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6895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止回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止回阀的使用过程中,在阀体内经常会残留渣滓,从而使阀瓣与传动杆卡滞,这不仅会造成作业停工,而且还会产生噪声。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生产事故。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止回阀解决阀体内残留渣滓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止回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阀体内残留渣滓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避免产生噪声和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止回阀,至少包括:阀体、阀瓣及传动杆;所述阀体为中空结构;所述阀瓣设置在所述中空结构中;所述阀瓣有凹槽,且在所述凹槽的底部在径向上有空腔;所述传动杆设置在所述凹槽中,对所述凹槽底部施加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圆柱形凹槽;所述传动杆的端部为棱柱结构;所述棱柱结构设置在所述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为环形腔。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底部有导流通道,使所述凹槽中的介质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至少包括:手轮、阀杆及压杆;所述手轮与所述阀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阀杆有外螺纹;所述阀体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阀杆穿过所述第一螺纹通孔;所述阀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压杆的第一端限位连接,使所述阀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压杆的直线运动,对所述阀瓣施加力;所述压杆的第二端为所述棱柱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的端部为折弯结构;在所述压杆的端部有折弯凹槽;所述折弯结构设置在所述折弯凹槽中;

或,

在所述阀杆的端部有折弯凹槽;所述压杆的端部为折弯结构;所述折弯结构设置在所述折弯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至少包括:阀座、阀盖、支架及紧固螺栓;所述阀座为中空结构,且所述阀座的侧壁上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支架为空腔结构,且在端部为凸缘结构;所述凸缘结构设置在所述阀座上;所述空腔结构的底部中心有通孔;所述阀盖的中心有所述第一螺纹通孔,所述阀盖的侧壁有第三螺纹通孔;所述阀瓣设置在所述阀座中;所述阀杆和所述压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和所述通孔;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和所述第三螺纹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阀座的侧壁有介质通道;所述介质通道连通所述阀座的进口和所述空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阀瓣与所述阀座为线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阀瓣的端面为曲面;所述阀座的内部有凸台,且所述凸台为平面;所述曲面与所述平面为线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阀瓣有凹槽,在凹槽的底部在径向上有空腔,用于容纳渣滓,从而避免了阀瓣与传动杆的卡滞,不仅避免了产生噪声,而且还保证了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向截面图。

其中,1-阀座,2-空腔结构,3-支架,4-四方头,5-阀杆,6-压杆,7-紧固螺栓,8-衬套,9-棱柱结构,10-空腔,11-导流通道,12-介质通道,13-手轮,14-密封圈,15-阀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止回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阀体内残留渣滓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避免产生噪声和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在阀瓣有凹槽,在凹槽的底部在径向上有空腔,用于容纳渣滓,从而避免了阀瓣与传动杆的卡滞,不仅避免了产生噪声,而且还保证了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回阀,至少包括:阀体、阀瓣15及传动杆;阀体为中空结构;阀瓣15设置在中空结构中;阀瓣15有凹槽,且在凹槽的底部在径向上有空腔10;传动杆设置在凹槽中,对凹槽底部施加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空腔10为环形腔。

参见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说明,凹槽为圆柱形凹槽;传动杆的端部为棱柱结构9;棱柱结构9设置在凹槽中。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凹槽的底部有导流通道11,使凹槽中的介质排出。

对传动杆的结构进行说明,传动杆至少包括:手轮13、阀杆5及压杆6;手轮13与阀杆5的第一端固定连接;阀杆5有外螺纹;阀体有第一螺纹通孔;阀杆5穿过第一螺纹通孔;阀杆5的第二端与压杆6的第一端限位连接,使阀杆5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压杆6的直线运动,对阀瓣15施加力;压杆6的第二端为棱柱结构9。

具体地,设置有四方头4,用于手轮13与阀杆5的连接,并使手轮13与阀杆5间不会产生相对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阀杆5的端部为折弯结构;在压杆6的端部有折弯凹槽;折弯结构设置在折弯凹槽中;

或,

在阀杆5的端部有折弯凹槽;压杆6的端部为折弯结构;折弯结构设置在折弯凹槽中。

在本实施例中,折弯凹槽为T型槽,折弯结构为T型钩头。

对阀体的结构进行说明,阀体至少包括:阀座1、阀盖、支架3及紧固螺栓7;阀座1为中空结构,且阀座1的侧壁上有第二螺纹通孔;支架3为空腔结构2,且在端部为凸缘结构;凸缘结构设置在阀座1上;空腔结构2的底部中心有通孔;阀盖的中心有第一螺纹通孔,阀盖的侧壁有第三螺纹通孔;阀瓣15设置在阀座1中;阀杆5和压杆6依次穿过第一螺纹通孔和通孔;紧固螺栓7穿过第二螺纹通孔和第三螺纹通孔。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还至少包括:衬套8;衬套8设置在支架3中;在衬套8中心开设有通孔;压杆6依次穿过阀盖、衬套8和支架3设置在凹槽中;衬套8与压杆6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衬套8与支架3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具体地,在衬套8的内壁开设有内密封沟槽,第一密封圈设置在内密封沟槽中;在衬套8的外壁开设有外密封沟槽,第二密封圈设置在外密封沟槽中。

