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动配脂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676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动配脂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润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中高压双线干油润滑系统的液动配脂阀。



背景技术:

中高压双线干油润滑系统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重机、港口运输、建筑、煤矿等领域中,这种润滑系统的供油管路切换控制阀有电动、气动以及液动多类,但无论是在电动润滑泵装置内部配管方面,还是在电控设计控制方面,液动类切换控制阀最为简单方便,其管路切换动作的完成使靠自身压力差的设定来完成。

现有的液动类切换控制阀由集油块和换向块两个阀体集成,组装定位难,易出现泄漏点,且采用凹凸轮换向和O型圈密封结构,由于凹凸轮的磨损和O型圈的老化,使得换向动作不稳定,使用寿命也比较短。此外,该液动类切换控制阀上的行程开关采用螺栓固定,在设备振动下易出现行程开关移位,导致计数失败,影响整个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换向稳定,故障率低,且不易发生错位、松落现象的液动配脂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动配脂阀,包括阀体,阀体内并排设有阀腔I、阀腔II和阀腔III,各阀腔之间通过油道I连通,阀腔I、阀腔II和阀腔III内分别设有柱塞I、柱塞II和柱塞III,阀腔I的一端设有堵头、另一端设有计数装置,计数装置与柱塞I连接,阀腔II和阀腔III的两端均设有堵头,阀体的顶部垂直设有调压套,调压套的顶部设有手柄,阀体上设有与调压套连通的调压腔,调压腔内设有柱塞IV,柱塞IV与手柄的底部之间设有弹簧,阀体的背面设有与阀腔I和阀腔II连通的进油道,进油道的端部通过油道II与调压腔连通,调压腔的侧面通过油道III与阀腔III连通,阀体的正面对称设有两个出油口。

所述计数装置包括行程开关、指示套和推杆,行程开关通过螺纹与指示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指示套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固定在阀腔I的端部,推杆的一端与柱塞I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指示套内。

所述行程开关与指示套之间还设有扁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动配脂阀采用集油、换向一体化设计,杜绝了阀体间油脂泄漏的弊端,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尺寸小;垂直设置调压结构,换向稳定,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同时,行程开关利用螺纹和扁螺母锁紧固定,不会因设备的振动而产生错位、松落现象,确保整个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阀体,2、阀腔I,21、柱塞I,3、阀腔II,31、柱塞II,4、阀腔III,41、柱塞III,5、堵头,6、行程开关,61、指示套,62、推杆,63、扁螺母,7、出油口,8、油道I,9、调压套,91、手柄,92、弹簧,93、柱塞IV,94、调压腔,10、进油道,11、油道II,12、油道III。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液动配脂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并排设有阀腔I2、阀腔II3和阀腔III4,各阀腔之间通过油道I8连通,阀腔I2、阀腔II3和阀腔III4内分别设有柱塞I21、柱塞II31和柱塞III41,阀腔I2的一端设有堵头5、另一端设有计数装置,计数装置与柱塞I21连接,阀腔II3和阀腔III4的两端均设有堵头5,阀体1的顶部垂直设有调压套9,调压套9的顶部设有手柄91,阀体1上设有与调压套9连通的调压腔94,调压腔94内设有柱塞IV93,柱塞IV93与手柄91的底部之间设有弹簧92,阀体1的背面设有与阀腔I2和阀腔II3连通的进油道10,进油道10的端部通过油道II11与调压腔94连通,调压腔94的侧面通过油道III12与阀腔III4连通,阀体1的正面对称设有两个出油口7,由于只有阀体1采用集油、换向一体化设计,降低油脂泄漏的几率,也减小了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中,计数装置包括行程开关6、指示套61和推杆62,行程开关6通过螺纹与指示套61的一端固定连接,指示套61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固定在阀腔I2的端部,推杆62的一端与柱塞I21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指示套61内,通过推杆62的左右移动带动行程开关计数,行程开关6螺纹拧进指示套61后,可用扁螺母63进行锁紧,确保行程开关6不会因为设备的振动而产生错位、松落现象,确保整个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转。

调压套9垂直于阀体1以及各柱塞设置,当进油道10内的压力超过柱塞IV93所受的弹簧力时,柱塞IV93往上运动,竖向传送压力,从而实现出油口7的自动切换,调压换向更加稳定,不会因磨损出现故障,进一步降低油脂泄漏的几率,延长维护周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