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合板材的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5028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塑合板材的组合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塑合板材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一种现有的四块塑合板材11在互相组装时,是透过多个螺杆件12或钉子(图未示)进行结合,虽然此做法能使所述塑合板材11能稳固的结合,但是会有破坏所述塑合板材11的表面的缺点,导致整体美观度不佳。

为了保持美观度,另一种做法是用胶合的方式连接所述塑合板材11,然而,上胶后会需要长时间定型,因此短时间内无法进行后续的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节省加工时间的塑合板材的组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塑合板材的组合结构,包含至少三个塑合板材及至少三个固定单元。

所述塑合板材共同围绕界定一个空心区,每一个塑合板材包括一个相邻该空心区的内表面、一个相反该内表面的外表面、两个分别连接该内表面的两相反端及该外表面的两相反端的侧表面,及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侧表面的固定槽,每一个侧表面具有一个与该外表面形成锐角的锐角端,及一个与该内表面形成钝角的钝角端,每一个固定槽具有一个自各自的该侧表面开始延伸的深度方向,相邻的两个塑合板材是以各自的其中一个侧表面相互靠合,相互靠合的其中一个侧表面的该锐角端、该钝角端及对应的该固定槽是分别与相互靠合的其中另一个侧表面的该锐角端、该钝角端及对应的该固定槽相对应设置,每一个固定单元位于相邻的两个塑合板材间,且紧密配合地穿设于相对应设置的所述固定槽中以强化整体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塑合板材的组合结构,每一个固定槽的该深度方向是与相对应设置的另一个固定槽的该深度方向相反,每一个固定单元包括一个呈平板状且紧密配合地穿设于所述固定槽中的金属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塑合板材的组合结构,每一个固定槽的该深度方向是与各自的该侧表面垂直。

本实用新型所述塑合板材的组合结构,每一个固定槽的该深度方向是与相对应设置的另一个固定槽的该深度方向呈一个弯折角度,每一个固定单元包括一个金属固定板,该金属固定板具有两个相互连接且彼此呈该弯折角度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分别紧密配合地穿设于所述固定槽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塑合板材的组合结构,每一个固定槽的该深度方向是平行于相对应的该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塑合板材的组合结构,每一个固定单元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且穿设于相对应设置的所述固定槽中的金属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塑合板材相互靠合的结构,以及所述固定单元能紧密配合地穿设于相对应设置的所述固定槽中的设计,使该组合结构能保持稳固性而能够供后续施工,进而节省加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四块塑合板材的一个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塑合板材的组合结构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图;

图3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俯视图;

图4是于图3的视角的一个分解图;

图5是该第一实施例做为一个桌板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塑合板材的组合结构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图;

图7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个俯视图;

图8是于图7的视角的一个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参阅图2、3、4,本实用新型塑合板材的组合结构的一个第一实施例,包含四个塑合板材2,及四个固定单元3。

所述塑合板材2共同围绕界定一个空心区21,每一个塑合板材2包括一个相邻该空心区21的内表面22、一个相反该内表面22的外表面23、两个分别连接该内表面22的两相反端及该外表面23的两相反端的侧表面24,及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侧表面24的固定槽25。

每一个侧表面24具有一个与该外表面23形成锐角的锐角端241,及一个与该内表面22形成钝角的钝角端242。

每一个固定槽25具有一个自各自的该侧表面24开始延伸的深度方向D。

相邻的两个塑合板材2是以各自的其中一个侧表面24相互靠合,相互靠合的其中一个侧表面24的该锐角端241、该钝角端242及对应的该固定槽25是分别与相互靠合的其中另一个侧表面24的该锐角端241、该钝角端242及对应的该固定槽25相对应设置。

于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固定槽25的该深度方向D是与相对应设置的另一个固定槽25的该深度方向D相反,且每一个固定槽25的该深度方向D是与各自的该侧表面24垂直。

每一个固定单元3位于相邻的两个塑合板材2间,且紧密配合地穿设于相对应设置的所述固定槽25中以强化整体结构强度。

每一个固定单元3包括一个呈平板状且紧密配合地穿设于所述固定槽25中的金属固定板31。

使用时,由于所述塑合板材2是以相对应的所述侧表面24相互靠合而形成一个具有该空心区21的长方体,再加上所述金属固定板31能分别紧密配合地连接相对应的所述塑合板材2,因此使该组合结构此时已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固性,虽然后续仍需要对所述塑合板材2的接缝处进一步上胶(图未示)而定型,但是在胶完全定型前,该组合结构已有足够的强度而能应用于所需的场所,例如做为室内装潢的装饰框、装饰柱或桌板(如图5所示),而不需等候胶完全定型,就能进行下一个工续,因此能够大幅度简化施工时间。

另外,由于该组合结构的接缝处是位于所述塑合板材2的锐角端241,因此外观上看不出连接的痕迹,而能够提升美观度。

要说明的是,该组合结构还能够进一步安装两个分别封闭该空心区21两端的档板(图未示),进一步提升整体的美观度。

参阅图6、7、8,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第二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实施例,其差异处在于:

每一个固定槽25的该深度方向D是与相对应设置的另一个固定槽25的该深度方向D呈一个弯折角度A。于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固定槽25的该深度方向D是平行于相对应的该外表面23,该弯折角度A为90度角。

每一个固定单元3包括三个间隔设置且紧密配合地穿设于相对应设置的所述固定槽25中的金属固定板31。

每一个金属固定板31具有两个相互连接且彼此呈该弯折角度A的弯折部311,所述弯折部311分别穿设于相对应设置的所述固定槽25中。

如此,该第二实施例也能够达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所述塑合板材2相互靠合的结构,以及所述固定单元3能紧密配合地穿设于相对应设置的所述固定槽25中的设计,使该组合结构能保持稳固性而能够供后续施工,进而节省加工时间,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