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泥缓冲器、缓冲装置及机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7845发布日期:2019-08-17 02:50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胶泥缓冲器、缓冲装置及机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胶泥缓冲器、缓冲装置及机动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炭、矿石等大宗物资的运输需求越来越大,国家铁路部门已大力开展重载运输研究及运用,80t级铁路车辆已逐渐成为煤炭运输的主型货车,其连接缓冲装置装用了大量的胶泥缓冲器。然而,胶泥缓冲器采用了弹性胶泥阻尼材料,因此其缓冲性能大大提高,但也带来了流体密封的可靠性问题,而密封结构及密封件的设计及应用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缓冲器的技术性能及使用寿命。组合式密封圈在长期使用后会产生松懈,并影响组合密封圈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胶泥缓冲器、缓冲装置及机动车辆,它能够保证密封性能长久保持。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胶泥缓冲器,包括:缸体、活塞杆与端盖,所述活塞杆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缸体中,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缸体的口部,所述端盖设有通孔,所述活塞杆通过所述通孔伸出到所述缸体外;组合式密封圈与弹性胶泥,所述组合式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通孔中并套设于所述活塞杆外部,所述弹性胶泥填充于所述缸体内;密封压环及固定件,所述密封压环设置于所述缸体内并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端盖相连,所述密封压环套设于所述活塞杆外,所述密封压环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组合式密封圈的端面抵触配合,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缸体的腔室相连通的一个以上过料孔。

上述的胶泥缓冲器在工作过程中,受到车辆冲撞力而进行压缩动作,此时活塞杆向缸体内部运动,导致缸体内部弹性胶泥的体积压缩,因此弹性胶泥的内压增大,此时组合式密封圈能起到高压密封的作用,避免弹性胶泥外漏。由于弹性胶泥的流体特性,流经密封压环上的过料孔,以致组合式密封圈的端面持续地受到弹性胶泥的高压作用,由此增大了组合式密封圈的唇口与密封压环的接触面的受力作用,增强了组合式密封圈的高压密封效果。此外,在胶泥缓冲器长期运用过程中,弹性胶泥对组合式密封圈始终保持一定的高压作用,持续对组合式密封圈的磨耗进行紧压补偿,使其一直处于紧压密封状态,以达到密封自紧补偿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面设有凹部,所述过料孔设置于所述凹部的底壁或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部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上,所述过料孔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过料孔间隔设置于所述凹部的底壁或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所述密封压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内侧壁绕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所述组合式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内侧壁还绕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第一导向环,所述第一导向环套设于所述活塞杆外并与所述组合式密封圈的其中一端面相接触;所述密封压环的内侧壁绕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有第二导向环,所述第二导向环套设于所述活塞杆外并与所述组合式密封圈的另一端面相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胶泥缓冲器还包括底座与导套,所述底座与所述活塞杆相连,所述底座与所述导套的一端相连,所述导套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缸体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胶泥缓冲器还包括防尘圈,所述防尘圈设置于所述导套的另一端并位于所述导套的内侧壁与所述缸体的外侧壁之间。

