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有油压机械控制阀的汽车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1691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置有油压机械控制阀的汽车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设置有油压机械控制阀的汽车变速箱,克服现有防止倒挡冲击的自动变速器油压控制系统存在占据空间多、结构和控制程序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极为简单、控制原理极为干脆效果优良的汽车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壳体和变速机构,变速箱设有油压控制装置,在油压控制装置的油压输出口和变速机构的油压输入口之间设置有油压机械控制阀,油压机械控制阀包括阀体、阀体中沿纵向有一圆柱孔形状的油路通道,在油路通道中间有一活动球,活动球的直径小于油路通道的直径,在油路通道的输出端有直径小于活动球的直径的通孔,在油路通道的输入端有活动球阻隔机构。本实用新型用于汽车变速箱性能改进,具有倒车时异响基本消除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设置有油压机械控制阀的汽车变速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汽车变速箱性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各类型汽车,在倒车时都会或多或少的发生变速箱齿轮异响的问题,为此有的汽车厂家做了一些努力,旨在减少这种异响,例如中国专利号ZL201110032871.8,名称为“可防止倒挡冲击的自动变速器油压控制系统”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压控制系统,包括主调压阀、副调压阀、手动阀和四个由电磁阀控制的机械阀,主调压阀与副调压阀的进油口接油泵,四个机械阀的控制油口接副调压阀的出油口,第一机械阀、第三机械阀和第四机械阀的进油口接主调压阀的出油口,第二机械阀的进油口接第一机械阀的出油口 ;所述手动阀为六位八通阀,其五个出油口分别接三四挡离合器、倒挡离合器、一二挡离合器、一倒挡制动器和二四挡制动器,三个进油口分别接第二机械阀、第三机械阀和第四机械阀的出油口。该专利应用了包括主调压阀、副调压阀、手动阀和4个由电磁阀控制的机械阀,不但存在成本高、占据空间多,而且结构复杂,尤其是由于控制程序复杂致使动作时间长,反应滞后,使效果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防止倒挡冲击的自动变速器油压控制系统存在的成本高、占据空间多,结构复杂,控制程序复杂致使动作时间长反应滞后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相比极为简单、控制原理极为干脆利落效果优良的有油压机械控制阀的汽车变速箱。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设置有油压机械控制阀的汽车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壳体和变速机构,变速箱设有油压控制装置,在油压控制装置的油压输出口和变速机构的油压输入口之间设置有油压机械控制阀,油压机械控制阀包括阀体、阀体中沿纵向有一圆柱孔形状的油路通道,在油路通道中间有一活动球,活动球的直径小于油路通道的直径,在油路通道的输出端有直径小于活动球的直径的通孔,在油路通道的输入端有活动球阻隔机构。
[0005]变速箱发生异响,原因在于汽车的变速操作使得液压的压力、流向和流量发生突变,由于惯性造成冲击其冲击波回传,形成所谓的“水击现象”,首当其冲的是有着配合间隙的变速齿轮,尤其是倒车时的疙瘩疙瘩异响皆源于此,但是现有技术在设计油路过程中没有把油压突变的因素考虑进去,也就不可能考虑到设置适当的改进措施,以避免油压高低和方向突变使驱动齿轮在倒车时产生异响。本实用新型在油压控制装置的油压输出口和变速机构的油压输入口之间设置有油压机械控制阀,当汽车正常行驶时,液流推开挡在输出端通孔的活动球,油路顺畅并正常工作,当汽车倒车时,反向液流拥推活动球使其堵塞输出端的通孔,也就避免了液流冲击变速齿轮避免产生异响。
[0006]作为优选,所述活动球阻隔机构由至少一根横向插入并固定在油路通道的输入端的挡销构成。
[0007]作为优选,所述活动球阻隔机构由连接在固定在油路通道的输入端的螺管构成,螺管的前端为圆台形结构,圆台形结构的中间有通孔,圆台形结构的侧面有等分的3-6道通槽。
[0008]作为优选,所述圆台形结构的如端有弹黃座,有一回位弹黃的一端顶在弹黃座上,回位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活动球上。
[0009]作为优选,所述回位弹簧为截锥形结构,截锥形结构的小端顶着活动球,截锥形结构的大端顶着所述弹簧座。
[0010]作为优选,所述阀体嵌在所述壳体中。
[0011]作为优选,在油路通道的输入端附近的侧面设有一个孔径为油路通道直径的1/20?1/50的旁路通孔,旁路通孔连接所述油压输出口和油压输入口。旁路通孔使微量液流直接流向变速齿轮以利于润滑。
[0012]作为优选,所述阀体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1、结构极为简单;
[0015]2、控制过程极为简单,自动且反应迅速;
[0016]3、效果优良,汽车变速尤其是倒车时的异响基本消除;
