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77423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套管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结构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套管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在建的楼房中的各种给、排水管、消防管等,国家已明文规定,在楼层中的混凝土里,必须给这些管道加设一个金属套管,这样便于以后这些管道的维修或更换。但是由于这些金属套管普遍过高,很难固定,现在都采用电焊的办法把金属套管焊接在楼层的钢筋网片上,而不是固定在模板上,这样做不仅费时费力,在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输送泵的泵头就压在钢筋网片上,其工作时产生的强烈震动使焊接在钢筋网片上的金属套管容易发生倾斜,从而成为废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套管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本装置具有安装、拆卸方便、快捷,装置能够重复使用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套管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套管、内撑体、内撑体盖板、固定内撑体的膨胀螺丝;所述的内撑体上设有固定孔;所述的膨胀螺丝穿插在内撑体上设的固定孔里;所述的内撑体盖板盖在套管上。

优选的,所述的内撑体上设有自上而下贯通的、凸出地伸于内撑体下部的固定孔;所述的凸出地伸于内撑体下部的固定孔的底端为管状的圆锥形;所述固定孔底端的管状的圆锥形的外径大于膨胀管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的内撑体上设的自上而下贯通的固定孔为多边形;所述的膨胀螺丝的螺杆的上部为圆形带螺纹的,下部为与多边形固定孔相对应的多边形螺杆。

优选的,所述的内撑体上设的自上而下贯通的多边形固定孔为六角形;所述的多边形螺杆为与六角形固定孔相对应的六角形螺杆。

优选的,所述的内撑体盖板上设的盖板为能够拆卸的;所述的凸出地伸于内撑体下部呈管状的固定孔可活动地安装在内撑体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盖板上设有与内撑体上自上而下贯通的固定孔相对应的圆孔;所述的盖板的里端设有能够套在套管上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的膨胀螺丝的螺杆的底端为带锥度的锥台或者与螺杆垂直的平台;所述螺杆的底端带锥度的锥台或与螺杆垂直的平台的外径大于膨胀管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的套管内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为:

a.根据图纸的要求,确定好套管放置的位置,并在模板上标注出来,并标出中心点。

b.把内撑体放置在标注的位置处,把内撑体的中心点与标注在模板上的中心点对齐;用记号笔把内撑体上的固定孔的位置标注在模板上面,把内撑体拿开,在标注的固定孔的位置处钻孔,孔的大小以凸出地伸于内撑体下部的固定孔能放进去为宜。

c.把盖板与内撑体连结成一体,把加长的膨胀螺丝的螺杆的下端从凸出地伸于内撑体下部的固定孔里穿进去,其带螺纹的一端突出于盖板上,膨胀管的裂口一端朝向凸出地伸于内撑体下部的固定孔的圆锥形方向,也就是模板的方向,把膨胀螺丝的螺帽拧上,把套管从内撑体的下端套入并插入盖板的凹槽里,把内撑体连同套管、膨胀螺丝一起搬起来,把膨胀螺丝的螺杆带锥台或平台的一端放入模板上的钻孔里,稍用力把盖板垂直往下压,直至套管的下部与模板贴在一起,套管的上部在盖板的凹槽里。

d.检查套管的位置是否在模板上标注的位置处,如果有偏移,移动套管,套管的位置摆正后,用扳手把盖板上的膨胀螺杆上的螺帽拧紧,在底部是锥台或是平台螺杆的挤压下,膨胀管原有的裂口会逐渐地变大并向四周弯曲分成好几块,由于固定孔底端圆锥形的外径大于膨胀管的外径,随着螺母逐渐把螺杆、膨胀管往上拉,分成好几块的膨胀管片逐渐地向外弯曲,并与模板紧紧地贴靠在一起,此时盖板和内撑体也被螺帽通过螺杆紧紧地挤压在模板的上面,由于套管套在内撑体的外面,盖板压在套管的上面,所以套管也就被盖板紧紧地挤压在模板的上面。

