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325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组减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



背景技术:

在内燃机组领域,尤其针对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如电动车增程器、内燃发电机、内燃机组水泵等,其主轴不直接输出机械扭矩动力,而是将主轴动力转换为其他做功模式,输送给负载,故减振问题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现有的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常用的减振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安装平台上设置缓冲块或缓冲隔垫,以实现减振;另一种设置橡胶体,以实现减振。前者的振动主要为刚性传递,减振效果不理想;后者以橡胶作为缓冲件,虽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但长时间使用,会使橡胶件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裂化、硬化等现象,最终导致减振效果降低。

因此,如何在实现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减振效果的同时,避免橡胶似的老化等现象,是现阶段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该内燃机组能够在实现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减振效果的同时,避免橡胶似的老化等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难题。

一种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包括:

内燃机组;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用于悬挂所述内燃机组。

优选的,所述的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所述第一弹簧为多个。

优选的,所述的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各个所述第一弹簧安装的位置、均与所述内燃机组工作时的重心等高。

优选的,所述的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多个所述第一弹簧安装位置的连线能够围成矩形。

优选的,所述的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所述内燃机组被悬挂时,置于所述矩形拐角处的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矩形相邻的两个边所呈的角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的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置于所述矩形拐角处的所述第一弹簧在所述矩形所处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矩形相邻的两个边均呈45°角。

优选的,所述的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置于所述矩形拐角处的所述第一弹簧与竖直方向呈45°角。

优选的,所述的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所述内燃机组的顶部安装有用于水平限位的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的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所述第一弹簧上包裹有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的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所述内燃机组工作时的振动频率在0.5-7.5kHZ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包括:内燃机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用于悬挂所述内燃机组。在实际安装时,内燃机组通过弹簧悬挂的形式进行固定,当内燃机组工作时,其振动会被弹簧吸收,故实现减振的效果;且因弹簧不易出现橡胶似的老化等现象,故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因此,本方案提出的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能够在实现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减振效果的同时,避免橡胶似的老化等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内燃机组悬挂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悬挂内燃机组的第一弹簧受力的示意图。

图1-图2中:

内燃机组—1、第一弹簧—2、第二弹簧—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该内燃机组能够在实现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减振效果的同时,避免橡胶似的老化等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难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包括:内燃机组1,第一弹簧2。其中在内燃机组1使用时,利用第一弹簧2将内燃机组1悬挂起来。在实际安装时,内燃机组1通过弹簧悬挂的形式进行固定,当内燃机组1工作时,其振动会被弹簧吸收,故实现减振的效果;且因弹簧不易出现橡胶似的老化等现象,故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因此,本方案提出的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1,能够在实现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1减振效果的同时,避免橡胶似的老化等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难题。具体请详见图1。

需要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以内燃机组悬挂的形式实现减震的方法,适用于非扭矩输出的机组,对于直接扭矩输出的机组不适用。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即机组主轴不直接输出机械扭矩动力,而是将其转换为电力或其他做功模式,输出电能、水压、气压等,如电动车增程器、内燃发电机组、内燃机水泵、内燃机气泵、内燃机液压泵等机组总成。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悬挂内燃机组1的第一弹簧2可以有多个,吸收更多的振动,以实现更好的减振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为了进一步提高减振的效果,可以将第一弹簧2安装在与内燃机组1重心等高的位置,该重心依工作时内燃机组1的摆放角度和位置而定;此设计能够进一步吸收振动所产的能量,以实现减振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为了使悬挂式的安装方式,对内燃机组1起到较佳的减振效果,可以使多个第一弹簧2安装位置的连线围成矩形,且该矩形与内燃机组1工作时的重心同一高度。在实际设计中,为了进一步使第一弹簧2吸收振动的能量,当内燃机组1被弹簧悬挂时,在矩形所处的平面上,使置于矩形拐角处的第一弹簧2在该平面上的投影、与相邻的矩形的两边的角度均为45°。如图2所示,第一弹簧2的受力F1分别与X1和Y1的夹角为45度,同理,F2分别与X2和Y2的夹角为45度,F3分别与X3和Y3的夹角为45度,F4分别与X4和Y4的夹角为45度。另为了进一步减小内燃机组工作时的振动,可以使处于矩形拐角处的第一弹簧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亦为45°。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在具体的安装中,从既能够起到良好的减振效果的同时,又能够节省用料的角度而言,用于吊装内燃机组1的第一弹簧2可以为四根,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另,为了在减震的同时,避免弹簧出现生锈或损伤,可以在弹簧外包裹橡胶套,以对弹簧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为了在减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内燃机组1在水平方向的晃动,可以在内燃机组1正常工作时,在其顶部安装第二弹簧3,将内燃机组1沿竖直方向吊起,该设计能够进一步降低内燃机组1工作时沿水平方向的晃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非扭矩输出的内燃机组,其弹簧悬挂的减振方式,能够使工作时的振动频率在0.5-7.5kHZ范围内的内燃机组1,实现较佳的减振效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