[0017]4、改造容易,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一种油压机械控制阀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另一种油压机械控制阀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又一种油压机械控制阀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壳体I ;油压输出口 2;油压输入口 3 ;油压机械控制阀4 ;阀体5 ;油路通道51 ;通孔52 ;旁路通孔53 ;活动球6 ;挡销7 ;螺管8 ;圆台形结构81 ;通孔82 ;通槽83 ;弹簧座84 ;回似弹黃9 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4]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设置有油压机械控制阀的汽车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壳体I和变速机构,变速箱设有油压控制装置,在油压控制装置的油压输出口 2和变速机构的油压输入口 3之间设置有油压机械控制阀4,油压机械控制阀4包括阀体5、阀体5中沿纵向有一圆柱孔形状的油路通道51,在油路通道51中间有一活动球6,活动球6的直径小于油路通道51的直径,在油路通道51的输出端有直径小于活动球6的直径的通孔52,在油路通道51的输入端有活动球阻隔机构,所述活动球阻隔机构由至少一根横向插入并固定在油路通道51的输入端的挡销7构成,挡销7的两端有挡圈。阀体5嵌在壳体I中,通孔52与壳体I的油压输入口 3衔接配合,油路通道51与油压控制装置的油压输出口 2衔接配合,阀体5与壳体I通过压配连接固定。
[0025]在油压控制装置的油压输出口 2和变速机构的油压输入口 3之间设置有油压机械控制阀4,当汽车正常行驶时,液流推开挡在输出端通孔52的活动球6,油路顺畅并正常工作,当汽车倒车时,反向液流拥推活动球6使其堵塞输出端的通孔52,也就避免了液流冲击变速齿轮避免产生异响。
[0026]在油路通道的输入端附近的侧面设有一个孔径为油路通道直径的1/20?1/50的旁路通孔53,例如某款汽车的旁路通孔的直径为5_,旁路通孔连接所述油压输出口和油压输入口。
[0027]实施例2,活动球阻隔机构由连接在固定在油路通道的输入端的螺管8构成,螺管8的前端为圆台形结构81,圆台形结构81的中间有通孔82,圆台形结构的侧面有等分的4道通槽83。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如图3所示。
[0028]实施例3:所述圆台形结构的如端有弹黃座84,有一回位弹黃9的一端顶在弹黃座84上,回位弹簧9的另一端顶在活动球6上。回位弹簧9为圆柱形结构或截锥形结构;截锥形结构的小端顶着活动球6,截锥形结构的大端顶着所述弹簧座84。其余结构同实施例2,如图4所示。
[0029]实施例4:所述阀体和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其余结构同实施例2。
[0030]本实用新型用于汽车变速箱性能改进,具有汽车变速尤其是倒车时的异响基本消除、控制过程简单迅速、成本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果对上述
【发明内容】
作简单的修改或替换,这样的改变不能认为是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有这样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设置有油压机械控制阀的汽车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壳体和变速机构,其特征是,变速箱设有油压控制装置,在油压控制装置的油压输出口和变速机构的油压输入口之间设置有油压机械控制阀,油压机械控制阀包括阀体、阀体中沿纵向有一圆柱孔形状的油路通道,在油路通道中间有一活动球,活动球的直径小于油路通道的直径,在油路通道的输出端有直径小于活动球的直径的通孔,在油路通道的输入端有活动球阻隔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油压机械控制阀的汽车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活动球阻隔机构由至少一根横向插入并固定在油路通道的输入端的挡销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油压机械控制阀的汽车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活动球阻隔机构由连接在固定在油路通道的输入端的螺管构成,螺管的前端为圆台形结构,圆台形结构的中间有通孔,圆台形结构的侧面有等分的3-6道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设置有油压机械控制阀的汽车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圆台形结构的前端有弹簧座,有一回位弹簧的一端顶在弹簧座上,回位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活动球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设置有油压机械控制阀的汽车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回位弹簧为截锥形结构,截锥形结构的小端顶着活动球,截锥形结构的大端顶着所述弹簧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油压机械控制阀的汽车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阀体嵌在所述壳体中。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设置有油压机械控制阀的汽车变速箱,其特征是,在油路通道的输入端附近的侧面设有一个孔径为油路通道直径的1/20?1/50的旁路通孔,旁路通孔连接所述油压输出口和油压输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设置有油压机械控制阀的汽车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阀体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文档编号】F16H61/06GK204099573SQ201420418798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周思德, 余才光, 于海生, 马智涛, 张彤, 王瑞平 申请人: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 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 山东吉利变速器有限公司, 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 湖南吉盛国际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