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软密封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8685发布日期:2019-01-08 21:52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高性能软密封蝶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软密封蝶阀。



背景技术:

软密封蝶阀作为一种用来实现管路系统切断及流量控制的部件,已在石油、化工、冶金、水电等许多领域中得到极为广泛地应用。在已公知的蝶阀技术中,其密封形式多采用密封结构,密封材料为橡胶、聚四氟乙烯等。由于结构特征的限制,不适应耐高温、高压及耐腐蚀、抗磨损等行业。现有一种比较先进的蝶阀是三偏心金属硬密封蝶阀,阀体和阀座为连体构件,阀座密封表面层堆焊耐温、耐蚀合金材料,但是,现有的软密封蝶阀的软密封圈密封结构往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导致密封性能的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软密封蝶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高性能软密封蝶阀,包括阀体,所述的阀体内设有阀杆,所述的阀杆上设有蝶板,所述的阀体上设有阀座,所述的阀座上设有堆焊密封面,所述的蝶板与堆焊密封面的连接处设有软密封圈,所述的堆焊密封面与软密封圈密封配合,所述的堆焊密封面朝向阀杆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的软密封圈与堆焊密封面的接触的顶部设有有锥形结构,所述的软密封圈与朝向阀杆方向倾斜设置的堆焊密封面密封配合,实现软密封圈在关闭时逐渐压紧,直至在垂直流道中心位置时压紧量最大。

所述的蝶板上设有安装部,所述的软密封圈安装在安装部上,所述的软密封圈上还设有压板,所述的软密封圈安装在安装部与压板之间。

所述的安装部与压板之间还设有调节螺钉,所述的调节螺钉调节安装部与压板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软密封圈与堆焊密封面的密封度的调节。

所述的阀杆的轴线与蝶板的密封截面存在偏移尺寸A。

所述的阀杆的轴线与阀体的流道轴线存在偏移尺寸B。

所述的阀体的流道上还设有焊接挡块,所述的焊接挡块上设有全螺纹螺柱与螺母,所述的全螺纹螺柱与蝶板限位配合实现限定蝶板的关闭位置。

所述的堆焊密封面为不锈钢堆焊密封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软密封蝶阀,采用双偏心结构设计,即阀杆轴线与蝶板密封截面偏移尺寸A,阀杆轴线与阀体流道轴线偏移尺寸B,阀体密封面堆焊不锈钢,软密封圈材质为橡胶,由蝶板与压板通过螺钉压紧,密封圈与阀体密封面之间的密封程度可以通过紧定螺钉调节,阀体密封面的锥度设计要使密封圈在关闭时逐渐压紧,直至在垂直流道中心位置时压紧量最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阀杆,3-蝶板,4-阀座,5-软密封圈,6-焊接挡块,31-压板,32-调节螺钉,41-堆焊密封面,61-全螺纹螺柱,6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一种高性能软密封蝶阀,包括阀体1,所述的阀体1内设有阀杆2,所述的阀杆2上设有蝶板3,所述的阀体1上设有阀座4,所述的阀座4上设有堆焊密封面41,所述的堆焊密封面41为不锈钢堆焊密封面。所述的蝶板3与堆焊密封面41的连接处设有软密封圈5,所述的堆焊密封面41与软密封圈5密封配合,所述的堆焊密封面41朝向阀杆2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的软密封圈5与堆焊密封面41的接触的顶部设有有锥形结构,所述的软密封圈5与朝向阀杆2方向倾斜设置的堆焊密封面41密封配合,实现软密封圈5在关闭时逐渐压紧,直至在垂直流道中心位置时压紧量最大。

所述的蝶板3上设有安装部,所述的软密封圈5安装在安装部上,所述的软密封圈5上还设有压板31,所述的软密封圈5安装在安装部与压板31之间。

所述的安装部与压板31之间还设有调节螺钉32,所述的调节螺钉32调节安装部与压板31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软密封圈5与堆焊密封面41的密封度的调节。

所述的阀杆2的轴线与蝶板3的密封截面存在偏移尺寸A。

所述的阀杆2的轴线与阀体1的流道轴线存在偏移尺寸B。

所述的阀体1的流道上还设有焊接挡块6,所述的焊接挡块6上设有全螺纹螺柱61与螺母62,所述的全螺纹螺柱61与蝶板3限位配合实现限定蝶板3的关闭位置。

本实用新型高性能软密封蝶阀结构特点:

1.高性能软密封蝶阀采用双偏心结构设计,即阀杆轴线与蝶板密封截面偏移尺寸A,阀杆轴线与阀体流道轴线偏移尺寸B。

2.阀体密封面堆焊不锈钢,软密封圈材质为橡胶,由蝶板与压板通过螺钉压紧。

3.密封圈与阀体密封面之间的密封程度可以通过调节螺钉调节。

4.阀体密封面的锥度设计要使密封圈在关闭时逐渐压紧,直至在垂直流道中心位置时压紧量最大。

5.阀体流道上焊接挡块,挡块上设有全螺纹螺柱、螺母,通过全螺纹螺柱来限定蝶板的关闭位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