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卸灰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4268发布日期:2019-11-09 00:16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卸灰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状物料运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卸灰阀。



背景技术:

双层卸灰阀广泛用于冶金烧结和环保设备中,该产品能在密闭的回路中不断把粉状物料排出,基本原理为电动机变速后输出合适的转速,通过机械机构控制上下阀门的开启和闭合。当上阀门开启时,下阀门闭合,物料从进料口进入,落到下阀门上,随着电机的转动,上阀门闭合,下阀门开启,将物料卸到皮带机上运走,然后下阀门闭合,上阀门重新开启,以此循环,达到在密闭回路中不断把物料卸出的目的。由此可见阀门作为主要执行部件,首先必须保证闭合后与阀口有良好的密封性。

现有的双层卸灰阀中的阀板材质多为普通钢材,不耐冲击与磨损,需要频繁更换,并且两个阀板需要使用两套驱动装置分别进行驱动,同步性较差,物料下落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下落更加均匀并且阀板使用寿命更长的双层卸灰阀。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双层卸灰阀,包括阀体、与阀体转动连接的上转轴与下转轴和固定在上转轴与下转轴上的阀板;还包括设在阀体上的驱动装置、设在驱动装置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和设在阀体上与驱动齿轮啮合的上从动齿轮与下从动齿轮;

所述上从动齿轮与上转轴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上转轴转动的连杆机构A;

所述下从动齿轮与下转轴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下转轴转动的连杆机构B。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套驱动装置同时驱动两个阀板动作,避免了使用两套驱动装置制作成本高和无法实现完全同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在阀体上的电机和与电机连接的减速机;

所述驱动齿轮安装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这种驱动装置采用市面上常规的电机和减速机,运行稳定,能够长时间的连续运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机构A包括与上从动齿轮铰接的第一连杆和与第一连杆铰接的第二连杆;

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端固定在上转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能够带动上转轴围绕其轴线往复摆动,实现阀板的开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机构B包括与下从动齿轮铰接的第三连杆和与第三连杆铰接的第四连杆;

所述第四连杆的自由端固定在下转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能够带动上转轴围绕其轴线往复摆动,实现阀板的开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板的上表面上设有与阀体内腔相配的凸起;

所述凸起上设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上的倒角与阀体的内腔接触,密封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起放置在阀板上;

所述阀板的上表面上设有下孔;

所述凸起的底面上设有上孔;

所述下孔内放置有弹簧;

所述弹簧的上端伸入到上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在于阀体内腔接触后,弹簧被压缩并同时向凸起施加一个向上的推力,一方面能够降低二者的撞击程度,延长凸起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能够使二者接触位置的压力更大,提高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孔围绕阀板的中心线圆形阵列;

所述上孔围绕凸起的中心线圆形阵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弹簧均匀的分布在凸起于阀体内腔接触部分的下方,凸起的受力更加均匀,不会出现局部倾斜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起与阀板的结合处设有弹性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密封圈能够阻止粉尘进入到凸起与阀板的结合处堆积,缩短凸起的有效行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使用一套驱动装置同时驱动两个阀板转动,避免了使用两套驱动装置无法实现完全同步、制造成本高等问题,结构更加简单,可以降低制作难度和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2.本实用新型在阀板上增加了带有倒角的凸起,倒角在与阀体内腔接触的过程中,粉尘不会在倒角上停留,可以有效减低凸起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在凸起和阀板之间增加了弹簧,在凸起和阀体内腔接触的过程中,凸起与阀体内腔接触后不再移动,阀板继续转动并通过弹簧向凸起继续施加压力。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凸起与阀体内腔的撞击程度,延长二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凸起与阀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1、阀体;12、上转轴;13、下转轴;14、阀板;15、驱动齿轮;16、上从动齿轮;17、下从动齿轮;21、电机;22、减速机;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第三连杆;34、第四连杆;41、凸起;42、倒角;51、下孔;52、上孔;53、弹簧;6、弹性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双层卸灰阀,其中阀体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其余各部分均安装在其上。

上转轴12与下转轴13均水平设置在阀体11内,其两端均与阀体11转动连接,阀板14有两块,分别固定在上转轴12与下转轴13上,能够随其转动而摆动。

驱动装置由电机21和减速机22组成,都安装在阀体11上,电机21的输出轴与减速机22的输入端连接。驱动齿轮15键连接在减速机22的输出轴上,上从动齿轮16与下从动齿轮17均安装在阀体11的外表面上,可以自由转动。上从动齿轮16与下从动齿轮17均与驱动齿轮15啮合,能够在驱动齿轮15的带动下转动。

连杆机构A由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组成,第一连杆31的一端与上转轴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2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铰接在上从动齿轮16上。上从动齿轮16转动时,能够通过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带动上转轴12往复转动。

连杆机构B由第三连杆33和第四连杆34组成,第三连杆33的一端与下转轴1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连杆34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杆34的另一端铰接在下从动齿轮17上。下从动齿轮17转动时,能够通过第三连杆33和第四连杆34带动下转轴13往复转动。

参照图3,阀板14的上表面上设有下孔51,下孔51的形状与突起41的形状相同,即突起41为圆形时,多个下孔51围成的形状为圆形,突起41为矩形时,多个下孔51围成的形状为矩形。下孔51内放置有弹簧53,弹簧53的上端伸入到凸起41底面上的上孔52内。其数量与下孔51的数量相同并且在位置上一一对应。凸起41放置在阀板14上,能够在垂直于阀板14的方向上移动。凸起41的上表面和侧面的交界处设有倒角42。

阀板14的上表面上开有一个圆形凹槽,对应的凸起41的底面上同样开有一个圆形凹槽,弹性密封圈6放置在这两个圆形凹槽内。凸起41和阀板14能够挤压弹性密封圈6,使其变形。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物料从阀体11的上端进入阀体11,首先落到上转轴12上的阀板14上,上转轴12上的阀板14按照一个固定的频率开合,下转轴13上的阀板14的开合频率与上转轴12上阀板14的开合频率相同。下转轴13上的阀板14封闭时,上转轴12上的阀板14打开,物料落到两个阀板14之间,下转轴13上的阀板14打开时,上转轴12上的阀板14封闭,物料落到后续的设备中。

该过程中,电机21通过减速机22带动驱动齿轮15转动,驱动齿轮15转动时带动上从动齿轮16和下从动齿轮17转动。上从动齿轮16和下从动齿轮17在转动时分别拉动第二连杆32和第四连杆34运动。第二连杆32在运动时推动第一连杆31围绕上转轴12的轴线摆动,第四连杆34在运动时推动第三连杆33围绕下转轴13的轴线摆动,从而实现上转轴12与下转轴13上阀板14的开合。

阀板14在于阀体11的内腔接触过程中,凸起41上的倒角42首先与阀体11内腔接触,接触后停止运动。此时阀板14继续转动并通过弹簧53向凸起41施加一个向上的推力,该过程中凸起41上倒角42首与阀体11内腔接触部分之间的压力增加,同时弹性密封圈6受到挤压后变形。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