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205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减速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领域中,目前的多档变速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需要换档执行机构,车辆在换档时存在动力中断的现象会给车辆带来冲击,降低了乘车的舒适性,换档执行机构控制带来的困难与故障降低了多档变速器运行的可靠性且制造成本和售后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可以放置车辆底盘,实现驱动电机平稳减速的电动汽车的减速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减速器,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和斜齿轮组件,所述斜齿轮组件包括输入斜齿轮部件和输出斜齿轮部件;

所述前壳体设有第一轴承室和第三轴承室;

所述后壳体设有第二轴承室和第四轴承室;

所述输入斜齿轮部件、输出斜齿轮部件通过第一轴承室和第三轴承室分别装入前壳体内;

所述输入斜齿轮部件、输出斜齿轮部件通过第二轴承室和第四轴承室分别装入后壳体内;

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设有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固定;

所述输入斜齿轮部件包括输入轴、用于套设在输入轴上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输入斜齿轮,所述输入斜齿轮与输入轴平键联接,所述输入轴设有第一花键,所述输入轴通过第一花键与电机输出端联接;

所述输出斜齿轮部件包括输出轴、用于套设在输出轴的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和输出斜齿轮,所述输出斜齿轮与输出轴平键联接,所述输出轴设有第二花键,所述输出轴与传动轴联接,所述传动轴设有第三花键,所述第二花键与第三花键啮合;

所述输入斜齿轮和输出斜齿轮啮合,所述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轴线互为异面直线。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体和外壳体的外表面分别设有散热翅片。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翅片为一个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体设有通气器,所述通气器的下端设有用于油气分离回流的隔油腔。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体设有放油孔、注油孔和用于检查润滑油加注和损耗情况的观察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承室、第二轴承室、第三轴承室和第四轴承室均设有用于补偿轴向间隙的波形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斜齿轮组件设有防止斜齿轮发生轴向窜动的第一轴用挡圈和第二轴用挡圈。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夹角范围为0-180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花键长度为80~1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输入斜齿轮和输出斜齿轮分别通过第一平键和第二平键与输入轴和输出轴进行联接,输入斜齿轮和输出斜齿轮啮合,所述输入轴通过第一花键与电机输出端联接,所述输出轴通过第二花键与传动轴联接,采用单级齿轮传动,结构简单、体积小可以放置车辆底盘,简化了减速器齿轮传动机构,提高了减速器的传动效率,将电机扭力传递到传动轴从而驱使车辆平稳减速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减速器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减速器的实施例一的斜齿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减速器的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前壳体;2、通气器;3、隔油腔;4、后壳体;6、输出斜齿轮部件;

7、散热翅片;9、波形垫圈;12、输入斜齿轮部件;13、放油孔;14、观察孔;15、注油孔;16、第三轴承;17、第二轴用挡圈;19、输出斜齿轮;

20、第四轴承;21、输出轴;22、第二轴承;23、第一轴用挡圈;25、输入斜齿轮;26、第一轴承;27、输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输入斜齿轮安装在输入轴、输出斜齿轮安装在输出轴上,采用单级齿轮传动简化了减速器齿轮传动机构,提高了减速器的传动效率。

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减速器,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4和斜齿轮组件,所述斜齿轮组件包括输入斜齿轮部件12和输出斜齿轮部件6;

所述前壳体1设有第一轴承室和第三轴承室;

所述后壳体4设有第二轴承室和第四轴承室;

所述输入斜齿轮部件12、输出斜齿轮部件6通过第一轴承室和第三轴承室分别装入前壳体1内;

所述输入斜齿轮部件12、输出斜齿轮部件6通过第二轴承室和第四轴承室分别装入后壳体4内;

所述前壳体1和后壳体4设有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固定;

所述输入斜齿轮部件12包括输入轴27、用于套设在输入轴27上的第一轴承26、第二轴承22和输入斜齿轮25,所述输入斜齿轮25与输入轴27平键联接,所述输入轴27设有第一花键,所述输入轴27通过第一花键与电机输出端联接;

所述输出斜齿轮部件包括输出轴21、用于套设在输出轴21的第三轴承16、第四轴承20和输出斜齿轮19,所述输出斜齿轮19与输出轴21平键联接,所述输出轴21设有第二花键,所述输出轴21与传动轴联接,所述传动轴设有第三花键,所述第二花键与第三花键啮合;

