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压接式金属管件O型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1323发布日期:2019-10-29 21:50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壁压接式金属管件O型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壁压接式金属管件O型密封圈,具体为密封圈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健康、环保意识的增,给水管道已进入绿色环保革命性时代,薄壁不锈钢金属压接式联接已普遍被人们接受,它具有目前所有的管道路所不具备的节材、高效、环保、长寿命近似完美的优点,已在全球广泛的被推开。在我国更是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整个给水管道市场份额以10%的步伐快速的递增。随着市场越来越大,特别是薄壁压接式金属管因安装时压接不到位而引起的压点缝隙大,造成缝隙易留存雨水,缝隙进入微细粉尘,缝隙渗漏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壁压接式金属管件O型密封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安装时压接不到位而引起的压点缝隙大,造成缝隙易留存雨水,缝隙进入微细粉尘,缝隙渗漏的情况发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壁压接式金属管件O型密封圈,包括O型密封圈本体,所述O型密封圈本体的内壁圆周从前至后均匀固定安装有内挡圈,所述内挡圈包括第一内挡圈层和第二内挡圈层,所述第一内挡圈层的后壁和第二内挡圈层的前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内挡圈层和第二内挡圈层的内壁圆周均匀开有内挡圈变形凹槽,两组所述内挡圈变形凹槽交错排布,所述O型密封圈本体的外壁圆周从前至后均匀固定安装有外挡圈,所述外挡圈包括第一外挡圈层和第二外挡圈层,所述第一外挡圈层的后壁和第二外挡圈层的前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外挡圈层和第二外挡圈层的外壁圆周均匀开有外挡圈变形凹槽,两组所述外挡圈变形凹槽交错排布。

优选的,所述O型密封圈本体与内挡圈和外挡圈间均为注塑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内挡圈和外挡圈均至少设置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内挡圈和外挡圈的一端均开有弧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设置多组由第一内挡圈层、第二内挡圈层组成的内挡圈和第一外挡圈层、第二外挡圈层组成的外挡圈,当漏压接时,管道内的水会通过第一内挡圈层、第二内挡圈层间的缝隙和第一外挡圈层、第二外挡圈层间的缝隙流出,使的验收时可以有效发现渗漏,对管道进行压接时,内挡圈和外挡圈共同被挤压,导致第一内挡圈层和第二内挡圈层受力变形分别进入内挡圈变形凹槽内,第一外挡圈层和第二外挡圈层受力变形分别进入外挡圈变形凹槽内,使的第一内挡圈层和第二内挡圈层相互接触,即使压接不到位,内挡圈和外挡圈也可形成有效密封,避免渗漏现象发生,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避免压接不到位造成的压接缝隙渗漏等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薄壁压接式金属管件O型密封圈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薄壁压接式金属管件O型密封圈右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薄壁压接式金属管件O型密封圈外挡圈横街面图。

图中:100 O型密封圈本体、200内挡圈、210第一内挡圈层、220第二内挡圈层、230内挡圈变形凹槽、300外挡圈、310第一外挡圈层、320第二外挡圈层、330外挡圈变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壁压接式金属管件O型密封圈,有效避免压接不到位造成的压接缝隙渗漏等情况发生,请参阅图1和图2,包括O型密封圈本体100;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O型密封圈本体100的内壁圆周从前至后均匀固定安装有内挡圈200,内挡圈200用于阻挡外界灰尘或管道内流水通过O型密封圈本体100内壁进入管道或管道泄漏,内挡圈200包括第一内挡圈层210和第二内挡圈层220,第一内挡圈层210的后壁和第二内挡圈层220的前壁相连接,第一内挡圈层210和第二内挡圈层220的内壁圆周均匀开有内挡圈变形凹槽230,两组内挡圈变形凹槽230交错排布,漏压接时,内挡圈变形凹槽230用于漏压接验收时可被有效发现,压接时,内挡圈变形凹槽230用于第一内挡圈层210和第二内挡圈层220进入内挡圈变形凹槽230的内腔,使得第一内挡圈层210和第二内挡圈层220紧密接触,实现有效密封;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O型密封圈本体100的外壁圆周从前至后均匀固定安装有外挡圈300,外挡圈300用于阻挡外界灰尘或管道内流水通过O型密封圈本体100外壁进入管道或管道泄漏,外挡圈300包括第一外挡圈层310和第二外挡圈层320,第一外挡圈层310的后壁和第二外挡圈层320的前壁相连接,第一外挡圈层310和第二外挡圈层320的外壁圆周均匀开有外挡圈变形凹槽330,两组外挡圈变形凹槽330交错排布,漏压接时,外挡圈变形凹槽330用于漏压接验收时可被有效发现,压接时,外挡圈变形凹槽330用于第一外挡圈层310和第二外挡圈层320进入变形凹槽330的内腔,使得第一外挡圈层310和第二外挡圈层320紧密接触,实现有效密封;

在具体使用时,本技术领域人员将管道插入带有O型密封圈本体100的双卡压管件中,当漏压接时,管道的流水通过第一内挡圈层210、第二内挡圈层220和第一外挡圈层310、第二外挡圈层320间的内挡圈变形凹槽230和外挡圈变形凹槽330泄漏而出,对管道和双卡压管件进行压接时,O型密封圈本体100受力压缩,继而第一内挡圈层210、第二内挡圈层220和第一外挡圈层310、第二外挡圈层320间受力压缩,使得第一内挡圈层210、第二内挡圈层220受力变形进入内挡圈变形凹槽230内,第一外挡圈层310、第二外挡圈层320受力变形进入外挡圈变形凹槽330内,即使压接不到位,由于第一内挡圈层210、第二内挡圈层220和第一外挡圈层310、第二外挡圈层320受力变形,第一内挡圈层210和第二内挡圈层220接触,第一外挡圈层310和第二外挡圈层320接触,内挡圈200和外挡圈300也可行程有效密封。

O型密封圈本体100与内挡圈200和外挡圈300间均为注塑一体成型,提高O型密封圈本体100与内挡圈200和外挡圈300间的连接强度,便于生产制造;

请参阅图2,内挡圈200和外挡圈300均至少设置有两组,提高O型密封圈本体100的密封效果;

请参阅图3,内挡圈200和外挡圈300的一端均开有弧度,便于压接时,内挡圈200和外挡圈300受力压缩变形。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