e.混凝土浇注后终凝前,就可以拆除内撑体了;先把盖板上的混凝土清理掉,用扳手把膨胀螺丝上的螺帽拧下来,用小锤轻击螺杆的顶端,使螺杆从模板的洞口掉落下来,用手抓住盖板的两端,很轻松就能把内撑体提上来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中的套管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主要是在模板处钻孔,把加长的膨胀螺丝带螺纹的一端穿插在内撑体的固定孔里,并突出于盖板外,螺杆带膨胀管的下端穿插在模板上的钻孔里,拧紧螺帽所产生的拉力把螺杆、膨胀管不断地往上提,膨胀管有裂口的一端在固定孔下端楔形圆锥的挤压下,分裂成好几块并向外弯曲,最终弯曲的膨胀管片的顶端抵在模板上,这就相当于在模板外面给螺杆加了一个大的垫片,使得螺杆固定在模板上面,由于盖板压在套筒的上面,所以套筒也就被牢牢地固定在模板上;通过内撑体上设的固定孔,把膨胀螺丝与模板上的钻孔相连接、固定,这样不仅仅省力、省事、省时,螺杆、螺帽、内撑体、盖板等能重复利用,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2).内撑体上的固定孔与螺杆的下部都设为六角形,这样在拧螺帽时,螺杆不会因受力而发生随螺帽一起转动。

3).凸出地伸于内撑体下部的固定孔,放在模板的钻孔里,可以防止内撑体在浇注混凝土时所受到的侧压力时而不会发生偏移,也就保证了套管不会偏移,同时在下次施工时不需要再次在模板上标注位置,节省了时间;固定孔底端设置的管型圆锥体,能够使膨胀管裂口的一端朝向模板的方向,随着螺杆不断地向上移,膨胀管片也就随着螺杆向上移动,最终与模板交集在一起并固定。

4).内撑体难以取出时,把盖板从内撑体上拆下,待模板拆除时,再把内撑体取下来,这样可以避免内撑体在取不出时而发生的强拆致内撑体损伤的事情;把内撑体下部的呈管状的固定孔卸下来,便于运输和储存。

5).盖板下端设的放置套管的凹槽,能够把盖板受到膨胀螺丝的挤压力较好地传递到套管上,防止套管在受力时发生偏移,还能防止混凝土进入到套管内。

6).膨胀螺丝螺杆底部的锥台或平台的直径大于膨胀管的外径,这样在拧螺帽时所产生的拉力就能由螺杆传递到膨胀管上,使膨胀管与螺杆同时向上移动。

7).套管内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为:

a.根据图纸的要求,确定好套管放置的位置,并在模板上标注出来,并标出中心点。

b.把内撑体放置在标注的位置处,把内撑体的中心点与标注在模板上的中心点对齐;用记号笔把内撑体上的固定孔的位置标注在模板上面,把内撑体拿开,在标注的固定孔的位置处钻孔,孔的大小以凸出地伸于内撑体下部的固定孔能放进去为宜。

c.把盖板与内撑体连结成一体,把加长的膨胀螺丝的螺杆的下端从凸出地伸于内撑体下部的固定孔里穿进去,其带螺纹的一端突出于盖板上,膨胀管的裂口一端朝向凸出地伸于内撑体下部的固定孔的圆锥形方向,把膨胀螺丝的螺帽拧上,把套管从内撑体的下端套入并插入盖板的凹槽里,把内撑体连同套管、膨胀螺丝一起搬起来,把膨胀螺丝的螺杆带锥台或平台的一端放入模板上的钻孔里,稍用力把盖板垂直往下压,直至套管的下部与模板贴在一起,套管的上部在盖板的凹槽里。

d.检查套管的位置是否在模板上标注的位置处,如果有偏移,移动套管,套管的位置摆正后,用扳手把盖板上的膨胀螺杆上的螺帽拧紧,在底部是锥台或是平台螺杆的挤压下,膨胀管原有的裂口会逐渐地变大并向四周弯曲分成好几块,由于固定孔底端圆锥形的外径大于膨胀管的外径,随着螺母逐渐把螺杆、膨胀管往上拉,分成好几块的膨胀管片逐渐地向外弯曲,并与模板紧紧地贴靠在一起,此时盖板和内撑体也被螺帽通过螺杆紧紧地挤压在模板的上面,由于套管套在内撑体的外面,盖板压在套管的上面,所以套管也就被盖板紧紧地挤压在模板的上面。

e.混凝土浇注后终凝前,就可以拆除内撑体了;先把盖板上的混凝土清理掉,用扳手把膨胀螺丝上的螺帽拧下来,用小锤轻击螺杆的顶端,使螺杆从模板的洞口掉落下来,用手抓住盖板的两端,很轻松就能把内撑体提上来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套管安装示意图;

