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0809发布日期:2020-02-04 09:5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闸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



背景技术:

在停水整修的时候,如果忘记关闭水龙头,再来水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跑水,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由于大量水溢出可能造成业主以及邻居的财产损失,产生邻里矛盾。现有的技术中,大部分在水龙头内增设防跑水装置,水龙头的体积增大,影响美观,只能满足单一冷或热水龙头,不能满足同时有冷热的水龙头,且元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增加了生产成本。这种方式需要在每个水龙头处都安装一个防跑水装置,这类防跑水装置属于水龙头以外额外的装置,加工成本较高,使用不便。现有的技术中,通过在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处安装的防跑水装置比较复杂,安装和更换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其中,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和阀腔,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与所述阀腔相连通,所述阀腔内设有隔板;

阀帽,所述阀帽设于所述阀体上,所述阀帽与所述阀腔相连通;

阀盖,所述阀盖设于所述阀帽上;

丝杆和阀瓣,所述丝杆设于所述阀帽内,所述丝杆的下端设有所述阀瓣,所述阀瓣正对于所述阀腔,所述丝杆的上端贯穿所述阀盖;

复位硅胶,所述复位硅胶的下部包覆于所述阀瓣和所述丝杆外,所述复位硅胶的上部夹设于所述阀帽和所述阀盖之间;

压簧,所述压簧的下端抵于所述阀瓣,所述压簧的上端抵于所述阀盖。

上述的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其中,还包括:压帽,所述压帽设于阀盖上,所述丝杆的上端贯穿所述压帽。

上述的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其中,还包括:

手轮座,所述丝杆的上端设有所述手轮座;

手轮,所述手轮通过铜螺钉固定于所述手轮座上,所述铜螺钉自上而下依次贯穿所述手轮、所述手轮座并与所述丝杆的上端螺纹连接。

上述的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其中,所述压帽的下表面、所述阀盖的内壁、以及所述丝杆的外壁合围形成环状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环状的阻尼硅胶。

上述的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其中,所述空腔的长度大于所述阻尼硅胶的长度。

上述的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其中,所述压帽的下表面为斜面,所述阻尼硅胶的上表面为斜面,所述压帽的下表面与所述阻尼硅胶的上表面相匹配。

上述的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其中,所述阀盖外还套设有直纹镭丝帽。

上述的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其中,所述阀盖的外表面向外延伸形成环状的突肩。

上述的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其中,所述手轮的下表面为斜面,所述突肩的上表面为斜面,所述手轮的下表面与所述突肩的上表面相匹配。

上述的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其中,所述复位硅胶的中部呈波纹管状结构。

上述的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其中,所述阻尼硅胶上开设有水平通气槽和竖直通气槽,其中,所述水平通气槽的一端与所述阀盖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水平通气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竖直通气槽相连通。

上述的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其中,所述隔板的上端开设有隔板槽。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在各个水龙头端安装防跑水装置,能够同时防止所有的水龙头跑水,使用简便。

(2)本实用新型当户内水压小于水闸关闭压力时,能够自动止回,且节省安装空间、材料及工时。

(3)本实用新型的丝杆不与水接触,丝杆不会产生污垢,使用寿命更长,可靠性更强。

(4)本实用新型在停水时能够避免户内各水管内的水被虹吸进入主管道,从而避免主管道被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的阻尼硅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的阻尼硅胶的仰视图。

附图中:1、阀体;11、进水口;12、出水口;13、阀腔;14、隔板;2、阀帽;3、阀盖;31、突肩;4、丝杆;5、阀瓣;6、复位硅胶;7、压簧;8、压帽;9、手轮座;10、手轮;101、铜螺钉;102、阻尼硅胶;103、直纹镭丝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的阻尼硅胶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的阻尼硅胶的仰视图,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包括有:阀体1,阀体1具有进水口11、出水口12和阀腔13,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分别与阀腔13相连通,阀腔13内设有隔板14。

此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还包括:阀帽2,阀帽2设于阀体1上,阀帽2与阀腔13相连通。