所述输入斜齿轮25和输出斜齿轮19啮合,所述输入轴27和输出轴21的轴线互为异面直线。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输入斜齿轮和输出斜齿轮分别通过第一平键和第二平键与输入轴和输出轴进行联接,输入斜齿轮和输出斜齿轮啮合,所述输入轴通过第一花键与电机输出端联接,所述输出轴通过第二花键与传动轴联接,采用单级齿轮传动,结构简单、体积小可以放置车辆底盘,简化了减速器齿轮传动机构,提高了减速器的传动效率,将电机扭力传递到传动轴从而驱使车辆平稳减速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体1和后壳体4的外表面分别设有散热翅片7。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散热翅片可以增加壳体表面积,加快散热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翅片7为一个以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多个散热翅片可以加快散热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体设有通气器2,所述通气器2的下端设有用于油气分离回流的隔油腔3。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减速器运转时产生热量,壳体内气压增加,油气可以通过通气器向前壳体外溢,防止壳体内气压过高造成减速器故障,当减速器高速运转时温度迅速上升引起壳体内气压急剧增大,通过设置较大空间的隔油腔使油气分离润滑油回流,防止通气器喷油造成润滑油损失。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体1设有放油孔13、注油孔15和用于检查润滑油加注和损耗情况的观察孔14。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观察孔可以检查润滑油加注和损耗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承室、第二轴承室、第三轴承室和第四轴承室均设有用于补偿轴向间隙的波形垫圈9。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减速器壳体轴承室内加装波形垫圈补偿轴向间隙,从而防止斜齿轮运转时发生轴向窜动。

进一步的,所述斜齿轮组件设有防止斜齿轮发生轴向窜动的第一轴用挡圈23和第二轴用挡圈17。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斜齿轮组件设置轴用挡圈防止斜齿轮发生轴向窜动。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轴27和输出轴21的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夹角如图3设为α,α的取值范围为0-180度。

由上述描述可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偏置角度范围,在车辆底盘安装空间受到限制的条件下保证减速器安装牢靠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离地距离,降低车辆行驶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花键长度为80~100mm。

由上述描述可知,输出轴设有80-100mm的花键长度,增加了传动轴轴向运动的范围,保证了车辆在不同路况下行驶所需传动轴摆动的空间。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减速器,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4和斜齿轮组件,所述斜齿轮组件包括输入斜齿轮部件12和输出斜齿轮部件6;

所述前壳体1设有第一轴承室和第三轴承室;

所述后壳体4设有第二轴承室和第四轴承室;

所述输入斜齿轮部件12、输出斜齿轮部件6通过第一轴承室和第三轴承室分别装入前壳体1内;

所述输入斜齿轮部件12、输出斜齿轮部件6通过第二轴承室和第四轴承室分别装入后壳体4内;

所述前壳体1和后壳体4设有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固定;

所述输入斜齿轮部件12包括输入轴27、用于套设在输入轴27上的第一轴承26、第二轴承22和输入斜齿轮25,所述输入斜齿轮25与输入轴27平键联接,所述输入轴27设有第一花键,所述输入轴27通过第一花键与电机输出端联接;

所述输出斜齿轮部件包括输出轴21、用于套设在输出轴21的第三轴承16、第四轴承20和输出斜齿轮19,所述输出斜齿轮19与输出轴21平键联接,所述输出轴21设有第二花键,所述输出轴21与传动轴联接,所述传动轴设有第三花键,所述第二花键与第三花键啮合;

所述输入斜齿轮25和输出斜齿轮19啮合,所述输入轴27和输出轴21的轴线互为异面直线;所述前壳体1和后壳体4的外表面分别设有散热翅片7;所述散热翅片7为一个以上;所述前壳体设有通气器2,所述通气器2的下端设有用于油气分离回流的隔油腔3;所述前壳体1设有放油孔13、注油孔15和用于检查润滑油加注和损耗情况的观察孔14;所述第一轴承室、第二轴承室、第三轴承室和第四轴承室均设有用于补偿轴向间隙的波形垫圈9;所述斜齿轮组件设有防止斜齿轮发生轴向窜动的第一轴用挡圈23和第二轴用挡圈17;所述输入轴27和输出轴21的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夹角如图3设为α,α的取值范围为0-180度;所述第二花键长度为80~100mm。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减速器,通过输入斜齿轮和输出斜齿轮分别通过第一平键和第二平键与输入轴和输出轴进行联接,输入斜齿轮和输出斜齿轮啮合,所述输入轴通过第一花键与电机输出端联接,所述输出轴通过第二花键与传动轴联接,采用单级齿轮传动,结构简单、体积小可以放置车辆底盘,简化了减速器齿轮传动机构,提高了减速器的传动效率,将电机扭力传递到传动轴从而驱使车辆平稳减速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