一种缓冲装置,包括所述的胶泥缓冲器。

上述的缓冲装置,由于包括所述的胶泥缓冲器,其技术效果由所述的胶泥缓冲器带来,有益效果与所述的胶泥缓冲器的有益效果相同,不进行赘述。

一种机动车辆,包括所述的胶泥缓冲器。

上述的缓冲装置,由于包括所述的胶泥缓冲器,其技术效果由所述的胶泥缓冲器带来,有益效果与所述的胶泥缓冲器的有益效果相同,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胶泥缓冲器的其中一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胶泥缓冲器的其中一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胶泥缓冲器的另一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胶泥缓冲器中的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防尘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缸体,20、活塞杆,30、端盖,31、通孔,40、组合式密封圈,50、弹性胶泥,60、密封压环,61、过料孔,62、凹部,63、第四凹槽,70、固定件,80、第一导向环,90、第二导向环,110、底座,120、导套,121、第一安装槽,122、第二安装槽,130、防尘圈,131、套本体,132、凸缘,140、导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一般地,传统的胶泥缓冲器的组合式密封圈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磨损,组合式密封圈磨损后,便会出现松懈现象并影响组合式密封圈的密封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胶泥缓冲器,包括缸体10、活塞杆20、端盖30、组合式密封圈40、弹性胶泥50、密封压环60及固定件70。所述活塞杆20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缸体10中,所述端盖30设置于所述缸体10的口部,所述端盖30设有通孔31,所述活塞杆20通过所述通孔31伸出到所述缸体10外。所述组合式密封圈40设置于所述通孔31中并套设于所述活塞杆20外部,所述弹性胶泥50填充于所述缸体10内。所述密封压环60设置于所述缸体10内并通过所述固定件70与所述端盖30相连,所述密封压环60套设于所述活塞杆20外,所述密封压环60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组合式密封圈40的端面抵触配合。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缸体10的腔室相连通的一个以上过料孔61。

上述的胶泥缓冲器在工作过程中,受到车辆冲撞力而进行压缩动作,此时活塞杆20向缸体10内部运动,导致缸体10内部弹性胶泥50的体积压缩,因此弹性胶泥50的内压增大,此时组合式密封圈40能起到高压密封的作用,避免弹性胶泥50外漏。由于弹性胶泥50的流体特性,流经密封压环60上的过料孔61,以致组合式密封圈40的端面持续地受到弹性胶泥50的高压作用,由此增大了组合式密封圈40的唇口与密封压环60的接触面的受力作用,增强了组合式密封圈40的高压密封效果。此外,在胶泥缓冲器长期运用过程中,弹性胶泥50对组合式密封圈40始终保持一定的高压作用,持续对组合式密封圈40的磨耗进行紧压补偿,使其一直处于紧压密封状态,以达到密封自紧补偿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4,所述第一端面设有凹部62,所述过料孔61设置于所述凹部62的底壁或侧壁。如此,缸体10内的弹性胶泥50通过过料孔61进入到凹部62并充满于凹部62,凹部62内的弹性胶泥50与组合式密封圈40的端面接触配合,能增强对组合式密封圈40的高压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4,所述凹部62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上,所述过料孔61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过料孔61间隔设置于所述凹部62的底壁或侧壁。如此,组合式密封圈40受到的压紧力较为均匀。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凹部62的轴向截面为半圆形状。过料孔61具体为8个、10个或12个,并等间隔地设置于凹部62的底壁。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4,过料孔61从密封压环60的第一端面贯穿延伸至密封压环60的第二端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端盖30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通孔31贯穿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所述密封压环60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如此,密封压环60在端盖30上的安装效果较为稳固,能增强对组合式密封圈40的高压密封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通孔31的内侧壁绕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所述组合式密封圈40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中。如此,组合式密封圈40较为稳固地设置于通孔31中。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通孔31的内侧壁还绕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第一导向环80。所述第一导向环80套设于所述活塞杆20外并与所述组合式密封圈40的其中一端面相接触。所述密封压环60的内侧壁绕设有第四凹槽63,所述第四凹槽63内设有第二导向环90,所述第二导向环90套设于所述活塞杆20外并与所述组合式密封圈40的另一端面相接触。

如此,同时在密封压环60与活塞杆20之间组合安装第一导向环80,以及在组合式密封圈40背离密封压环60的端部安装另一个第二导向环90,使得活塞杆20在组合式密封圈40的上下两端都进行导向支撑,起到对组合式密封圈40有效支撑保护作用。

