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用加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5029发布日期:2018-09-11 18:5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养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机器人用加油泵。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的俗称,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高级的自动机械,机械作业中常见的机械手也是机器人的一种。机器人可代替或是协助人类进行一些制造业、建筑业的工作,或是危险的工作。

机器人一般由执行机构、驱动机构、检测机构和控制系统以及复杂的机械结构组成。机器人主要是通过机械结构完成各项作业的,因此,需要时常对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进行注油,以防止机械连接处由于缺少润滑而使摩擦力过大,造成机械连接处的磨损问题。现有的机器人注油过程通常是由注油机完成的,但现有的注油机在注油过程中,由于注油机的开口是敞开的,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造成润滑油的氧化,影响机器人的润滑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机器人用加油泵,以解决现有的注油机存在的润滑油易氧化而存在的影响机器人润滑效果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机器人用加油泵,包括机架、储油机构和加油机构,储油机构包括上部开口的储油箱,储油箱上设有可视窗口,可视窗口处设有刻度线,储油箱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的上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外螺纹套设有螺母,螺母的底部固接有连杆,连杆远离螺母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储油箱的上端部;储油箱的一侧设有缓存箱,储油箱与缓存箱之间连通有导油管,导油管上设有可使储油箱内的润滑油单向流入缓存箱内的第一单向阀,缓存箱的下部连通有供油管;加油机构包括支撑台,支撑台上设有条形孔,支撑台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锥齿轮台,锥齿轮台的上端面固接有上部开口的加油箱,供油管远离缓存箱的一端依次穿过条形孔和锥齿轮台并与加油箱连通,供油管上设有可使供油管内的润滑油单向流入加油箱内的第二单向阀,加油箱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转动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活塞杆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加油箱的下部连通有加油管,加油管远离加油箱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加油盘,加油盘上设有多个加油口,多个加油口的直径均小于加油管的管径,且多个加油口之间存在直径差,加油口均连通有注油管;锥齿轮台啮合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同轴固接有连轴,连轴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连轴的支撑柱,连轴远离第一锥齿轮的一端同轴固接有转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器人用加油泵,实际应用时,机架起到支撑和稳定设备连接的作用,储油机构用于储存润滑油,储油箱上的第一活塞起到密封储油箱的作用,避免储油箱上部开口而使储油箱内的润滑油与空气接触而氧化,第一活塞上的螺纹杆转动使得螺纹杆沿螺母下移,进而使得第一活塞沿储油箱的内壁下移,操作人员根据待注油的机器人的大小预估润滑油的用量后,通过储油箱上的刻度线可进行准确的供油,第一活塞下移会将润滑油挤出,润滑油沿导油管流至缓存箱内被暂时缓存,驱动机构起到驱动活塞杆往复移动的作用,活塞杆往复移动使得缓存箱内的润滑油沿供油管被泵入加油箱内,同时使得加油箱内的润滑油被挤压至加油管内,通过转动加油盘可使得不同直径的加油口与加油管正对连通,使得不同直径的注油管内被注入润滑油,当待注油的部件较大时,可使得直径大的加油口与加油管正对;当待注油的部件较为精细时,可使得直径小的加油口与加油管正对,实现了对不同加工精度的位置进行注油的需求。支撑台起到支撑加油机构的作用,支撑台上的条形孔用于使供油管通过,锥齿轮台用于支撑加油箱,且通过转动转盘可带动与之同轴固接的连轴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锥齿轮台转动,实现加油箱的变向,使得加油箱可对不同位置的机器人进行注油,不用移动机器人或者加油箱的位置,操作方便。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装置通过在储油箱上设置第一活塞,通过第一活塞的密封作用使得储油箱的上部开口被密封,避免储油箱内的润滑油与空气接触而使润滑油氧化,而影响润滑油的润滑效果的问题,第一活塞在螺纹杆的推动下沿储油箱的内壁下滑,可通过预估并对比储油箱上的刻度线对润滑油进行挤出,并将润滑油暂存在缓存箱中,实现了用量和挤出量的对应,避免一次性挤出过多的润滑油造成的润滑油浪费和氧化的问题。

2.本装置通过在加油管处转动设置转动盘,且在转动盘上设置不同直径的加油口,通过转动加油盘可使得不同直径的加油口与加油管正对连通,使得不同直径的注油管内被注入润滑油,当待注油的部件较大时,可使得直径大的加油口与加油管正对;当待注油的部件较为精细时,可使得直径小的加油口与加油管正对,实现了对不同加工精度的位置进行注油的需求。

3.本装置通过转动转盘可带动与之同轴固接的连轴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锥齿轮台转动,实现加油箱的变向,使得加油箱可对不同位置的机器人进行注油,不用移动机器人或者加油箱的位置,操作方便。

