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的螺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3033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自润滑的螺栓。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410582008.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润滑螺栓, 包括螺栓本体、T字型芯杆、弹簧和油袋;螺栓本体包括上侧的螺栓头和下侧的螺栓杆;螺栓头的轴向上设有盲孔;盲孔内配合T字型芯杆;T字型芯杆与盲孔的底壁之间设有弹簧;且T字型芯杆的底端与盲孔的底壁之间设有间隙ξ;在T字型芯杆下侧的盲孔的底壁上固设油袋;油袋下方的所述盲孔的底壁上设有导油孔;导油孔通向螺栓杆的表面;T字型芯杆上还设有用于刺破油袋的尖锐凸起;油袋内装有润滑油。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一种自润滑螺栓,能够通过手动按压的方式自动的在螺栓拧紧的过程中添加润滑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保护了零件本身,避免了损伤。

但是上述专利文件中尖锐凸起刺破油带后需要靠自身重力才能顺着油孔对螺栓进行润滑,当螺栓是倒置拧紧或者水平拧紧的时候,便无法对螺栓进行润滑,且无法重复使用,较为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在螺栓处于各个状态均能自行润滑的自润滑螺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润滑的螺栓,包括螺杆和螺帽,所述螺帽顶部开设有向螺杆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凹槽滑动配合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凹槽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控制板的下方设置有增压套筒,所述凹槽的底面开设有与增压套筒滑动配合的环槽,所述增压套筒的外壁与凹槽的侧壁贴合,所述增压套筒的圆周侧壁上对应通孔的上方开设有条形增压孔,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润滑油。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个通孔的开口分别在螺杆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个通孔在螺杆的圆周方向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套筒的一端伸入环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有环形限位凸缘。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次级增压孔,所述若干个次级增压孔与若干个通孔一一对应,所述次级增压孔与通孔在螺杆的轴线方向位置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板上开设有单向注油孔。

本实用新型,当需要对螺栓进行润滑的时候,同时螺栓是处于竖直的时候,只需要按压控制板,控制板被压下,弹簧内压缩,同时凹槽内的空气内压缩,由于增压套筒上的条形增压孔初始位置是处于通孔上方的,增压套筒将通孔封闭,导致润滑油无法从通孔出去,从而使凹槽内的内压增大,直到增压套筒上的条形增压孔与凹槽侧壁上的通孔接通时,凹槽内的高压驱动润滑油喷出通孔,从而对螺杆进行润滑,润滑完毕后,松开控制板,弹簧复位,从而将控制板和增压套筒复位,条形增压孔不再和通孔接通,从而停止润滑,当螺栓是处于倒置的时候,同样按下控制板,同样当条形增压孔与通孔接通的时候,此时当凹槽内润滑油的液位超过通孔时,则润滑有被加压挤出,当凹槽内的润滑油的液位低于通孔时,则首先排出凹槽内的空气,直到润滑油的液位超过通孔时,润滑油被挤出,从而实现无论螺栓处于什么位置润滑油都能被挤出,从而提高自润滑螺栓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润滑的螺栓的的剖面图。

附图说明:1、条形增压孔;2、增压套筒;3、环形限位凸缘;4、单向注油孔;5、凹槽;6、控制板;7、次级增压孔;8、螺帽;9、通孔;10、螺杆;11、环槽;12、润滑油。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润滑的螺栓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自润滑的螺栓,包括螺杆10和螺帽8,所述螺帽8顶部开设有向螺杆10方向延伸的凹槽5,所述凹槽5内设置有与凹槽5滑动配合的控制板6,所述控制板6与凹槽5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凹槽5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9,所述控制板6的下方设置有增压套筒2,所述凹槽5的底面开设有与增压套筒2滑动配合的环槽11,所述增压套筒2的外壁与凹槽5的侧壁贴合,所述增压套筒2的圆周侧壁上对应通孔9的上方开设有条形增压孔1,所述凹槽5内设置有润滑油12。

本实施例中的润滑油12是未充满凹槽5的且条形增压孔1是与螺杆10的轴线平行的,当需要对螺栓进行润滑的时候,同时螺栓是处于竖直的时候,只需要按压控制板6,控制板6被压下,弹簧内压缩,同时凹槽5内的空气内压缩,由于增压套筒2上的条形增压孔1初始位置是处于通孔9上方的,增压套筒2将通孔9封闭,导致润滑油12无法从通孔9出去,从而使凹槽5内的内压增大,直到增压套筒2上的条形增压孔1与凹槽5侧壁上的通孔9接通时,凹槽5内的高压驱动润滑油12喷出通孔9,从而对螺杆10进行润滑,润滑完毕后,松开控制板6,弹簧复位,从而将控制板6和增压套筒2复位,条形增压孔1不再和通孔9接通,从而停止润滑,当螺栓是处于倒置的时候,同样按下控制板6,同样当条形增压孔1与通孔9接通的时候,此时当凹槽5内润滑油12的液位超过通孔9时,则润滑有被加压挤出,当凹槽5内的润滑油12的液位低于通孔9时,则首先排出凹槽5内的空气,直到润滑油12的液位超过通孔9时,润滑油12被挤出,从而实现无论螺栓处于什么位置润滑油12都能被挤出,从而提高自润滑螺栓的应用范围。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若干个通孔9的开口分别在螺杆10的轴线方向分布,这样可将凹槽5内的润滑油12通过通孔9的导向,分别被挤出到螺栓的螺杆10的各个高度上,从而使螺杆10在轴线方向上能被均匀润滑。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若干个通孔9在螺杆10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的通孔9有四个,这样可使螺杆10在圆周方向能被均匀润滑,同时在水平方向加油的时候,也能较大程度上增加润滑油12的利用率。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增压套筒2的一端伸入环槽11内,本实施例中增压套筒2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其一端始终处于环槽11内的,可避免润滑油12进入环槽11内,导致控制板6无法按下。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凹槽5的开口处设置有环形限位凸缘3,可在控制板6即将弹出凹槽5的时候将控制板6挡住,使控制板6始终处于凹槽5内,从而避免润滑油12泄露。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凹槽5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次级增压孔7,所述若干个次级增压孔7与若干个通孔9一一对应,所述次级增压孔7与通孔9在螺杆10的轴线方向位置不同,本实施例中的次级增压孔7可以设置有多个,在通孔9的竖直高度上均匀分布,这样可以使喷出的润滑油12的油压一致,同时不用每次都按到同一位置,到凹槽5内润滑油12较多时,只需按压一定距离便可从次级增压孔7将润滑油12喷出,无需按到底部。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控制板6上开设有单向注油孔4,本实施例中的单向注油孔4只能由外向内加润滑油12,当凹槽5内的润滑油12较少或者没有的时候,可通过单向注油孔4向凹槽5内加注润换,可重复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