对支架3的结构进行说明,支架3上有径向流道,用于介质流入空腔10;并开设有密封沟槽,并设置有密封圈14,用于防止支架3与阀座1间的介质外漏和内漏。支架3还有限位台肩。限位台肩设置在阀座1上,用于对支架3进行轴向限位,并在限位台肩与阀座1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圈14;在支架3的上端面中心有第四螺纹通孔。阀杆5和压杆6依次穿过第一螺纹通孔、第四螺纹通孔和通孔;第四螺纹通孔的孔壁上有密封沟槽,密封圈14设置在密封沟槽中,用于与压杆6的密封;在支架3的上端面也有密封沟槽,密封圈14设置在密封沟槽中,用于与阀盖的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14为O形密封圈,也可以使用满足密封要求的其他形式的密封圈。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进行更进一步说明,阀座1的侧壁有介质通道12;介质通道12连通阀座1的进口和空腔结构2。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进行更进一步说明,阀瓣15与阀座1为线密封。

具体地,阀瓣15的端面为曲面;阀座1的内部有凸台,且凸台为平面;曲面与平面为线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阀体的材料为铜合金,但不限于铜合金,也可以是适应环境及使用要求的其他材料。阀体的对外接口为法兰,也可以用螺纹连接等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工作时,手动转动手轮13,带动阀杆5转动,使阀杆5传动外螺纹与阀盖传动内螺纹形成的螺纹副产生螺旋升降运动。具体地,当右旋手轮13时,阀杆5螺旋下行,带动压杆6向下平动,从而压紧阀瓣15,使阀瓣15的端面与阀座1的凸台平面间相互压紧,形成主密封副,实现阀门的截止功能,此时行程指示刻线指示在下面一条线上,表示阀门处于截止工作状态,介质双向均不能流过阀门。反之,左旋手轮13,阀杆5螺旋上行,带动压杆6向上平动,直至行程指示刻线的上面一条线上,此时压杆6带动衬套8运动到最上方,阀门处于止回工作状态。当阀座1的进口有介质进入时,阀瓣15在介质的作用下上行,介质通过阀瓣15底部,流经阀腔,再从阀座1的出口流出,实现介质的正向通流;当阀座1的出口有介质进入时,阀瓣15在介质的作用下下行并使阀瓣15的端面与阀座1的凸台平面间相互压紧,形成主密封副,阻挡介质流过,实现介质的反向止回。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介质不限于海水和淡水,也可以是蒸汽、高压空气等其他介质。

【技术效果】

1、在阀瓣15有凹槽,在凹槽的底部在径向上有空腔10,用于容纳渣滓,从而避免了阀瓣15与传动杆的卡滞,不仅避免了产生噪声,而且还保证了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2、将阀瓣15的凹槽的侧壁设计为圆柱结构,将传动杆的端部设计为棱柱结构9,棱柱结构9设置在圆柱结构中,从而使阀瓣15的凹槽与传动杆之间存在间隙,进一步避免了异物卡滞。

3、在阀瓣15的凹槽的底部设计有导流通道11,使凹槽中的介质排出,更进一步地避免了异物的卡滞。

4、阀杆5与压杆6限位连接,使阀杆5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压杆6的直线运动,对阀瓣15施加力,即将传动机构分割成了阀杆5与压杆6两部分,从而有效地减小了受压件压杆6的长径比,进而提高了压杆6刚度。此外,将阀杆5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压杆6的直线运动,避免了因阀杆5转动使密封圈产生扭转变形,不仅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而且还提高了密封可靠性。

5、通过对紧固螺栓7的应用,增加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强度。

6、在阀座1的侧壁有介质通道12,且介质通道12连通阀座1的进口和空腔结构2。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工作时,工作介质通过介质通道12被引到衬套8上方的空腔内,在介质压力作用下衬套8受向下作用力,该作用力与介质对阀瓣15向上的作用力相互抵消一部分,从而使作用在压杆6上的合力减小,最终使阀门工作时作用在阀杆5上的力大幅减小,从而减小了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的操作力。

7、阀瓣15与阀体为线密封,缩小了密封面积,不仅当介质中含有杂质时,主阀面不易发生破损,从而提高了主阀面的密封可靠性。而且所需密封比压小,能有效地减小了阀杆5的轴向作用力,不仅能减小阀杆5轴向力及手轮13操作力矩,而且还能改善阀件各零件的受力状态。相对于传统船标阀件来说,操作更为轻便,主阀面处密封更加可靠。而且,当球密封磨损后,密封面能沿密封锥面下移,自动实现补偿,进一步提高了主阀面的密封可靠性。

8、通过对密封圈14的使用,避免了填料密封,极大地增加了阀件无故障操作次数、提高了阀杆5轴向密封的可靠性、减小了摩擦力矩及轴向安装尺寸,实现了阀件结构的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止回阀,其功能是实现对介质的截止和止回,其特点是操作力小、止回可靠、阀瓣不易因晃动产生噪声并带有压力平衡减力结构,阀杆5相对于密封件做纯轴向运动,可有效减轻对密封件的磨损,为对密封可靠性和维修性要求较高的止回阀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途径。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计的大通径止回阀在5MPa以上的高压下也能可靠运行、轻便操作。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