图3为套管、内撑体安装示意图;

图4为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内撑体上固定孔为六角形的俯视图;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1—内撑体2—盖板3—螺杆

5—套管10—螺帽12—膨胀管

15—圆锥16—固定孔18—锥台

19—平台20—模板3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套管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设有固定孔16的内撑体1,这里的内撑体略小于套管5,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或者可以用管子和盖板连在一起来作为内撑体,材料为铁或者塑料;加长的膨胀螺丝穿插在内撑体1的固定孔16里。

如图1所示,内撑体1上,设有自上而下贯通的固定孔16,内撑体下部伸出的固定孔16穿过模板20并向下延伸,伸出的部分为圆形的管状,这样方便安装和拆卸;固定孔16的最底端为管状圆锥体,圆锥15的尖部朝下,膨胀管12的裂口部朝向圆锥15的尖部,也就是模板的方向。

图5所示,内撑体1上的固定孔为六角形。

如图1、图2所示,盖板2上的孔与内撑体1上的固定孔16在一条线上;套管5的上端抵在盖板2里端的凹槽30里;盖板2与内撑体1、内撑体1与其下部呈管状的固定孔有多种的连接方式,可以用外螺纹、内螺丝或外螺丝、内螺纹来连接,也可以用凹、凸体搭扣式来连接。

如图1、图4所示,膨胀螺丝的螺杆3上端为带螺纹的,其下端为六角形,膨胀管12的外径小于螺杆下端锥台18或平台19的直径。

如图3所示,套管5水平地放置在模板20上,内撑体1在套管5的里边,盖板2压在套管5的上端。

实际上,本发明专利有多种的施工方案,把膨胀管12裂口的一端向下朝向螺杆3底端的锥台18的尖部,锁紧螺杆3上的螺帽10,使膨胀管片向外弯曲,随着螺杆与膨胀管在螺帽的转动下,不断地向上移动,最终与模板交集,也能起到较好地固定套管5的作用。

套管内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为:

a.根据图纸的要求,确定好套管5放置的位置,并在模板20上标注出来,并标出中心点。

b.把内撑体1放置在标注的位置处,把内撑体1的中心点与标注在模板20上的中心点对齐;用记号笔把内撑体1上的固定孔16的位置标注在模板20上面,把内撑体1拿开,在标注的固定孔16里钻孔,孔的大小以凸出地伸于内撑体下部的固定孔能放进去为宜。

c.把盖板2与内撑体1连结成一体,把膨胀螺丝的螺杆3的下端从凸出地伸于内撑体1下部的固定孔16里穿进去,其带螺纹的一端突出于盖板2上,膨胀管12的裂口一端朝向凸出地伸于内撑体1下部的固定孔的圆锥形方向,把膨胀螺丝的螺帽10拧上,把套管5从内撑体1的下端套入并插入盖板2的凹槽30里,把内撑体连同套管、膨胀螺丝一起搬起来,把膨胀螺丝的螺杆3带锥台或平台的一端放入模板20上的钻孔里,稍用力把盖板2垂直往下压,直至套管5的下部与模板贴在一起,套管5的上部在盖板2的凹槽30里。

d.检查套管5的位置是否在模板20上标注的位置处,如果有偏移,移动套管5,套管5的位置摆正后,用扳手把盖板2上的膨胀螺杆3上的螺帽10拧紧,在底部是锥台18或是平台19螺杆3的挤压下,膨胀管12原有的裂口会逐渐地变大并向四周弯曲分成好几块,由于固定孔底端圆锥15形的外径大于膨胀管12的外径,随着螺母逐渐把螺杆3往上拉,分成好几块的膨胀管12片逐渐地向外弯曲,并与模板紧紧地贴靠在一起,此时盖板和内撑体也被螺帽通过螺杆紧紧地挤压在模板的上面,由于套管5套在内撑体的外面,盖板2压在套管5的上面,所以套管5也就被盖板紧紧地挤压在模板20的上面。

e.混凝土浇注后终凝前,就可以拆除内撑体1了;先把盖板2上的混凝土清理掉,用扳手把膨胀螺丝上的螺帽10拧下来,用小锤轻击螺杆3的顶端,使螺杆3从模板2的洞口掉落下来,用手抓住盖板的2的两端,很轻松就能把内撑体1提上来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