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8447阅读:8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气阀。



背景技术:

通气阀用于保证油箱内外压力相等,现有技术中的通气阀始终与大气保持连通,当车辆发生晃动或者倾斜甚至翻到时,油箱内的油液会通过通气阀流至炭罐,影响炭罐的使用。

因此,如何防止由于车辆晃动、倾斜或者翻到时油液进入炭罐,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气阀,以防止由于车辆晃动、倾斜或者翻到时油液进入炭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气阀,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阀体上开设有与炭罐连通的出气孔和与油箱连通的进气口;

位于所述空腔内的阀芯,所述阀芯的外壁与所述空腔内壁形成用于供油气流通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阀芯的下端面与所述阀体的进气口通过弹簧浮动连接,所述阀芯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

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能够沿所述阀体的轴线上下运动的滑动块;

固定在所述阀体内与所述滑动块位置对应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端面与所述滑动块的上端面能够形成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一端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孔连通。

优选的,在上述通气阀中,所述阀芯的上端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高度较高的一端开设有所述第一凹槽;

所述阀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块配合的第二凹槽。

优选的,在上述通气阀中,所述弹簧与所述阀体的进气口通过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上开设与所述油箱连通的进气孔。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气阀,包括阀体、阀芯、滑动块和固定块。阀芯位于阀体的空腔内,滑动块能够在阀芯的第一凹槽内沿着阀芯的轴线方向上下运动,滑动块的上端面与固定块的下端面之间的空间能够形成通气孔,滑动块向上运动,滑动块与固定块贴合,滑动块与固定块之间的空间消失,不能进行气体流通,视为滑动块的上端面与固定块的下端面形成的通气孔关闭,滑动块向下运动,滑动块与固定块分离,滑动块与固定块之间再次形成气体流通空间,视为滑动块的上端面与固定块的下端面形成的通气孔。当油箱保持水平状态时,滑动块与固定块之间的通气孔保持畅通,实现油箱内油气的顺利排出,使油箱内压力保持平衡;当油箱发生晃动时,滑动块同时在第一凹槽内沿着阀体的轴线上下运动,实现对通气孔的封堵,即阻断了进气通道与出气孔的连通,防止油液进入炭罐;当油箱发生翻转时,阀芯在自身重力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着阀体的上端运动,推动滑动块向着固定块的方向运动,实现对通气孔的封堵,防止燃油泄漏,阻断进气通道与出气孔的连通,起到防止油液进入炭罐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1、阀芯,2、滑动块,3、固定块,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气阀,以防止由于车辆晃动、倾斜或者翻到时油液进入炭罐。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气阀,包括阀体、阀芯1、滑动块2和固定块3。

阀体内开设有用于容纳阀芯1的空腔,阀体上开设有与炭罐连通的出气孔,油箱内的油气通过出气孔进入炭罐。

阀芯1安装与空腔内,阀芯1的外壁与空腔内壁形成用于供油气流通的进气通道,通过阀体的进气口进入的油气通过进气通道进入出气孔,再通过出气孔进入炭罐。

阀芯1的下端面与通气阀的进气口通过弹簧浮动连接,当油箱保持水平状态时,弹簧在阀芯1的重力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当油箱处于晃动甚至翻到状态时,阀芯1在自身重力和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着阀体的上端面运动。

阀芯1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能够沿阀体的轴线上下运动的滑动块2,阀体的与滑动块2位置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固定块3,固定块3的下端面与滑动块2的上端面能够形成通气孔,通气孔一端与进气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出气孔连通。

滑动块2的上端面与固定块3的下端面能够形成通气孔,滑动块2向上运动,滑动块2与固定块3贴合,滑动块2与固定块3之间的空间消失,不能进行气体流通,视为滑动块的上端面与固定块的下端面形成的通气孔关闭,滑动块2向下运动,滑动块2与固定块3分离,滑动块2与固定块3之间再次形成气体流通空间,视为滑动块2的上端面与固定块3的下端面再次形成的通气孔。

当油箱保持水平状态时,滑动块2与固定块3之间的通气孔保持畅通,实现油箱内油气的顺利排出,使油箱内压力保持平衡;当油箱发生晃动时,滑动块2同时在第一凹槽内沿着阀体的轴线上下运动,实现对通气孔的封堵,即阻断了进气通道与出气孔的连通,防止油液进入炭罐;当油箱发生翻转时,阀芯1在自身重力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着阀体的上端运动,推动滑动块2向着固定块3的方向运动,实现对通气孔的封堵,防止燃油泄漏,阻断进气通道与出气孔的连通,起到防止油液进入炭罐的作用。

油箱扶正后,阀芯1和滑动块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着阀体的下端运动,滑动块2与固定块3分离,滑动块2与固定块3之间的空间再次形成通气孔,通气阀继续发挥保持油箱内压力平衡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阀芯1的上端面为倾斜面,倾斜面高度较高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缩短了通气孔的长度,使得当滑动块2跳动即可实现对通气孔的封堵,提高了滑动块2工作的可靠性。

阀体上开设有与固定块3配合的第二凹槽,能够方便固定块3的安装,且第二凹槽能够对滑动块2的上下运动起到导向作用,保证滑动块2在跳动的过程中能够与固定块3配合。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弹簧与阀芯1的进气口通过底座4连接,底座4上开设有与进气通道连通的进气孔。优选的,底座4与进气口螺纹连接。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