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770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传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轴承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企业中的游梁式抽油机、柱塞泵等设备均采用带传动,即通过在动力设备、负载设备上安装皮带轮,中间利用皮带传递动力。因为带传动传动精度不高,因此对带轮所连接传动轴的弯曲变形要求不高,所以传统带传动中对带轮传动轴的支撑方式为外伸式的单侧支撑,以方便安装、更换传动带。然而在新式带传动中,多采用永磁驱动装置来改变负载端的转速,使用传统的轴承支架时,主动轮和磁驱动装置分别安装在传动轴的两端,在皮带的预紧力作用下,传动轴就会产生弯曲变形,进而影响到磁驱动的盘面平行度,使得磁驱动的盘面因摩擦而损坏,逐渐失效。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增强支撑刚度,减小传动轴弯曲变形,提高设备传动精度,延长其它配套设备使用寿命的轴承支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轴承支架,包括底座和用于支撑传动轴的支座,所述支座包括用于支撑传动轴自由端的第一支座和可供传动轴传动端穿出的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为可分离支座,通过便于装、拆的可拆卸部与所述底座固连,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底座一体设置或单独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部为方便安装、更换传送带的垫块,所述垫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和底座之间,其数量为一块或多块。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第一支座与垫块三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第一支座与垫块均设有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用于定位的销孔和用于连接固定的光孔和/或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传动轴的第一轴承孔和第二轴承孔,所述第一轴承孔和第二轴承孔内设有轴承,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孔和第二轴承孔与对应轴承之间设有或不设有轴承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孔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内侧圆的直径大于所述阶梯孔外侧圆的直径,所述第一轴承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密封对应轴承的第一内端盖和第一外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承孔为等径孔,所述第二轴承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对应轴承的第二内端盖和第二外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端盖和第二内端盖上分别设有用于润滑相应轴承的润滑嘴。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支架的各部件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座与可拆卸部连接的端部为弯折的l形结构,l形结构的水平部向与第二支座相反的一侧延伸,水平部、可拆卸部、底座依次支撑固定连接,增大与可拆卸部的支撑面积,方便安装拆卸,优选的,所述第二支座与底座为一体结构,整体呈l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同时支撑传动轴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使得带轮传动轴由原始的中间单支撑变为中间、端部双支撑,增强了轴承支架的支撑刚度,减小了传动轴的弯曲变形,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的传动精度并延长了其它配套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通过在支撑传动轴自由端的可分离支座与底座之间设置可拆卸部,使得在安装和更换传送带时,无需改变可分离支座与传动轴的连接关系,只需要去除可拆卸部,通过拆除可拆卸部后留出的间隙即可方便、快速地将传送带装入和拉出,完成安装、维护工作,避免了因多次装、拆可分离支座造成的零件磨损、安装误差增大和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不良影响,提高了设备的传动精度和使用性能;

本发明通过在轴承孔与轴承之间设置轴承套,有效保护了轴承孔,避免了轴承对轴承孔的磨损,降低了装置的维护成本并增加了支架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提高轴承支架的承载能力和支撑刚度,减小传动轴弯曲变形的同时,使得安装、更换传送带方便快捷,相比于现有技术的轴承支架更加安全实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的右视图。

图中:1、底座;2、第一支座;3、垫块;4、销孔;5、减重孔;6、第二外端盖;7、第二内端盖;8、第一内端盖;9、第一外端盖;10、轴承套;11、润滑嘴;12、传动轴。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支架,包括底座1和用于支撑传动轴12的支座,所述支座包括用于支撑传动轴自由端的第一支座2和可供传动轴传动端穿出的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为可分离支座,通过便于装、拆的可拆卸部与所述底座1固连,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底座一体设置或单独设置。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轴承支架,其可拆卸部为方便安装、更换传送带的垫块3,所述垫块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2和底座1之间,安装、更换传送带时可将垫块3拆除,将传送带从垫块3的缝隙处装入带轮,操作快捷方便。所述垫块3的数量为一块或多块,为保证安装精度,所述垫块3的数量优选为不超过两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座与底座1为一体化设置,整体呈l形,所述底座1、第一支座2与垫块3三者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第一支座2与垫块3均设有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用于定位的销孔4和用于连接固定的光孔和/或螺纹孔。优选的,所述销孔4的数量为两个,保证了底座1和第一支座2在水平面上所有自由度的限制。同时,所述光孔和/或螺纹孔的设置优选为,所述第一支座2和垫块3上的通孔设置为光孔,所述底座1上的通孔为螺纹孔,安装时,螺钉从第一支座2上的光孔穿入,穿过垫块3上的光孔,与底座1上的螺纹孔配合,完成三者的连接与固定,保证了连接的紧密贴合与可靠性。为了安装方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座2同样设置为l形,l折向装置的外侧,连接件于u形结构的外侧进行连接固定,方便了螺栓或螺钉的安装拧紧。

