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门板卡扣及汽车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4959阅读:1073来源:国知局
汽车门板卡扣及汽车门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门板卡扣及汽车门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来固定汽车装饰板的塑料卡扣,通常使用一种圆头塑料卡扣,通过一圆形塑料片卡住汽车装饰板,卡扣的另一端卡进车体的钣金孔内,在安装时,工人需用力将装饰板拍进车体内,由于圆形塑料卡片和装饰板上的连接处壁板较薄,经常发生变形、折断,使整个装饰板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门板卡扣,其降低了汽车门板卡扣发生变形、折断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汽车门板卡扣,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于靠近所述第二卡扣的一侧固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二卡扣于靠近所述第一卡扣的一侧固设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之间固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夹紧的作用,第一凸部的设置用于增强第一卡扣的结构强度,第二凸部的设置用于增强第二卡扣的结构强度;第一凸部、第二凸部和连接部之间的相互配合,一方面,克服了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和汽车门板连接处较薄的弊端,另一方面,增强了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结构强度,因此,降低了汽车门板卡扣发生变形、折断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凸部的截面呈直角梯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部的长底和第一卡扣固定连接、短底和连接部连接;第一凸部的设置,一方面能够用于增强第一卡扣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用于实现第一卡扣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凸部的截面呈直角梯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凸部的长底和第二卡扣固定连接、短底和连接部连接;第二凸部的设置,一方面能够用于增强第二卡扣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用于实现第二卡扣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扣的上部于远离所述第二卡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让位部,所述第二卡扣的上部于远离所述第一卡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让位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汽车门板卡扣在夹紧时,第一让位部和第二让位部能够分别为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变形让出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扣的上部于远离所述第二卡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持加强部,所述第二卡扣的上部于远离所述第一卡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持加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第一夹持加强部的设置增强第一卡扣的结构强度,第二夹持加强部的设置增强第二卡扣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第一夹持加强部和第二夹持加强部的相互配合能够增强汽车门板卡扣的夹紧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加强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槽的设置能够增强连接部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强汽车门板卡扣的结构强度,进而降低了汽车门板卡扣发生变形、折断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槽沿所述第一卡扣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强连接部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增强汽车门板卡扣的结构强度,进一步降低了汽车门板卡扣发生变形、折断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槽的截面呈等腰梯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强连接部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增强汽车门板卡扣的结构强度,进一步降低了汽车门板卡扣发生变形、折断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门板,其降低了汽车门板报废的几率。

一种汽车门板,包括门板本体,还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门板卡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汽车门板卡扣能够避免了汽车门板卡扣发生变形、折断的风险,因此该汽车门板应用该汽车门板卡扣后,能够降低了汽车门板报废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第一凸部、第二凸部以及连接部分别和所述门板本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汽车门板卡扣和汽车门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凸部、第二凸部和连接部之间的相互配合,一方面,克服了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和汽车门板连接处较薄的弊端,另一方面,增强了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结构强度,因此,降低了汽车门板卡扣发生变形、折断的风险;汽车门板应用该汽车门板卡扣后,能够降低了汽车门板报废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第一卡扣;11、第一凸部;12、第一让位部;13、第一夹持加强部;2、第二卡扣;21、第二凸部;22、第二让位部;23、第二夹持加强部;3、连接部;31、加强槽;4、门板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汽车门板卡扣,参照图1所示,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卡扣1和第二卡扣2。

第一卡扣1于靠近第二卡扣2的一侧固设有第一凸部11,第一卡扣1的上部于远离第二卡扣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让位部12,第一卡扣1的上部于远离第二卡扣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持加强部13。

第二卡扣2于靠近第一卡扣1的一侧固设有第二凸部21,第二卡扣2的上部于远离第一卡扣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让位部22,第二卡扣2的上部于远离第一卡扣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持加强部23。

第一凸部11和第二凸部21的截面均呈直角梯形设置,且第一凸部11和第二凸部21呈对称设置。第一凸部11和第二凸部21之间固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部3,第一凸部11的长底和第一卡扣1固定连接、短底和连接部3固定连接,第二凸部21的长底和第二卡扣2固定连接、短底和连接部3固定连接。第一凸部11、第二凸部21和连接部3之间的相互配合,一方面,克服了第一卡扣1、第二卡扣2和汽车门板连接处较薄的弊端,另一方面,增强了第一卡扣1和第二卡扣2的结构强度,因此,降低了汽车门板卡扣发生变形、折断的风险。

连接部3设置有加强槽31,该加强槽31的截面呈等腰梯形设置,且加强槽31沿第一卡扣1长度方向设置,加强槽31的设置能够增强连接部3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强汽车门板卡扣的结构强度,进而降低了汽车门板卡扣发生变形、折断的风险。

实施例二:汽车门板卡扣,参照图2所示,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加强槽31垂直于第一卡扣1长度方向设置。

实施例三:汽车门板,参照图3和图4所示,包括门板本体4,具有实施例一中的汽车门板卡扣,其中第一卡扣1、第二卡扣2、第一凸部11、第二凸部21以及连接部3分别和门板本体4固定连接,即一体成型设置。

实施例四:汽车门板,参照图5和图6所示,包括门板本体4,具有实施例二中的汽车门板卡扣,其中第一卡扣1、第二卡扣2、第一凸部11、第二凸部21以及连接部3分别和门板本体4固定连接,即一体成型设置。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