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433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涉及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本发明还提供应用该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的装置。



背景技术:

负荷变化快的运动系统,例如车辆、坦克等因需要满足高负荷需求,往往需要按照最高符合要求配置发动机,这样在绝大多数时间内均处于大马拉小车的状态,这不仅仅占据大量有效空间、增加大量重量,也造成严重的效率低下和能源浪费,与此同时,如果能够利用这类系统的刹车能量可以使效率得到提高。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型的能量调整系统及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包括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和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的流体出口与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的流体入口连通。

本发明的一种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包括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和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的流体入口连通。

本发明的一种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包括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和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的流体出口与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的流体入口连通,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的流体入口连通。

进一步可选择地,连通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的流体出口与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的流体入口的环路通道设为非刚性环路通道。

进一步可选择地,连通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的流体入口的环路通道设为非刚性环路通道。

进一步可选择地,连通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与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的两个环路通道均设为非刚性环路通道。

进一步可选择地,所述非刚性环路通道设为包括气体蓄能单元的环路通道、设为包括弹性蓄能单元的环路通道或设为包括限压阀的环路通道。

进一步可选择地,所述限压阀设为双通道双向限压阀。更进一步可选择地,所述双通道双向限压阀包括至少两个限压阀,至少一个所述限压阀的流动方向与另一个所述限压阀的流动方向相反且并联设置。

进一步可选择地,所述限压阀设为单通道双向限压阀。更进一步可选择地,两个所述环路通道设为环路通道A和环路通道B,所述单通道双向限压阀包括喉口体和与其相配合的喉塞体,所述喉口体与所述环路通道A和所述环路通道B分别连通,所述喉塞体设置在所述喉口体内并与所述喉口体相配合,所述喉塞体受弹性体A和弹性体B作用;当所述环路通道A内的流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所述喉塞体将所述喉口体开启,当所述环路通道B内的流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所述喉塞体将所述喉口体开启。

进一步可选择地,所述限压阀设为安全阀或设为受控阀。

进一步可选择地,所述非刚性环路通道包括射流泵,两个所述环路通道分别定义为环路通道A和环路通道B;所述射流泵设置在一个所述环路通道上,所述射流泵的动力流体入口与另一个所述环路通道连通,或在两个所述环路通道上设置射流泵,设置在所述环路通道A上的所述射流泵的动力流体入口与所述环路通道B连通,设置在所述环路通道B上的所述射流泵的动力流体入口与所述环路通道A连通。更进一步可选择地,在所述射流泵动力流体通道上设流量控制装置。再进一步可选择地,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设为控制阀或设为限压阀。

进一步可选择地,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设为变量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和/或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设为变量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

进一步可选择地,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与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之间的连通通道内设置冷却介质通道。

进一步可选择地,所述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还包括工作介质储罐,所述工作介质储罐与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和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的流体回路连通。更进一步可选择地,所述工作介质储罐经单向阀和限压阀与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和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的流体回路连通,所述单向阀和所述限压阀并联设置;或所述工作介质储罐经并联设置的单向阀和限压阀与一个环路通道连通,所述工作介质储罐经并联设置的单向阀和限压阀与另一个环路通道连通。

进一步可选择地,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和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一体化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应用所述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的装置,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与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传动设置或离合传动设置,和/或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与独立飞轮传动设置或离合传动设置。

本发明的应用所述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的装置,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经变速机构与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传动设置或离合传动设置,和/或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经变速机构与独立飞轮传动设置或离合传动设置。

本发明的应用所述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的装置,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与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传动设置或离合传动设置,和/或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与独立飞轮传动设置或离合传动设置。

本发明的应用所述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的装置,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经变速机构与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传动设置或离合传动设置,和/或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经变速机构与独立飞轮传动设置或离合传动设置。

进一步可选择地,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设为变量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和/或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设为变量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更进一步可选择地,所述变量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和/或所述变量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受控制机构控制,所述装置按正反馈变比模式工作或按负反馈变比模式工作。

进一步可选择地,所述独立飞轮受电磁装置驱动。

本发明中,可选择性地选择电动机与所述独立飞轮传动设置。

本发明中,可选择性地选择发电机与所述独立飞轮传动设置。

本发明中,设置所述射流泵的目的是使一个所述环路通道向另一个所述环路通道泄压时,利用压力能减少系统损失,提高效率,所述射流泵的射流指向应为对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的流体入口增压或对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的流体入口增压。