进一步,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驱动齿轮,活塞杆上设有一段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齿条,机架上固接有用于驱动驱动齿轮往复转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转动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齿条移动,进而带动活塞杆移动,活塞杆带动第二活塞沿加油箱内壁滑动,实现将加油箱内的润滑油泵出,操作方便,且动力传输稳定。

进一步,储油箱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侧壁固接有多个搅拌叶片,搅拌轴的底端穿过储油箱的底部并同轴固接有第一伞齿轮;驱动齿轮同轴固接有横向设置的横轴,横轴远离驱动齿轮的一端同轴固接有第二伞齿轮,第二伞齿轮啮合有第三伞齿轮,第三伞齿轮同轴固接有竖轴,竖轴远离第三伞齿轮的一端同轴固接有第四伞齿轮,第四伞齿轮啮合有第五伞齿轮,第五伞齿轮同轴固接有连接轴,连接轴远离第五伞齿轮的一端同轴固接有与第一伞齿轮啮合的第六伞齿轮。驱动齿轮转动带动与之同轴固接的横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伞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三伞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竖轴和第四伞齿轮转动,第四伞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五伞齿轮转动,第五伞齿轮带动连接轴和第六伞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六伞齿轮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使得与第一伞齿轮同轴固接的搅拌轴转动,搅拌轴转动过程中,搅拌叶片对储油箱内的润滑油进行搅拌,避免润滑油长时间储存在储油箱内而出现分层现象,保证润滑油的均匀度。

进一步,螺纹杆的顶端固接有限位板。螺纹杆顶端的限位板起到限定螺纹杆移动距离的作用,当限位板与螺母相抵时,即提醒操作人员向储油箱内加注润滑油,操作方便。

进一步,导油管与储油箱的连通处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缓存箱与供油管的连通处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在润滑油从储油箱流至导油管内的过程中起到初步过滤润滑油的作用,避免润滑油残渣流入导油管中;第二过滤网在润滑油从缓存箱流至供油管的过程中起到进一步过滤润滑油的作用,进一步去除润滑油的固态残渣,保证润滑油的润滑效果。

进一步,转盘上设有把手。转盘上的把手可方便操作人员转动转盘。

进一步,第一活塞的上方固接有支撑板,螺纹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支撑板上。支撑板起到支撑螺纹杆的作用,为螺纹杆提供稳定的支撑面,轴承可增大螺纹杆转动的流畅度,保证设备运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储油箱1、可视窗口2、第一活塞3、螺纹杆4、螺母5、缓存箱6、导油管7、供油管8、支撑台9、锥齿轮台10、加油箱11、第二活塞12、活塞杆13、加油管14、加油盘15、注油管16、第一锥齿轮17、连轴18、支撑柱19、转盘20、驱动齿轮21、搅拌轴22、搅拌叶片23、第一伞齿轮24、横轴25、竖轴26、限位板27、支撑板28。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机器人用加油泵,包括机架、储油机构和加油机构,储油机构用于储存润滑油,并根据待注油体积进行定量挤出润滑油,避免一次性挤出过多的润滑油造成的润滑油浪费和氧化的问题。储油机构包括上部开口的储油箱1,储油箱1的外壁设有可视窗口2,可视窗口2处设有刻度线,储油箱1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3,第一活塞3的上方粘接有支撑板28,支撑板28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4,螺纹杆4的顶端一体成型有限位板27,螺纹杆4外螺纹套设有螺母5,螺母5与限位板27相抵时起到限定螺纹杆4移动距离的作用。螺母5的底部焊接有连杆,连杆的底端焊接在储油箱1的上端部。储油箱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搅拌轴22,搅拌轴22的侧壁固接有多个搅拌叶片23,搅拌轴22的底端穿过储油箱1的底部并同轴固接有第一伞齿轮24,搅拌轴22与储油箱1的底部之间设有密封圈以防止储油箱1漏油。

