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螺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2697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螺母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化螺母。



背景技术:

申请公布号为:CN105750431A、名称为:带有铆接螺母的金属容器的加工工艺的发明刊申请,采用以下步骤,(1)预先对金属容器表面冲压形成带有通孔的凹槽;(2)在铆接螺母的帽头和铆接管之间套上垫圈;(3)将铆接管底端对准凹槽的通孔插入,将整个铆接螺母塞入凹槽中,使得铆接螺母的铆接管与凹槽的通孔过盈配合,所述垫圈密封铆接螺母帽头与凹槽之间的缝隙,同时,使得铆接螺母的铆接管底端的外壁与凹槽通孔处四周的容器壁相互紧贴;(4)将铆接螺母的铆接管底端和金属容器上冲压形成的凹槽通孔外边缘一起冲压翻卷包边。它适用于各种金属容器的加工,克服了焊接工艺破坏金属组织结构的缺点,尤其适用于热水器的内胆和端盖,使得容器该接口部位使用寿命长,耐腐蚀。

申请公布号为:CN101871481A、名称为:活动连接的一体化防松紧固螺母与垫圈的发明刊申请,由螺母(1)与垫圈(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其顶面为有中空螺口的平面正六角形,其六个侧面为具有同等形状大小、在竖直面内转动90°呈直角梯形的侧壁面(1-1),其底面(4)有伸出中空下螺口的一段薄壁直圆柱(3)、该直圆柱(3)腔体上的内螺纹与螺母(1)腔体上的内螺纹(5)连接匹配,该薄壁直圆柱(3)外侧的螺母底面(4)为具有六个同等形状大小、沿同一个水平回转方向在各竖直面内向下倾斜的各楔面所组成的六个楔齿形凹凸面;所述垫圈(2)底部为圆环片(7),该圆环片(7)的背面其中心通孔(9)的直径大于螺母底面直圆柱(3)的外径,在该圆环片(7)的背面上呈中心对称的设置有数条脊顶凸起的尖条(8);而在该圆环片(7)的顶面上具有与其形成一体的中心为通孔(9)的正六角形棱柱,该六角形棱柱的中心通孔即垫圈顶面楔齿形凸凹面的中心通孔(9),其直径(10)略大于螺母底面直圆柱(3)的外径(11),且该六角形棱柱的顶面形状与螺母底面(4)上六个同向倾斜的楔面相适配,即该六角形棱柱的顶面,是与螺母底面(4)相适配的、由六个楔面所构成的楔齿形凸凹面;所述螺母(1)与垫圈(2)一体化活动连接,是指:螺母底面(4)上的薄壁直圆柱(3)套插在垫圈(2)的中心通孔(9)内,通过垫圈中心孔(9)上细下粗的斜内壁与螺母底面直圆柱(3)扩展的下端口相配合,实现螺母与垫圈的一体化活动连。优点是在高温、高压、高频、强振动冲击环境下,能长期有效防止连接件松脱,用普通工具就可更换损坏的组件。

申请公布号为:CN105736549A、名称为:金属铆接螺母及其加工工艺的发明刊申请,包括帽头和铆接管,所述帽头位于铆接管顶端,铆接管包括铆接管上层和铆接管下层,铆接管上层的内壁刻有内螺纹,铆接管下层的管壁厚度小于铆接管上层的管壁的厚度,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属管裁成定长;(2)选择金属管的一端扩孔;(3)将扩孔部分冲压成平面,制成帽头;(4)在金属管靠近冲压平面那一端的内壁上加工出内螺纹;(5)对金属管远离冲压面的那一端进行内壁修整,将该端部管壁削薄,制成铆接管下层。它适用于各种金属容器的加工,克服了焊接工艺破坏金属晶间组织结构的缺点,尤其适用于热水器的内胆和端盖,使得容器该接口部位使用寿命长,耐腐蚀。

授权公告号:CN202149122U、名称为:一种螺母垫圈组合件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包括螺母(1)和垫圈(2);螺母(1)的一侧设有垫圈(2),螺母(1)与垫圈(2)为一体化结构。它采用带法兰边的六角螺母,垫圈采用带翻边的垫圈,垫圈的翻边包裹着螺母的法兰边,垫圈与螺母之间可相对转动,旋转螺母时,垫圈可不动,不会把连接处的基体划伤。

