9)的接收端被遮挡不能接收光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6)为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6)的顶面上形成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遮挡凸片(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凸片(10)为半圆形。
【文档编号】F16M11/24GK203686508SQ201420084631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6日
【发明者】陈艳萍 申请人:陈艳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