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软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2851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软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软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型海洋工程中,软管作为海洋平台等的大型海上设施的补给通道,对海上的生产、工作人员的生存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软管长期固定于软管固定结构上,使用时需用一定吨位的吊机进行作业。在旧式的软管固定结构上,一个架子只能挂靠一根软管,造成软管占用空间大、摆放不规范;结构的支撑半径小,软管长期挂在上面会加速软管弯折的疲劳损伤,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管卡与挂点设计不够人性化,甚至无挂点设置,作业时司索步骤繁琐,耗费工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软管固定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和操作便利的优点,解决了实际工程中旧式结构司索繁琐、建造无规范、软管容易损坏、软管占用空间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软管固定装置,包括软管架、挂点和管卡,所述软管架包括一半圆管和至少两个半圆环板,所述半圆管半径大于软管的最小弯曲半径,所述半圆环板固定设置在半圆管的外周上,所述软管架通过焊接固定在栏杆上,所述挂点包括一钢管,所述钢管通过焊接固定在栏杆上,所述管卡包括第一卡箍组件和第二卡箍组件,所述第一卡箍组件和第二卡箍组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配合,所述第一卡箍组件和第二卡箍组件的内周为半圆形,所述第一卡箍组件和第二卡箍组件的内周半径小于软管半径,所述第一卡箍组件上设置有第一吊耳,所述第二卡箍组件上设置有第二吊耳,软管通过两个半圆环板固定在软管架上,软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卡箍组件和第二卡箍组件套设在管卡内,把管卡的第一吊耳穿过挂点上的钢管即可完成软管的固定。

进一步,所述半圆管的底部焊接有用于加固的槽钢。

进一步,所述半圆环板设置有三个,所述半圆管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半圆环板,所述半圆管的中间设有一个半圆环板。

进一步,所述半圆环板的高度至少为软管直径的2/3。

进一步,所述钢管上设置有密封盖。

进一步,所述钢管的顶部在直径方向上开设有小孔,所述小孔上可拆卸地设置有销钉。

进一步,所述钢管通过一支撑板焊接在栏杆上,所述支撑板与栏杆之间还焊接有用于增大强度的加固板。

进一步,所述第二卡箍组件与第二吊耳之间还固定焊接有一加强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软管通过半圆环板挂在软管架上,软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卡箍组件和第二卡箍组件套设在管卡内,把管卡的第一吊耳穿过挂点上的钢管即可完成软管的固定。一种新型软管固定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和操作便利的优点,解决了实际工程中旧式结构司索繁琐、建造无规范、软管容易损坏、软管占用空间大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软管架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软管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管卡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管卡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5,一种新型软管固定装置,包括软管架、挂点和管卡,所述软管架包括一半圆管1和至少两个半圆环板2,所述半圆管1半径大于软管的最小弯曲半径,所述半圆环板2固定设置在半圆管1的外周上,所述软管架通过焊接固定在栏杆3上,所述挂点包括一钢管4,所述钢管4通过焊接固定在栏杆3上,所述管卡包括第一卡箍组件5和第二卡箍组件6,所述第一卡箍组件5和第二卡箍组件6之间通过螺栓固定配合,所述第一卡箍组件5和第二卡箍组件6的内周为半圆形,所述第一卡箍组件5和第二卡箍组件6的内周半径小于软管半径,所述第一卡箍组件5上设置有第一吊耳7,所述第二卡箍组件6上设置有第二吊耳8,软管通过半圆环板2固定在软管架上,软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卡箍组件5和第二卡箍组件6套设在管卡内,把管卡的第一吊耳7穿过挂点上的钢管4即可完成软管的固定。

半圆管1的底部焊接有用于加固的槽钢9;钢管4通过一支撑板10焊接在栏杆3上,支撑板10与栏杆3之间还焊接有用于增大强度的加固板11;第二卡箍组件6与第二吊耳8之间还固定焊接有一加强筋板12。上述方式都是为了增大装置的强度,以满足作业需求。

优选地,半圆环板2设置有三个,半圆管1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半圆环板2,半圆管1的中间设有一个半圆环板2。把软管置于半圆环板2之间,就可把软管固定在软管架上。半圆环板2的高度至少为软管直径的2/3,防止软管滑落。

优选地,钢管4上设置有密封盖。钢管4的作用在于固定第一吊耳7,钢管4的上部设置有密封盖,可有效防止灰尘或才其他杂物落入钢管4内;钢管4的顶部在直径方向上开设有小孔,小孔上可拆卸地设置有销钉,在把管卡的第一吊耳7穿过挂点上的钢管4后,装上销钉,即可完成软管的固定,保证了操作的可靠性。

软管架主要包括一片半圆管1及三片半圆环板2,半圆环板2的底部焊接有用于加固的槽钢9。半圆管1的半径大于软管的最小弯曲半径,半圆环板2的高度至少为软管直径的2/3。根据支撑强度的不同,软管架可分为两种:当栏杆3强度足够大时,在软管架的后方两侧分别加入两根宽度较大的钢板,通过钢板连接软管架和栏杆3;当栏杆3强度较小时,可通过支架把软管架直接焊接在甲板上,此时软管架固定于甲板上。软管架可根据需要增加长度和半圆环板2的数量,以实现在一个软管架上悬挂多根软管。

钢管4通过一支撑板10焊接在栏杆3上。钢管4与支撑板10焊接,钢管4的顶部直径方向开有小孔,以便焊接时排掉废气及插入销钉,将管卡锁死在挂点上。

管卡包括第一卡箍组件5和第二卡箍组件6,第一卡箍组件5和第二卡箍组件6的内径稍微比软管的外径小,二者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便利用螺栓的预紧力将软管卡紧。管卡的长度可稍微取长,以减少管卡对软管的破坏以及避免造成软管局部角度太大的弯折。第一卡箍组件5上设置有第一吊耳7,第二卡箍组件6上设置有第二吊耳8,软管非工作时第一吊耳7可挂在挂点上,需要作业时,吊机挂钩可挂在第二吊耳8上,将两处司索分开,只需一人即可完成。第二卡箍组件6与第二吊耳8之间还固定焊接有一加强筋板12,用于保证第二吊耳8的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