上述文献的螺母垫圈存在以下缺陷:螺母和垫圈牢固连接、不易分开;安装时,由于螺母垫圈体积较小,垫圈易脱落,影响施工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揭示一种一体化螺母,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体化螺母,它是由平垫圈、螺母本体组成的,其特征在于:螺母本体的下表面与平垫圈的上表面通过焊接点结合为一体。

一体化螺母,它具有平垫圈、螺母本体,其特征在于:平垫圈的上表面与螺母本体的下表面之间具有弹簧垫圈,螺母本体的下表面与弹簧垫圈的上表面通过焊接点结合为一体,弹簧垫圈的下表面与平垫圈的上表面通过焊接点结合为一体。

一体化螺母,它具有平垫圈、螺母本体,其特征在于:平垫圈上具有对称地设置且凸出平垫圈上表面的两个连接部件,连接部件与平垫圈的上表面通过焊接点结合为一体,连接部件为圆台柱形且截面积较小的底面与平垫圈的上表面焊接,自螺母本体的螺母侧柱体的下表面向螺母侧柱体的上表面方向具有对称分布且第一卡合槽及第二卡合槽,第一卡合槽与第二卡合槽具有相同的形状;第一卡合槽为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的结构,第一卡合槽的较大端能容纳连接部件,第一卡合槽的较小端不能容纳连接部件,第一卡合槽从较大端到较小端是平滑过渡的;沿螺母侧柱体的圆周方向,第一卡合槽的较小端与第二卡合槽的较大端相邻。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螺母和垫圈连接牢固、且易分开的;安装速度更快;更易制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1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放大的侧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2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放大的侧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3的立体结构解剖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平垫圈放大的主视图。

图7为图5中的螺母放大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所在技术领域人员能更清楚地理解与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平垫圈、2—螺母本体、3—焊接点、4—弹簧垫圈、11—连接部件、21—螺母侧柱体、211—第一卡合槽、212—第二卡合槽。

实施实例1

请见图1和图2,一体化螺母,它是由平垫圈1、螺母本体2组成的,其特征在于:螺母本体2的下表面与平垫圈1的上表面通过焊接点3结合为一体。

实施实例2

请见图3和图4,一体化螺母,它具有平垫圈1、螺母本体2,其特征在于:平垫圈1的上表面与螺母本体2的下表面之间具有弹簧垫圈4,螺母本体2的下表面与弹簧垫圈4的上表面通过焊接点3结合为一体,弹簧垫圈4的下表面与平垫圈1的上表面通过焊接点3结合为一体。

实施实例3

请见图5和图6和图7,一体化螺母,它具有平垫圈1、螺母本体2,其特征在于:平垫圈1上具有对称地设置且凸出平垫圈1上表面的两个连接部件11,连接部件11与平垫圈1的上表面通过焊接点3结合为一体,连接部件为圆台柱形且截面积较小的底面与平垫圈1的上表面焊接,自螺母本体2的螺母侧柱体21的下表面向螺母侧柱体21的上表面方向具有对称分布且第一卡合槽211及第二卡合槽212,第一卡合槽211与第二卡合槽212具有相同的形状;第一卡合槽211为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的结构,第一卡合槽211的较大端能容纳连接部件11,第一卡合槽211的较小端不能容纳连接部件11,第一卡合槽从较大端到较小端是平滑过渡的;沿螺母侧柱体21的圆周方向,第一卡合槽211的较小端与第二卡合槽212的较大端相邻。

本实施实例中,连接部件卡入卡合槽中,螺母本体与平垫圈的相对旋转,可以使螺母本体与平垫圈两者结合为一体而不会脱落;通过反方向的旋转,可以使两者脱离;达到了螺母和垫圈牢固连接、且易分开的目的;不会出现由于平垫圈和螺母是独立且由于过小,安装时掉落影响安装速度的问题;且在较大力时,连接部件可以脱离,这样两者连接更紧固。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体化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垫圈的材料为钢或铜或塑料。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体化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本体的材料为钢或铜或塑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螺母和垫圈连接牢固、且易分开的;安装速度更快;更易制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可以按其他种种形式实施运用,它们同样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