所述底座1的底面上还设有用于固定轴承支架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优选为4个,所述通孔优选为可调节轴承支架位置的长圆孔,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轴承支架在基座上的位置。

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传动轴的第一轴承孔和第二轴承孔,所述第一轴承孔和第二轴承孔内设有轴承,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轴承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密封对应轴承的第一内端盖8和第一外端盖9,所述第二轴承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对应轴承的第二内端盖7和第二外端盖6,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轴12从所述第二支座的第二轴承孔穿出,因此,上述端盖优选为,所述第一内端盖8、第二外端盖6和第二内端盖7为透盖,所述第一外端盖9为闷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孔为等径孔,所述第二轴承孔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内侧圆的直径大于所述阶梯孔外侧圆的直径,因为两轴承孔尺寸不同,因此对应安装的两轴承规格不同。

通常情况下,为均衡轴承外圈的受力、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轴承与相应轴承孔之间会存在微量的相对转动,因此在长期的高负载运转下,轴承孔会产生磨损从而降低传动精度甚至失效。为增加轴承支架的使用寿命并降低装置的维护成本,所述第一轴承孔和第二轴承孔与对应轴承之间选择性的设有轴承套,是否设置轴承套可根据支座、轴承、传动轴尺寸和轴承受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承孔与对应轴承之间不设有轴承套10,轴承与轴承孔直接配合,所述第一轴承孔设有轴承套10,轴承套10安装在所述阶梯孔的大圆中,与第一支座2紧密配合,从而有效避免了第一轴承孔的磨损,当轴承套10磨损时更换轴承套10即可。

所述第一内端盖8和第二内端盖7上分别设有用于润滑相应轴承的润滑嘴11,优选的,所述润滑嘴11为黄油嘴。通过所述润滑嘴11可以方便快捷的对轴承进行润滑,以减小传动轴旋转时的摩擦阻力,提高装置的传动效率。

为了在不影响装置总体强度和刚度的情况下减轻装置的总体质量,根据实际情况,所述底座1、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可任意设置减重孔5,所述减重孔5的形状和大小不确定,可以为圆形、三角形、矩形、不规则多边形等任意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均设有减重孔5。

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支架的各部件均采用铸钢、铸铁、合金钢和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其中底座1和第一支座2的制造方式优选为切削加工、铸造或焊接。

安装时,首先通过螺栓将第二外端盖6与第二支座固连,然后将带轮安装到传动轴12的中间位置,以便为负载装置提供动力,接着将第二轴承孔对应的第二轴承安装到传动轴12上,再将第二轴承安装到第二支座上的第二轴承孔内,使传动轴12的传动端穿出第二外端盖6,然后通过螺栓将第二内端盖7从内侧固定在第二支座上,从而将第二轴承固定在第二轴承孔内。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底面上有两个用于固定第一支座2和垫块3的螺纹孔、四个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长圆孔和两个对第一支座2进行定位的销孔4;第一支座2为一小“l”型金属支撑结构。安装第一支座2时,首先将第一内端盖8套在传动轴12上,然后先后安装上第一轴承和轴承套10,再用螺栓将轴端压盖固定到传动轴12上,将第一轴承压紧在传动轴12上。接下来,将第一轴承和轴承套10一起安装到第一支座2的第一轴承孔内,用螺栓将第一内端盖8固定到第一支座2的内侧,用螺栓将第一外端盖9固定到第一支座2的外侧壁上,然后将润滑嘴11安装到第一内端盖8和第二内端盖7上,最后把传送带从安装垫块3的位置放入,将垫块3放置于底座1和第一支座2之间,对齐各通孔后,首先利用定位销找准相对位置,然后利用螺栓将底座1、垫块3和第一支座2连接起来,完成整个装置的安装。装置整体安装完成后,可利用底座1底部的四个长圆孔,通过螺栓将轴承支架固定在底座或滑轨上,然后将联轴器类配件安装与传动轴12的传动端进行动力传递。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的第二外端盖6与第二支座为一整体,即所述第一轴承孔与第二轴承孔均为阶梯孔,两轴承孔内侧圆的直径均大于外侧圆的直径,第二轴承孔对应的第二轴承由外侧小圆和第二内端盖7进行固定。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支座2的尺寸较大,因此两轴承采用外形尺寸相同的轴承,使得两轴承均可通过端盖进行压紧,不仅能够省掉轴承套10的设置,同时省略了轴端压盖的设置,简化了装置整体的结构形式,使得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