具体而言,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整体呈阶梯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70为弹性卡圈、螺钉、销钉等等。固定件70具体为弹性卡圈,弹性卡圈与端盖30相连,弹性卡圈设置于密封压环60的第二端面。如此,弹性卡圈能使得密封压环60紧密抵触于组合式密封圈40上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的胶泥缓冲器还包括底座110与导套120。所述底座110与所述活塞杆20相连,所述底座110与所述导套120的一端相连。所述导套120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缸体10外。

一般地,车辆在长期进行煤炭运输后,发现装用的胶泥缓冲器的内部容易聚集煤灰,导致胶泥缓冲器的内活塞杆20、导套120的导向带140等表面凝结杂物,以至在长期往复运动中加重摩擦而变得粗糙,进而容易导致胶泥缓冲器的密封件、导向带140等过早磨损失效。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及图5,所述的胶泥缓冲器还包括防尘圈130。所述防尘圈130设置于所述导套120的另一端并位于所述导套120的内侧壁与所述缸体10的外侧壁之间。

上述的胶泥缓冲器在使用过程中,防尘圈130设置于导套120的内侧壁与缸体10的外侧壁之间,避免粉尘煤灰通过导套120的内侧壁与缸体10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导套120内部;此外,在缸体10与导套120相对运动过程中,防尘圈130能将缸体10的外侧壁上粘附的粉尘煤灰刮下,能有效防止灰尘煤灰等杂质进入导套120内部。如此,能避免灰尘对活塞杆20、密封件及导向带140等的磨损损坏,进而便能够提高使用性能,以及延长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导套120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安装槽121,所述防尘圈130装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21中。如此,在缸体10与导套120相对运动过程中,防尘圈130由于固定设置于第一安装槽121中,便不会随着缸体10的移动而发生移动,从而能实现较好的防尘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图5,所述防尘圈130包括设置于第一安装槽121的套本体131及绕所述套本体131周向设置的凸缘132。所述凸缘132与所述缸体10的外侧壁紧密贴合。如此,在缸体10与导套120相对运动过程中,凸缘132能便于将缸体10的外侧壁上粘附的粉尘煤灰刮下,能有效防止灰尘煤灰等杂质进入导套120内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及图5,所述凸缘132设置于所述套本体131远离于所述底座110的一端,所述凸缘132的口径在远离于所述底座110的轴向方向上逐渐变小。如此,凸缘132能够紧密地贴合于缸体10的外侧壁上,能便于将缸体10的外侧壁上粘附的粉尘煤灰刮下,能有效防止灰尘煤灰等杂质进入导套120内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尘圈130为聚氨酯圈或硅胶圈。如此,防尘圈130具有耐磨损、耐高低温、自有弹性以及一定的自补偿性能,进而能长期正常使用,能有效防止灰尘煤灰等杂质进入导套120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防尘圈130的具体形状不以附图公开的圆形为限,还可以是方形、椭圆形、多边形等等,主要是根据导套120及缸体10的实际形状来进行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的胶泥缓冲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套120的内侧壁与所述缸体10的外侧壁之间的导向带140。所述导套12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22,所述导向带140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22中。如此,导向带140有利于缸体10与导套120之间相互移动,并能减小缸体10与导套120之间的磨损量。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导向带140为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安装槽122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导向带140与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安装槽122一一相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缓冲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胶泥缓冲器。

上述的缓冲装置,由于包括所述的胶泥缓冲器,其技术效果由所述的胶泥缓冲器带来,有益效果与所述的胶泥缓冲器的有益效果相同,不进行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机动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胶泥缓冲器。

上述的缓冲装置,由于包括所述的胶泥缓冲器,其技术效果由所述的胶泥缓冲器带来,有益效果与所述的胶泥缓冲器的有益效果相同,不进行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胶泥缓冲器可应用于铁路货车中,可有效防止煤灰粉尘杂质的进入,降低活塞杆20、密封导向元件在长期运用中的磨损。在环境较为恶劣的使用工况中长期运用的胶泥或液气类缓冲产品,也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胶泥缓冲器,以达到减少粉尘,保护密封导向元件等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