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机械密封的旋转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9660发布日期:2018-09-25 19:07阅读:9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机械密封的旋转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市场上很多设备的现有加工技术的限制,使其同心度并不能达到预期的那样,大多数设备运转时存在较大的摆动。对于这种工况下,常规平面旋转接头的使用寿命都比较短,一般使用1至3个月就开始出现泄露,使得整体维修成本居高不下。像这样使用寿命短暂导致设备频繁的停机,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并增加了生产成本。造成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设备摆动大,平面密封旋转装置在摆动的时候,密封面会出现短暂的脱离。常规平面旋转接头支撑采用的是滚珠轴承单边支撑形式,当设备摆动较大时,密封面很容易出现脱开现象:常规平面旋转接头采用的单密封结构形式,密封性能较低;传统的平面旋转接头弹簧长期处于介质中,弹簧弹力会受介质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密封性能不稳定。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旋转接头的同心度以及稳定性、能够提升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新型机械密封的旋转密封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机械密封的旋转密封装置,包括壳体、可转动设置在壳体中的空心轴、设置在壳体与空心轴之间的轴承组件以及用于对空心轴实现动密封的密封机构,壳体内设有介质通道,所述轴承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空心轴的内端的第一轴承和套设在所述空心轴的外端的第二轴承,所述密封机构设置在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密封机构包括嵌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静密封环、套装在所述空心轴上且与第一静密封环配合的第一动密封环、装设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二静密封环以及套装在所述空心轴上且与第二静密封环配合的第二动密封环,第一动密封环与第二动密封环之间设有弹性补偿元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空心轴的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垫块,密封垫块上设有收纳槽,所述第二静密封环嵌设在收纳槽中,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限制密封垫块轴向移动的第一孔用弹性挡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限位承台,所述空心轴上设有第二限位承台,在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第二孔用弹性挡圈,在所述空心轴上设有轴用弹性挡圈,所述第二轴承沿轴向的一端抵靠在第一限位承台和第二限位承台上,所述第二轴承沿轴向的另一端抵靠在第二孔用弹性挡圈和轴用弹性挡圈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轴承为无油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橡胶座,所述第一静密封环嵌设在第一橡胶座中,所述密封垫块上设有第二橡胶座,所述第二静密封环嵌装在第二橡胶座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弹性补偿元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空心轴上的第三橡胶座、套设在所述空心轴上的第四橡胶座以及抵顶在第三橡胶座与第四橡胶座之间的弹簧,所述第一动密封环嵌装在第三橡胶座中,所述第二动密封环嵌装在第四橡胶座中。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第一静密封环与第一动密封环形成第一道密封,第二静密封环与第二动密封环之间形成第二道密封,通过两道密封,大大提高了旋转接头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对空心轴的前后进行支撑,支撑方式支撑间距最大化,可有效防止较大颗粒杂质进入密封面,更好地保护密封位置,使密封位受到的外界摆动的影响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

10-壳体 11-端盖

12-介质通道 13-金属垫片

21-第一轴承 22-第二轴承

23-第二孔用弹性挡圈 24-轴用弹性挡圈

25-第一限位承台 25-第二限位承台

30-空心轴 40-密封垫块

41-第一孔用弹性挡圈 42-弹性密封圈

51-第一静密封环 52-第一动密封环

53-第二静密封环 54-第二动密封环

55-第一橡胶座 56-第二橡胶座

57-第三橡胶座 58-第四橡胶座

5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2,一种新型机械密封的旋转密封装置,包括壳体10、可转动设置在壳体10中的空心轴30、设置在壳体10与空心轴30之间的轴承组件以及用于对空心轴30实现动密封的密封机构,壳体10内设有介质通道12,在壳体10上远离空心轴30的一端设有端盖11,端盖11通过螺栓锁定在壳体10上,端盖11与壳体10之间设置金属垫片13,以内六角螺栓压紧形成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轴承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空心轴30的内端(靠近端盖11的一端)的第一轴承21和套设在所述空心轴30的外端的第二轴承22,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21为无油轴承。

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机构设置在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之间,密封机构包括嵌装在所述壳体10内的第一静密封环51、套装在所述空心轴30上且与第一静密封环51配合的第一动密封环52、装设在所述壳体10内的第二静密封环53以及套装在所述空心轴30上且与第二静密封环53配合的第二动密封环54,第一动密封环52与第二动密封环54之间设有弹性补偿元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与所述空心轴30的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垫块40,密封垫块40上设有收纳槽,所述第二静密封环53嵌设在收纳槽中,在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限制密封垫块40轴向移动的第一孔用弹性挡圈41。密封垫块40通过弹性密封圈42与壳体10进行密封,第一孔用弹性挡圈41用于限制密封垫块40朝第二轴承22轴向移动,同时又具有轻微可调节性,使得密封面在摆动时可一直保持贴合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壳体10内设有第一限位承台25,所述空心轴30上设有第二限位承台26,在所述壳体10的内壁设有第二孔用弹性挡圈23,在所述空心轴30上设有轴用弹性挡圈24,所述第二轴承22沿轴向的一端抵靠在第一限位承台25和第二限位承台26上,所述第二轴承22沿轴向的另一端抵靠在第二孔用弹性挡圈23和轴用弹性挡圈24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壳体10上安装有第一橡胶座55,所述第一静密封环51嵌设在第一橡胶座55中,所述密封垫块40上安装有第二橡胶座56,所述第二静密封环54嵌装在第二橡胶座56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弹性补偿元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空心轴30上的第三橡胶座57、套设在所述空心轴30上的第四橡胶座58以及抵顶在第三橡胶座57与第四橡胶座58之间的弹簧59,所述第一动密封环52嵌装在第三橡胶座57中,所述第二动密封环54嵌装在第四橡胶座58中。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道密封为:第一静密封环51镶嵌于壳体10上通过第一静密封环51外部的第一橡胶座55和壳体10的内壁形成一个静密封点,然后第一动密封环52的通过内壁的第三橡胶座57和空心轴30的外圆形成静密封,第一动密封环52密封端面和第一静密封环51的端面通过弹性补偿元件提供弹力形成一道动密封。

第二道密封为:第二静密封环53镶嵌于密封垫块40上,通过第二静密封环53外部的第二橡胶座56和壳体10的内壁形成一个静密封点,密封垫块40通过弹性密封圈42与壳体10形成一个静密封点,然后第二动密封环54通过内壁的第四橡胶座58和空心轴10外圆形成静密封,第二动密封环54的密封端面和第二静密封环53的端面通过弹性补偿元件提供弹力形成一道动密封。采用两道密封的设计,当第一道密封失效时第二道还能继续密封。

优选地,壳体的外表面挖散热槽,增加与外界的散热接触面积,使密封面摩擦产生的热量更有效的散发,提高机械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