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过滤器外框架的连接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7776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过滤器外框架的连接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过滤器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过滤器外框架的连接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高效无隔板空气过滤器,为了保证过滤器的稳固性,在过滤器外框架的四个直角处均设置有连接角。上述连接角大多数为L型的铝制品,需人工切割后安装于过滤器外框上。由于L型铝制品连接角安装前需人工切割,且过滤器外框要切割45度斜角,再将连接角及外框进行组合装配,才能达到稳固连接的效果。安装后过滤器外框直角处表面继续进行打磨工序,否则容易刮伤人。该连接角安装程序复杂,人工成本较高,且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

此外,有少数连接角为HPS连接角,无需人工切割。现有HPS塑料连接角可克服L型铝制品的缺陷,采用HPS塑料制成,可直接装配在过滤器外框的内槽中,操作简单方便且无需进行打磨处理。但该连接角无法与外框紧密贴合,密封性较差,连接关系不够稳固。同时,连接角与过滤器外框内槽连接处无过渡结构,上密封胶过程中,密封胶流动至连接处时会因流速过快而溢出,造成物料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过滤器外框架的连接角,旨在提高现有连接角所存在的密封性较差以及连接关系不够稳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过滤器外框架的连接角,包括嵌置于过滤器外框架一侧的内槽中的第一连接板、嵌置于过滤器外框架另一侧的内槽中的第二连接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过渡装置;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纵向条以及第一横向条,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二纵向条以及第二横向条,所述第一横向条与第一纵向条相互垂直,并且所述第一横向条的一端与第一纵向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向条与第二纵向条相互垂直,并且所述第二横向条的一端与第二纵向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纵向条以及第一横向条靠近所述过滤器外框架内槽开口的侧面上向上延伸出凸棱,所述第二纵向条以及第二横向条靠近所述过滤器外框架内槽开口的侧面上也向上延伸出凸棱,所述凸棱卡置于所述过滤器外框架的内槽开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装置包括若干条间隔设置的过渡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装置还包括阻隔条,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所述的阻隔条,所述阻隔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侧边的过渡连接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装置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纵向条以及第一横向条的连接处,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纵向条以及第二横向条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角由塑胶材料以及软性弹性材料混合后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过滤器外框架的连接角,其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可直接装配于过滤器外框架的内槽中,无需直角切割以及打磨工序,操作简单方便。并且其上的凸棱卡置于过滤器外框架的内槽开口处,增强了密封性,同时也增大了连接角与过滤器外框架的贴合面积,增加了两者之间的静摩擦力,使得两者连接关系更稳固。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图1所示连接角与空气过滤器外框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过滤器外框架的连接角100,包括嵌置于过滤器外框架200一侧的内槽201中的第一连接板1、嵌置于过滤器外框架200另一侧的内槽201中的第二连接板2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以及第二连接板2之间的过渡装置3。

上述第一连接板1包括第一纵向条11以及第一横向条12,第二连接板2包括第二纵向条21以及第二横向条22,第一横向条12与第一纵向条11相互垂直,并且第一横向条12的一端与第一纵向条11的一端固定连接,两者的连接处形成直角。所述第二横向条22与第二纵向条21相互垂直,并且所述第二横向条22的一端与第二纵向条21的一端固定连接,两者的连接处形成直角。

上述第一纵向条11以及第一横向条12靠近过滤器外框架200内槽201开口的侧面上向上延伸出凸棱13,第二纵向条21以及第二横向条22靠近过滤器外框架200内槽201开口的侧面上也向上延伸出凸棱23,上述凸棱13、凸棱23卡置于过滤器外框架200的内槽201开口处。

具体地,上述过渡装置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纵向条11以及第一横向条12的连接处,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纵向条21以及第二横向条22的连接处。

本施例的空气过滤器外框架的连接角,其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可直接装配于过滤器外框架200的内槽201中,无需直角切割以及打磨工序,操作简单方便。并且其上的凸棱13、凸棱23卡置于过滤器外框架200的内槽201开口处增强了密封性,同时也增大了连接角与过滤器外框架200的贴合面积,使得两者连接关系更稳固。

上述过渡装置3包括若干条间隔设置的过渡连接板31,过渡连接板31之间的间隙32可容纳胶水,从而可防止密封胶溢出,降低物料的损耗。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过渡装置3还可以设置成凹槽结构,从而凹槽结构可容纳胶水,防止密封胶溢出。进一步地,上述过渡装置还包括阻隔条33,第一连接板1以及第二连接板2上均设置有阻隔条33,阻隔条33的两端分别与两侧边的过渡连接板31相连接,从而阻隔条33能与过渡连接板31共同围设成一个闭环,从而防止密封胶从第一连接板1或者第二连接板2处溢出。

为了使得连接角具有一定的柔韧性,所述连接角由HPS黑色塑胶材料以及软性弹性材料混合后注塑成型,装配时,连接角可与过滤器外框200配紧密贴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