储油箱1的右侧设有缓存箱6,储油箱1与缓存箱6之间连通有导油管7,导油管7与储油箱1的连通处设有第一过滤网,导油管7上设有可使储油箱1内的润滑油单向流入缓存箱6内的第一单向阀,缓存箱6的下部连通有供油管8,缓存箱6与供油管8的连通处设有第二过滤网;加油机构包括支撑台9,支撑台9上设有条形孔,支撑台9的上端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锥齿轮台10,锥齿轮台10的上端面固接有上部开口的加油箱11,供油管8远离缓存箱6的一端依次穿过条形孔和锥齿轮台10并与加油箱11的底部连通,供油管8上设有可使供油管8内的润滑油单向流入加油箱11内的第二单向阀,加油箱11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12,第二活塞1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活塞杆13,活塞杆13上设有一段齿条,活塞杆13连接有用于驱动活塞杆13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驱动齿轮21,驱动齿轮21与齿条啮合,机架上固接有用于驱动驱动齿轮21往复转动的驱动电机,驱动齿轮21同轴焊接有横向设置的横轴25,横轴25远离驱动齿轮21的一端同轴焊接有第二伞齿轮,第二伞齿轮啮合有第三伞齿轮,第三伞齿轮同轴焊接有竖轴26,竖轴26远离第三伞齿轮的一端同轴固接有第四伞齿轮,第四伞齿轮啮合有第五伞齿轮,第五伞齿轮同轴固接有连接轴,连接轴远离第五伞齿轮的一端同轴固接有与第一伞齿轮24啮合的第六伞齿轮。加油箱11的下部连通有加油管14,加油管14上设有可使加油箱11内的润滑油单向流入加油管14内的第三单向阀,加油管14远离加油箱1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加油盘15,加油盘15上设有一圈凹槽,加油管14滑动连接在凹槽内,加油盘15上设有多个间歇与加油管14的管口正对的加油口,多个加油口的直径均小于加油管14的管径,用以避免润滑油漏出,且多个加油口之间存在直径差,加油口均连通有注油管16,各个注油管16的管径均不同;锥齿轮台10啮合有第一锥齿轮17,第一锥齿轮17同轴固接有连轴18,连轴18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连轴18的支撑柱19,连轴18远离第一锥齿轮17的一端同轴固接有转盘20,转盘20上设有把手。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初始状态下,储油箱1内储满润滑油,操作人员凭借经验对待注油的机器人所用的润滑油量进行预估,确定需要从储油箱1内挤出的润滑油的体积,而后,人工转动螺纹杆4,螺纹杆4转动过程中沿固定的螺母5向下移动,螺纹杆4向下移动会向下挤压支撑板28,支撑板28为螺纹杆4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撑面,支撑板28下移带动与之固接的第一活塞3下移,使得第一活塞3受到支撑板28向下的挤压力而沿储油箱1密封向下滑动,由于支撑板28的存在,第一活塞3在向下滑动过程中不会向上翘起,保证储油箱1的密封性,避免储油箱1内的润滑油与空气接触而被氧化。第一活塞3沿储油箱1向下滑动会挤压储油箱1内的润滑油,使得润滑油沿导油管7流至缓存箱6内,在此过程中,第一过滤网起到初步过滤润滑油的作用,避免润滑油中的杂质流至缓存箱6内,同时储油箱1侧部的可视窗口2及刻度线可方便操作人员对润滑油的挤出量进行监控。

当润滑油被缓存在缓存箱6内后,开启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正转带动驱动齿轮21正转,进而带动与驱动齿轮21啮合的齿条向上移动,齿条带动活塞杆13及第二活塞12向上移动,使得第二活塞12沿加油箱11的内壁密封向上滑动,使得第二活塞12下方的加油箱11的体积增大,产生负压,由于第三单向阀的存在,使得缓存箱6内的润滑油被吸入到加油箱11内,此时,第二过滤层起到进一步过滤润滑油中的杂质的作用,避免润滑油中的杂质流入加油箱11内,保证润滑油的润滑效果;而后驱动电机反转,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21反转,进而带动与驱动齿轮21啮合的齿条向下移动,齿条带动活塞杆13及第二活塞12向下移动,使得第二活塞12沿加油箱11的内壁密封向下滑动,使得第二活塞12下方的加油箱11的体积减小,此时,由于第二单向阀的存在,使得加油箱11内的润滑油只能被挤压至加油管14内,并从加油管14经由加油口最后从注油管16流出,对机器人部件进行注油。通过转动加油盘15可使得不同直径的加油口与加油管14正对连通,使得不同直径的注油管16内被注入润滑油,当待注油的部件较大时,可使得直径大的加油口与加油管14正对;当待注油的部件较为精细时,可使得直径小的加油口与加油管14正对,实现了对不同加工精度的位置进行注油的需求。

同时,驱动电机转动还会通过驱动齿轮21带动与之同轴固接的横轴2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伞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三伞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竖轴26和第四伞齿轮转动,第四伞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五伞齿轮转动,第五伞齿轮带动连接轴和第六伞齿轮转动,第六伞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伞齿轮24转动,使得与第一伞齿轮24同轴固接的搅拌轴22转动,搅拌轴22转动过程中,搅拌叶片23对储油箱1内的润滑油进行搅拌,避免润滑油长时间储存在储油箱1内而出现分层现象,保证润滑油的均匀度。

当需要对不同方向的机器人进行注油时,操作人员握住把手,手动转动转盘20,转盘20转动带动与之同轴固接的连轴18转动,进而带动与连轴18同轴固接的第一锥齿轮17转动,第一锥齿轮17带动与之啮合的锥齿轮台10转动,锥齿轮台10起到支撑并固定加油箱11的作用,锥齿轮台10转动使得加油箱11转动,进而使得加油管14及加油盘15转动,实现了对不同方向的机器人进行注油的过程,无须人工移动机器人位置,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