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互锁功能的螺纹连接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0550发布日期:2019-08-20 23:43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带互锁功能的螺纹连接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互锁功能、连接固定稳定可靠的螺纹连接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很多连接件都是通过螺栓、螺母来配合锁紧固定连接的,就现有的螺栓螺母来说,其相互啮合连接的螺纹槽型及螺距都是完全一样的,这样槽型及螺距完全一致的结构可以满足一定的使用要求,但是也存在较大缺陷,连接稳定性、可靠性差,在长时间震动过程中易松动脱落紧固失效,连接件结构易损坏,使用寿命短,使用成本高,需要频繁维修更换,使用麻烦不便,故障率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稳定性可靠性高、震动也不易松动脱落紧固失效、连接件结构不易损坏、使用周期长、使用成本低、无需频繁维修更换、使用方便简单、故障率低带互锁功能螺纹连接改进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连接稳定性可靠性差、震动过程中易松动脱落紧固失效、连接件结构易损坏、使用寿命短、使用成本高、需要频繁维修更换、使用麻烦不便、故障率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互锁功能的螺纹连接改进结构,包括被连接件、螺栓、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螺栓包括底座、光杆段和第一外螺纹,所述被连接件套设在螺栓上且下端面完全抵住底座,所述第一螺母包括第一内螺纹、台阶支撑段和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螺母包括第二内螺纹和第三内螺纹,所述第一螺母通过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螺纹连接配合拧紧在螺栓上,所述第一螺母的台阶支撑段底部完全抵住被连接件上端面,所述第二螺母通过第二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螺纹连接配合拧紧在第一螺母上且通过第三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螺纹连接配合同时拧紧在螺栓上,所述第一外螺纹、第一内螺纹、第三内螺纹的螺纹槽型均为60°且螺距相同,所述第二外螺纹、第二内螺纹的螺纹槽型均为55°且螺距为第一外螺纹螺距的103%-1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不同槽型及不同螺距的螺纹进行螺纹连接,拧紧后产生多组作用力及反作用力形成互锁,连接更牢固稳定,震动也不易松动脱落紧固失效,连接件结构不易损坏,使用周期长,使用成本低,无需频繁维修更换,使用方便简单,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阅图1,一种带互锁功能的螺纹连接改进结构,包括被连接件1、螺栓2、第一螺母3和第二螺母4,所述螺栓2包括底座21、光杆段22和第一外螺纹23,所述被连接件1套设在螺栓1上且下端面完全抵住底座21,所述第一螺母3包括第一内螺纹31、台阶支撑段32和第二外螺纹33,所述第二螺母4包括第二内螺纹41和第三内螺纹42,所述第一螺母3通过第一内螺纹31与第一外螺纹23螺纹连接配合拧紧在螺栓2上,所述第一螺母3的台阶支撑段32底部完全抵住被连接件1上端面,所述第二螺母4通过第二内螺纹41与第二外螺纹33螺纹连接配合拧紧在第一螺母3上且通过第三内螺纹42与第一外螺纹螺纹23连接配合同时拧紧在螺栓2上,所述第一外螺纹23、第一内螺纹31、第三内螺纹41的螺纹槽型均为60°且螺距相同,所述第二外螺纹33、第二内螺纹42的螺纹槽型均为55°且螺距为第一外螺纹23螺距的103%-113%,由于螺纹之间的槽型及螺距不同,相互之间会形成互锁,第一螺母对被连接件会形成一个作用力记为F10及一个反作用力RF10,第二螺母对第一螺母会形成一个作用力记为F21及一个反作用力RF21,螺栓对被连接件会形成一个作用力记为F30及一个反作用力RF30,第一螺母对螺栓会形成一个作用力记为F31及一个反作用力RF31,第二螺母对螺栓会形成一个作用力记为F32及一个反作用力RF32,连接更加牢固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不同槽型及不同螺距的螺纹进行螺纹连接,拧紧后产生多组作用力及反作用力形成互锁,连接更牢固稳定,震动也不易松动脱落紧固失效,连接件结构不易损坏,使用周期长,使用成本低,无需频繁维修更换,使用方便简单,故障率低。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