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阀用密封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1830发布日期:2019-05-24 21:4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阀用密封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连接件,特别涉及一种气动阀用密封连接件,属于气动阀连接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气动阀多数通过卡扣和卡扣槽连接,使用时只需要转动下端连接管,就能实现卡扣和卡扣槽的连接,这种连接结构在阀内流体压力较大时,连接结构与气动阀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加大,需要较大的力度才能转动连接结构,从而将卡扣脱离卡扣槽,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动阀用密封连接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动阀用密封连接件,包括气动阀,所述气动阀输出端口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分隔环,所述第一分隔环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下端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帽,所述固定螺帽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环形连接件,所述第二螺纹杆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分隔环,所述第二分隔环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分隔环上端开设有一圈圆形槽,所述圆形槽与第二螺纹杆同心圆设计,所述圆形槽的槽宽等于环形连接件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螺帽与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环形连接件插入圆形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螺纹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插环,所述第一螺纹杆内部设有通腔,所述通腔与第一螺纹杆内壁之间开设有插环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环厚度等于插环槽的槽宽,所述插环插入插环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纹杆、第一连接管、第一分隔环、第二分隔环、第二连接管和第二螺纹杆内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动阀用密封连接件,具有安装与拆卸简单的特点,在具体的使用中,与传统的气动阀用密封连接件相比较而言,本气动阀用密封连接件在连接件和气动阀的外部安装有密封连接结构,不用考虑管内流体压力大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螺纹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螺纹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螺纹杆端口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螺纹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动阀;2、第一连接管;3、第一分隔环;4、第一螺纹杆;5、固定螺帽;6、环形连接件;7、第二螺纹杆;8、第二分隔环;9、第二连接管; 10、圆形槽;11、插环;12、通腔;13、插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动阀用密封连接件,包括气动阀1,所述气动阀1输出端口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2,所述第一连接管2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分隔环3,所述第一分隔环3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所述第一螺纹杆4下端设有第二螺纹杆7,所述第一螺纹杆4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帽5,所述固定螺帽5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环形连接件6,所述第二螺纹杆7 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分隔环8,所述第二分隔环8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9,所述第二分隔环8上端开设有一圈圆形槽10,所述圆形槽10与第二螺纹杆7 同心圆设计,所述圆形槽10的槽宽等于环形连接件6的厚度。

所述固定螺帽5与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7螺纹连接,所述环形连接件6插入圆形槽10内,所述第二螺纹杆7上端固定连接有插环11,所述第一螺纹杆4内部设有通腔12,所述通腔12与第一螺纹杆4内壁之间开设有插环槽13,所述插环11厚度等于插环槽13的槽宽,所述插环11插入插环槽13内,所述第一螺纹杆4、第一连接管2、第一分隔环3、第二分隔环8、第二连接管 9和第二螺纹杆7内径相同。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动阀用密封连接件,具有安装与拆卸简单的特点,首先通过将插环11插入插环槽13中,再稍稍转动第二螺纹杆7,使得第二螺纹杆7的螺道与第一螺纹杆4的螺道吻合,再螺纹转动固定螺帽5,当固定螺帽5下端与第二分隔环8接触时,固定螺帽5的中部正好位于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7的接触位置,通过固定螺帽5实现气动阀1与下端管道的连接,此时环形连接件6插入圆形槽10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