本发明中,所谓的“弹性体A和弹性体B”可选择性地选择一体化设置。本发明中,所谓的“非刚性环路通道”是指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流体通道结构,例如,具有蓄能功能或具有限压功能的通道,这种通道的设置是为了缓解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和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之间能量往复传递时形成的冲击,进而增加系统的可操作性和使用寿命,并为系统控制提供了缓冲作用。

本发明中,所谓的“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是指一切容积型马达或容积泵,例如,柱塞马达、叶片马达和齿轮马达等。

本发明中,所谓的“变量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是指一切排量可调的速容型马达或速容型泵,例如,变量柱塞马达、变量叶片马达和变量齿轮马达等。

本发明中,所谓的“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是指一切速度型马达或速度型泵,例如,叶轮马达等。

本发明中,所谓的“变量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是指一切排量可调的速度型马达或速度型泵,例如,变量叶轮马达等。

本发明中,所谓的“独立飞轮”是指与发动机非固连设置的飞轮。

本发明中,所谓的“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是指与负荷变化的传动系统连接的传动部件,所述变负荷传动结构体包括变负荷传动连接件。

本发明中,所谓的“正反馈变比模式”是指变比单元的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下降时,另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上升和/或变比单元的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上升时,另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下降的工作的模式。

本发明中,所谓的“负反馈变比模式”是指变比单元的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下降时,另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和/或变比单元的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上升时,另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以更快的速度上升的工作的模式。

本发明中,所谓的射流泵是指通过动力流体引射非动力流体,两流体相互作用从一个出口排出的装置,所谓的射流泵可以是气体射流泵,也可以是液体射流泵;所谓的射流泵可以是传统射流泵,也可以是非传统射流泵。

所谓的传统射流泵是指由两个套装设置的管构成的,向内管提供高压动力流体,内管高压动力流体在外管内喷射,在内管高压动力流体喷射和外管的共同作用下使内外管之间的其他流体沿内管高压动力流体的喷射方向产生运动的装置;所谓射流泵的外管可以有缩扩区,外管可以设为文丘里管,内管喷嘴可以设为拉瓦尔喷管,所谓的缩扩区是指外管内截面面积发生变化的区域;所述射流泵至少有三个接口或称通道,即动力流体入口、被引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

所谓的非传统射流泵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套装设置或相互并列设置的管构成的,其中至少一个管与动力流体源连通,并且动力流体源中的动力流体的流动能够引起其他管中的流体产生定向流动的装置;所谓射流泵的管可以有缩扩区,可以设为文丘里管,管的喷管可以设为拉瓦尔喷管,所谓的缩扩区是指管内截面面积发生变化的区域;所述射流泵至少有三个接口或称通道,即动力流体入口、被引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谓的被引射流体入口是指所述射流泵外管的入口,所谓的流体出口是指所述射流泵外管的出口;所述射流泵可以包括多个动力流体入口,在包括多个动力流体入口的结构中,所述动力流体入口可以布置在所述被引射流体入口的管道中心区,也可以布置在所述被引射流体入口的管道壁附近,所述动力流体入口也可以是环绕所述被引射流体入口管道壁的环形喷管。

本发明中,所述射流泵包括多级射流泵,多股射流泵和脉冲射流泵等。

本发明中,应根据热能和动力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所述的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及其装置具有占据空间小、重量轻、节能高效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图11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5及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

图15、图16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1及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2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3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4的结构示意图;

图20、图21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5及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2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3气体蓄能单元的环路通道、4弹性蓄能单元的环路通道、5限压阀的环路通道、6环路通道A、7环路通道B、8射流泵、9冷却介质通道、10工作介质储罐、11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2独立飞轮、13变速机构、14电磁装置、15流量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包括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和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的流体出口与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的流体入口连通。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包括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和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的流体入口连通。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的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包括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和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的流体出口与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的流体入口连通,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的流体入口连通。

实施例4

一种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连通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的流体出口与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的流体入口的环路通道设为非刚性环路通道。

实施例5

一种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连通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的流体入口的环路通道设为非刚性环路通道。

实施例6

一种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连通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与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的两个环路通道均设为非刚性环路通道。

实施例7

如图4所示的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使所述非刚性环路通道设为包括气体蓄能单元的环路通道3。

实施例8

如图5所示的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非刚性环路通道设为包括弹性蓄能单元的环路通道4。

实施例9

如图6所示的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非刚性环路通道设为包括限压阀的环路通道5。

实施例10

一种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在实施例9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限压阀设为双通道双向限压阀。

实施例11

如图7所示的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在实施例10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双通道双向限压阀包括至少两个限压阀,至少一个所述限压阀的流动方向与另一个所述限压阀的流动方向相反且并联设置。

