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压缓冲装置之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327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压缓冲装置之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压缓冲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油压缓冲装置之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本申请要求中国台湾专利的优先权,该专利申请案号为:104216346,申请名称为:油压缓冲装置之改良结构,申请日为:2015年10月13日。

一般传统的冲床缓冲装置,冲床下方连接的缓冲装置只会设置一个,难免会使缓冲效果不佳,且无法依照不同需求时调整缓冲装置回复的时间及速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亟需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油压缓冲装置之改良结构,可利用缓冲缸减缓冲头向下的力道,且透过压力开关与流量控制阀调整缓冲装置回复时间及液压油流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压缓冲装置之改良结构,包括:模垫、缓冲缸及油路装置,其中;模垫下方连接有一缓冲缸,模垫内设置有一杆体,杆体末端贯通于缓冲缸;缓冲缸内设置有活塞与液压油,活塞内设置有单向阀,且活塞连接于杆体上,并于缓冲缸内的活塞上方形成第一容置空间,缓冲缸内的活塞下方形成第二容置空间,于缓冲时液压油可从第二容置空间透过单向阀单向流入第一容置空间;油路装置设置有油管与压力开关,油管两端分别连通于缓冲缸的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

优选地,缓冲缸一侧连接有一储油箱。

优选地,油路装置的油管上另设置有一流量控制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压缓冲装置之改良结构,在模垫下方再连接一个油压缓冲装置,可使冲床获得更好的缓冲效果,且可依照需求的不同,调整缓冲装置向上回复的时间及液压油流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活塞位于上死点位置示意图;

图2为活塞下压时液压油动作示意图;

图3为活塞位于下死点位置示意图;

图4为活塞上升时液压油动作示意图。

其中:1.模垫,11.杆体,2.缓冲缸,21.活塞,211.单向阀,22.第一容置空间,23.第二容置空间,3.油路装置,31.油管,32.压力开关,33.流量控制阀,4.储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油压缓冲装置之改良结构,包括有模垫1、缓冲缸2、油路装置3及储油箱4其中:

该模垫1连接有一缓冲缸2,模垫1内设置有一杆体11,杆体11末端贯通于缓冲缸2。

该缓冲缸2内设置有活塞21与液压油,活塞21内设置有单向阀211,且活塞21连接于杆体11上,并于缓冲缸2内的活塞21上方形成第一容置空间22,缓冲缸2内的活塞21下方形成第二容置空间23,于缓冲时液压油可从第二容置空间23透过单向阀211单向流入第一容置空间22。

该油路装置3设置有油管31与压力开关32,油管31两端分别连通于缓冲缸2的第一容置空间22与第二容置空间23。

该储油箱4连接于缓冲缸2的第二容置空间23,于第二容置空间23内液压油不足时,会由储油箱4补充。

借上述的油路装置3的流量控制阀33,可控制油管31内的液压油通过的流量。

如图2和图3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向下缓冲时,模垫1受冲头冲压向下,模垫1的杆体11带动缓冲缸2的活塞21往下死点移动,使第二容置空间23内的液压油分别经由活塞21的单向阀211与油路装置3的油管31流向第一容置空间22,且于活塞21到下死点时,油路装置3的压力开关32会使油管31阻断,以防止液压油回流使活塞21向上位移。

如图4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装置向上回复时,模垫1的杆体11会带动活塞21往上死点移动,此时油路装置3的压力开关32会开启,油路装置3的流量控制阀33会使油管31通道变小,液压油会从第一容置空间22经由油路装置3的油管31回流至第二容置空间23。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