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母式管端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404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母式管端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公母式管端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能源行业的迅猛发展,防腐蚀涂层的技术和生产工艺也逐步提高。长久以来,三层聚乙(丙)烯涂层、单(双)环氧涂层作为管道防腐蚀的主流涂层,这些涂层均采用车间辊道连续作业,钢管连接传送时的连接不当,很容易损伤钢管管端基材。目前的钢管连接均采用单公头内嵌式的方案,且多数设计和制作粗糙,不能有效的起到钢管连接的作用,且容易损伤钢管管端基材,普通的管端连接器很容易损伤钢制管道,导致坡口损伤、顿边损伤、管口内壁划伤等质量问题。公母式管端连接器采用公母头配套使用,内撑外扩的方式,避免钢管连接时直接接触或磨损剐蹭而导致的基材损伤,且连接紧密有效,保证连接后的钢管不易摆动,有效提高涂层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母式管端连接器,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先将公母式管端连接器的公头管端连接器连接在钢管上和母头管端连接器连接在钢管上,使钢管之间的连接转变成公头管端连接器与母头管端连接器连接,而不需要直接的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公母式管端连接器,包括公头管端连接器和母头管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头管端连接器包括第一圆形钢管本体、设置在第一圆形钢管本体一端的第一橡胶圈、环向焊接于第一圆形钢管本体上靠近第一橡胶圈处的第一圆柱形钢筋,所述第一圆柱形钢筋一侧的圆形钢管向内弯折且其末端处开有20 mm的第一弧长缺口,所述第一圆形钢管本体内部靠近第一缺口处沿第一圆形钢管本体直径方向焊接有第一螺纹螺杆;所述母头管端连接器它包括第二圆形钢管本体、开设在第二圆形钢管本体末端的第二弧长缺口、与公头管端连接器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橡胶圈、靠近第二橡胶圈处环向焊接有第二圆柱形钢筋、设置在母头管端连接器内部靠近第二弧长缺口处沿第二圆形钢管本体直径方向焊接有第二螺纹螺杆,所述公头管端连接器的第一弧长缺口插入母头管端连接器的第二弧长缺口内。

所述的公母式管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耐270 ℃的高温,其厚度均为6-10 mm。

所述的公母式管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圆柱形钢筋和第二圆柱形钢筋直径不小于6 mm。

所述的公母式管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圆形钢管本体和第二圆形钢管本体的长度均随钢管直径的增大而增大。

所述的公母式管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该第二圆形钢管本体和第二圆形钢管本体长度大于200 mm小于500 mm。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公母式管端连接器采用内撑外扩的方式固定于钢管管端,避免前后钢管直接接触,进而避免涂层生产过程中的钢管损伤,通过该装置的设计和使用,使管线管在涂层生产过程中,避免了管端坡口、顿边和内壁的损伤,进而保证了钢管在焊接和使用的质量,提高了钢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公母式管端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公头管端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母头管端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公头管端连接器,2—母头管端连接器,13—第一圆形钢管本体,23—第二圆形钢管本体,14—第一橡胶圈,24—第二橡胶圈,15—第一圆柱形钢筋,25—第二圆柱形钢筋,16—第一螺纹螺杆,26—第二螺纹螺杆,17—第一弧长缺口,27—第二弧长缺口,8—钢管A,9—钢管B。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母式管端连接器,包括公头管端连接器1和母头管端连接器2,所述公头管端连接器1它包括第一圆形钢管本体13、设置在第一圆形钢管本体13一端的第一橡胶圈14、环向焊接于第一圆形钢管本体13上靠近第一橡胶圈14处的第一圆柱形钢筋15,所述第一圆柱形钢筋15一侧的钢管向内弯折且其末端处开设有20mm第一弧长缺口17,所述第一圆形钢管本体13内部靠近第一弧长缺口17处沿圆形钢管直径方向焊接有第一螺纹螺杆16用于调节公头管端连接器1与钢管内壁的连接松紧度。所述母头管端连接器2它包括第二圆形钢管本体13、开设在第二圆形钢管本体23末端的第二弧长缺口27、与公头管端连接器1相连的一端设置的第二橡胶圈24、 靠近第二橡胶圈24处环向焊接有第二圆柱形钢筋25、设置在母头管端连接器2内部靠近第二弧长缺口27处沿圆形钢管直径方向焊接的第二螺纹螺杆26,所述公头管端连接器1末端向内弯折的钢管插入母头管端连接器2的第二弧长缺口27内,使二者进行相连。

所述第一橡胶圈14耐270 ℃的高温,其厚度为6-10 mm,其作用可防止钢管与圆柱形钢筋直接接触产生摩擦。

所述第一圆柱形钢筋15与第二圆柱形钢筋25的直径均不小于6 mm,圆柱形钢筋且表面需保持光滑,通过环向相切的方式焊接于第一圆形钢管本体13上,起到限位钢管处坡口(即第一圆形钢管本体13的直钢管向内弯折的弯折处称坡口)的作用,焊接应在靠近高温橡胶垫的另一侧,避免焊渣损伤管端。

所述第二圆形钢管本体13和第二圆形钢管本体23的长度均随钢管直径的增大而增大,以便于安装和有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公母式管端连接器的外壁应光滑无焊渣,无毛刺等,防止与钢管连接时划损钢管内壁。本实用新型公母式管端连接器装配具体过程:首先将公头管端连接器1与钢管A 8相连,母头管端连接器2与钢管B 9相连,通过公头管端连接器1弯曲的钢管插入母头管端连接器2内,从而将钢管A 8与钢管B 9相连。从而避免了钢管A 8与钢管B 9直接相连使管线在涂层生产过程中,避免了管端坡口、顿边和内壁的损伤,进而保证了钢管在焊接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提高了钢管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