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片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514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联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膜片联轴器。



背景技术:

联轴器是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机器运转时两轴不能分离,只有机器泊车并将联接拆开后,两轴才能分离。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有些联轴器还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联轴器由两半部分组成,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联接。一般动力机大都借助于联轴器与工作机相联接。一般动力机大都借助于联轴器与工作机相联接,是机械产品轴系传动最常用的连接部件。

20世纪后期国内外联轴器产品发展很快,在产品设计时如何从品种甚多、性能各异的各种联轴器中选用能满足机器要求的联轴器,对多数设计人员来讲,始终是一个困扰的问题。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一种采用连接体与联轴器完全分离式的联轴器,该联轴器安装不够方便,且加工比较复杂,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挠性膜片联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膜片联轴器,包括联轴器本体和连接体,所述联轴器本体与连接体之间设置有一径向缝,所述连接体上自轴孔中心向外设有第一轴向缝与第二轴向缝,所述第一轴向缝与第二轴向缝在一条直线上,所述连接体与所述联轴器本体的轴向端面上呈十字状均匀设置有四个膜片固定螺栓孔,其中两个膜片固定螺栓孔位于所述第一轴向缝、第二轴向缝的中心线上,所述第一轴向缝通向所述连接体的外圆面并与所述径向缝相通,所述第二轴向缝的外侧端截止于对应的膜片固定螺栓孔处,且所述第二轴向缝与所述径向缝不连通,所述联轴器本体与连接体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二轴向缝,所述联轴器本体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二轴向缝,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尺寸和位置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尺寸和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一螺纹孔为沉孔。

所述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为的数量为两个。

本发明膜片联轴器,采用半分离式的结构,采用螺栓连接,增大了膜片联轴器的扭矩范围,装拆方便,尤其适用于加长联轴器,对于轴径的公差要求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膜片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1,一种膜片联轴器,包括联轴器本体1和连接体2,所述联轴器本体与连接体之间设置有一径向缝6,所述连接体上自轴孔3中心向外设有第一轴向缝7与第二轴向缝5,所述第一轴向缝与第二轴向缝在一条直线上,所述连接体与所述联轴器本体的轴向端面上呈十字状均匀设置有四个膜片固定螺栓孔8,其中两个膜片固定螺栓孔位于所述第一轴向缝、第二轴向缝的中心线上,所述第一轴向缝7通向所述连接体2的外圆面并与所述径向缝6相通,所述第二轴向缝5的外侧端截止于对应的膜片固定螺栓孔处,且所述第二轴向缝5与所述径向缝6不连通,即是说,所述第二轴向缝5仅开设在所述连接体2内,该第二轴向缝5不与所述径向缝6于底部相通,所述联轴器本体与连接体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所述连接体2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5,所述第一螺纹孔的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二轴向缝,所述联轴器本体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9,所述第二螺纹孔的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二轴向缝,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尺寸和位置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尺寸和位置相对应。

其中,具体实现上,所述第一螺纹孔为沉孔。

其中,具体实现上,所述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为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轴对称相对设置在两侧。

本发明膜片联轴器,采用连接体与联轴器本体的半分离式的结构,而非全分离式结构,并采用螺栓连接,不但有效地增大了膜片联轴器的扭矩范围,而且装拆更为方便,尤其适用于加长联轴器,对于轴径的公差要求较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片联轴器,包括联轴器本体和连接体,所述联轴器本体与连接体之间设置有一径向缝,所述连接体上自轴孔中心向外设有第一轴向缝与第二轴向缝,所述第一轴向缝与第二轴向缝在一条直线上,所述连接体与所述联轴器本体的轴向端面上呈十字状,所述连接体与所述联轴器本体的轴向端面上均设置有四个膜片固定螺栓孔其中两个膜片固定螺栓孔位于所述第一轴向缝、第二轴向缝的中心线上,所述第一轴向缝通向所述连接体的外圆面并与所述径向缝相通,所述第二轴向缝的外侧端截止于对应的膜片固定螺栓孔处,且所述第二轴向缝与所述径向缝不连通。本发明膜片联轴器采用半分离式结构和螺栓连接结构,有效的增大了膜片联轴器的扭矩范围,装拆方便,较适用于加长联轴器。

技术研发人员:伊立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伊伊仿真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6.30
技术公布日:2018.0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