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启动电机齿轮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946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齿轮轴,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启动电机齿轮轴。



背景技术:

以往的摩托车启动电机齿轮轴是采用整体式结构,需整体加工,比较废材料,现在的摩托车启动电机齿轮轴一般都采用拼装式,采用轴和片齿轮分别加工成型,之后经压装形成完成的齿轮轴,较为节约材料。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叠压式低噪声齿轮轴[申请号:200420060202.7;授权公告号:CN2708043Y],其包括轴和压装在轴上的片齿轮,片齿轮采用两片叠装铆接而成,其中至少一片片齿轮的齿部一边加工成圆弧倒角,与另一片齿轮叠装后,在两片齿轮的齿部相邻处形成圆周储油槽。

上述的叠压式低噪声齿轮轴通过储油槽的设置,能够保持齿面的润滑,降低噪声,两片片齿轮是过盈铆合的且是压装在轴上的,长期的振动会导致片齿轮之间及片齿轮和轴之间的松动,造成啮合间隙,影响片齿轮的啮合效果,甚至会造成片齿轮的齿牙崩裂,造成摩托车无法启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消除啮合间隙以保证啮合效果的摩托车启动电机齿轮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车启动电机齿轮轴,包括轴体和两片叠装铆接而成的片齿轮,所述的片齿轮压装在轴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体通过螺纹段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母,所述的轴体上套有压紧弹簧,所述的压紧弹簧的一端抵触于压紧螺母,压紧弹簧的另一端抵触于靠近轴体端部的片齿轮,所述的轴体具有一圈径向凸出的挡圈且所述的挡圈的外径小于螺纹段的外径,所述的轴体上套有位于压紧螺母和挡圈之间的橡胶垫圈,所述的挡圈抵挡于橡胶垫圈的外侧面,橡胶垫圈的内侧面压于压紧螺母朝向轴体端部的外侧面。

本摩托车启动电机齿轮轴中挡圈不会干涉压紧螺母的安装,橡胶垫圈起到了吸振和阻挡作用,避免压紧螺母受振动而松动,保证了压紧螺母和压紧弹簧的工作稳定性,压紧弹簧提供的弹力使得靠近轴体端部的片齿轮始终具有压紧于另一片齿轮的趋势,能够消除长期振动而引起的啮合间隙,保证了啮合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启动电机齿轮轴中,所述的靠近轴体端部的片齿轮具有向压紧螺母侧轴向延展且呈筒状的安装座,所述的压紧弹簧套于安装座外侧。安装座起到了一定的支撑限位作用,避免压紧弹簧位移,保证压紧弹簧的工作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启动电机齿轮轴中,所述的轴体与两片齿轮通过键块连接,所述的键块的轴向长度至少为两片齿轮加安装座的轴向长度的三分之二。这样连接牢固。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启动电机齿轮轴中,所述的挡圈朝向轴体端部的外侧面的边缘为圆角。这样橡胶垫圈的安装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摩托车启动电机齿轮轴组装方便,工作稳定性好,而且能够消除长期振动而引起的啮合间隙,保证了啮合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摩托车启动电机齿轮轴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轴体;1a、螺纹段;1b、挡圈;2、片齿轮;3、压紧螺母;4、压紧弹簧;5、橡胶垫圈;6、安装座;7、键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摩托车启动电机齿轮轴包括轴体1和两片叠装铆接而成的片齿轮2,片齿轮2压装在轴体1上,轴体1通过螺纹段1a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母3,轴体1上套有压紧弹簧4,压紧弹簧4的一端抵触于压紧螺母3,压紧弹簧4的另一端抵触于靠近轴体1端部的片齿轮2,轴体1具有一圈径向凸出的挡圈1b且所述的挡圈1b的外径小于螺纹段1a的外径,轴体1上套有位于压紧螺母3和挡圈1b之间的橡胶垫圈5,挡圈1b抵挡于橡胶垫圈5的外侧面,橡胶垫圈5的内侧面压于压紧螺母3朝向轴体1端部的外侧面。

进一步细说,为了使得压紧弹簧4的工作稳定性好,靠近轴体1端部的片齿轮2具有向压紧螺母3侧轴向延展且呈筒状的安装座6,压紧弹簧4套于安装座6外侧;为了方便橡胶垫圈5的安装,挡圈1b朝向轴体1端部的外侧面的边缘为圆角;为了连接牢固,轴体1与两片齿轮2通过键块7连接,键块7的轴向长度至少为两片齿轮2加安装座6的轴向长度的三分之二,本实施例中键块7为平键,键块7的轴向长度为两片齿轮2加安装座6的轴向长度的六分之五。

本摩托车启动电机齿轮轴中挡圈1b不会干涉压紧螺母3的安装,橡胶垫圈5起到了吸振和阻挡作用,避免压紧螺母3受振动而松动,保证了压紧螺母3和压紧弹簧4的工作稳定性,压紧弹簧4提供的弹力使得靠近轴体1端部的片齿轮2始终具有压紧于另一片齿轮2的趋势,能够消除长期振动而引起的啮合间隙,保证了啮合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