实施例12

一种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在实施例9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限压阀设为单通道双向限压阀。

实施例13

如图8所示的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进一步使两个所述环路通道设为环路通道A6和环路通道B7,所述单通道双向限压阀包括喉口体和与其相配合的喉塞体,所述喉口体与所述环路通道A6和所述环路通道B7分别连通,所述喉塞体设置在所述喉口体内并与所述喉口体相配合,所述喉塞体受弹性体A和弹性体B作用;当所述环路通道A6内的流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所述喉塞体将所述喉口体开启,当所述环路通道B7内的流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所述喉塞体将所述喉口体开启。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可以参照实施例7至13设置实施例5、实施例6中的非刚性环路通道。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中所有设置限压阀的实施方式中,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限压阀设为安全阀或设为受控阀。

实施例14

如图9所示的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其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非刚性环路通道包括射流泵8,两个所述环路通道分别定义为环路通道A6和环路通道B7;所述射流泵8设置在一个所述环路通道上,所述射流泵8的动力流体入口与另一个所述环路通道连通,或在两个所述环路通道上设置射流泵8,设置在所述环路通道A6上的所述射流泵8的动力流体入口与所述环路通道B7连通,设置在所述环路通道B7上的所述射流泵8的动力流体入口与所述环路通道A6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所有以实施例6为基础的实施例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中,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非刚性环路通道包括射流泵8,两个所述环路通道分别定义为环路通道A6和环路通道B7;所述射流泵8设置在一个所述环路通道上,所述射流泵8的动力流体入口与另一个所述环路通道连通,或在两个所述环路通道上设置射流泵8,设置在所述环路通道A6上的所述射流泵8的动力流体入口与所述环路通道B7连通,设置在所述环路通道B7上的所述射流泵8的动力流体入口与所述环路通道A6连通。

实施例15

如图10、图11所示的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所述射流泵8动力流体通道上设流量控制装置15。

实施例16

一种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5设为控制阀或设为限压阀。

实施例17

一种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设为变量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和/或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设为变量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至实施例16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使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设为变量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和/或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设为变量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

实施例18

如图12所示的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与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之间的连通通道内设置冷却介质通道9。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至实施例17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在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与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之间的连通通道内设置冷却介质通道9。

实施例19

如图13所示的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还包括工作介质储罐10,所述工作介质储罐10与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和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的流体回路连通。

实施例20

如图14所示的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在实施例19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工作介质储罐10经单向阀和限压阀与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和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的流体回路连通,所述单向阀和所述限压阀并联设置。

实施例21

如图15所示的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在实施例19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工作介质储罐10经并联设置的单向阀和限压阀与一个环路通道连通,所述工作介质储罐10经并联设置的单向阀和限压阀与另一个环路通道连通。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单向阀和/或所述限压阀可以不设。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至实施例18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参照实施例19至21进一步设置工作介质储罐10及其关联结构。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的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本发明所有实施方式中均可选择性地使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和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一体化设置。

实施例22

应用如实施例1所述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的装置(如图17所示的装置),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与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1传动设置或离合传动设置,和/或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与独立飞轮12传动设置或离合传动设置。

实施例23

应用如实施例1项所述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的装置(如图18所示的装置),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经变速机构13与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1传动设置或离合传动设置,和/或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经变速机构13与独立飞轮12传动设置或离合传动设置。

实施例24

应用实施例1中所述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的装置(如图19所示的装置),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与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1传动设置或离合传动设置,和/或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与独立飞轮12传动设置或离合传动设置。

实施例25

应用实施例1中所述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的装置(如图20所示的装置),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经变速机构13与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1传动设置或离合传动设置,和/或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经变速机构13与独立飞轮12传动设置或离合传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实施例2至实施例21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均可替代实施例22至25中所述速容型能量调整系统。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实施例22至实施例25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1设为变量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和/或所述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2设为变量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并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变量容积型液压流体机构和/或所述变量速度型液压流体机构受控制机构控制,所述装置按正反馈变比模式工作或按负反馈变比模式工作。还可选择性地使所述独立飞轮12受电磁装置14驱动(如图21所示的装置)。

本发明中的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非刚性通道的几种具体形式,并在将所述非刚性通道设为包括限压阀的通道的实施方式中,给出了限压阀的几种具体形式,但是本发明中的非刚性通道还可以包括其它任何可以实现蓄能或限压功能的结构,不影响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同时,本发明中的限压阀,包括单通道双向限压阀和双通道双向限压阀,均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任何结构形式。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