另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还包括:阀盖3,阀盖3设于阀帽2上。

进一步,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还包括:丝杆4和阀瓣5,丝杆4设于阀帽2内,丝杆4的下端设有阀瓣5,阀瓣5正对于阀腔13,丝杆4的上端贯穿阀盖3。丝杆4能够带动阀瓣5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使得阀瓣5能够向下运动配合隔板14使进水口11与阀腔13隔绝,实现的水闸的关闭;或使得阀瓣5能够向上运动脱离隔板13形成进水口11、阀腔13和出水口12的连通,实现水闸的开启。

具体地,在断水的情况下,丝杆4和阀瓣5由于重力作用落下,使水闸自动关闭,防止跑水。

更进一步,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还包括:复位硅胶6,复位硅胶6的下部包覆于阀瓣5和丝杆4外,复位硅胶6的上部夹设于阀帽2和阀盖3之间。复位硅胶6为水闸的开启提供了辅助的动力。

再进一步,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还包括:压簧7,压簧7的下端抵于阀瓣5,压簧7的上端抵于阀盖3。压簧7为水闸的关闭提供了辅助的动力。

另一方面,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还包括:压帽8,压帽8设于阀盖3上,丝杆4的上端贯穿压帽8。

此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还包括:手轮座9,丝杆4的上端设有手轮座9。

另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具有复位硅胶和压簧的水闸还包括:手轮10,手轮10通过铜螺钉101固定于手轮座9上,铜螺钉101自上而下依次贯穿手轮10、手轮座9并与丝杆4的上端螺纹连接。通过手轮10手动地控制水闸的关闭或开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图2所示,压帽8的下表面、阀盖3的内壁、以及丝杆4的外壁合围形成环状的空腔,空腔内设有环状的阻尼硅胶102。阻尼硅胶102对丝杆4形成阻尼作用,使得水闸在关闭状态下、开启状态下均能够维持丝杆4的位置,以维持水闸当前的状态,使水闸的状态保持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空腔的长度大于阻尼硅胶102的长度,使得阻尼硅胶102能够在空腔限制的范围内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压帽8的下表面为斜面,阻尼硅胶102的上表面为斜面,压帽8的下表面与阻尼硅胶102的上表面相匹配,以限制阻尼硅胶102的极限位置。

具体地,当运行时复位硅胶6被外接杂质破坏时,阻尼硅胶102向上挤压,使得阻尼硅胶102的斜面嵌入压帽8的斜面中,起到防止漏水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阀盖3外还套设有直纹镭丝帽103。在手轮10难以提起时,通过逐渐旋转直纹镭丝帽103,使直纹镭丝帽103逐渐向上运动,从而逐渐将手轮10顶起,同时要让直纹镭丝帽103和手轮10分开,手轮10自动上升,直纹镭丝帽103需要复位。通过直纹镭丝帽103和手轮10的配合,调节进水的大小及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阀盖3的外表面向外延伸形成环状的突肩31。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手轮10的下表面为斜面,突肩31的上表面为斜面,手轮10的下表面与突肩31的上表面相匹配,以限制手轮10的极限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复位硅胶6的中部呈波纹管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阻尼硅胶102上开设有水平通气槽1021和竖直通气槽1022,其中,水平通气槽1021的一端与阀盖3的内部相连通,水平通气槽1021的另一端与竖直通气槽1022相连通,竖直通气槽1022与大气相连通。

水闸正常运行,当复位硅胶6压缩时,复位硅胶6内的空气可以依次经过水平通气槽1021和竖直通气槽1022被排出;当复位硅胶6拉伸时,外接大气可以逆向吸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当快速打开水闸时,阀体1内部的压力迅速减小,丝杆4迅速下移,阻尼硅胶102被向下挤压变紧,使水平通气槽1021和竖直通气槽1022被压迫变小或堵塞,同时丝杆4的运行速度被减慢,从而确保供水正常。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复位功能,隔板14的上端开设有隔板槽(图中未示出),使得水闸关闭时存在微漏水。再来水时,户内的水龙头忘了关闭,水龙头有滴水现象,关闭水龙头后,水管内的压力在一定时间后能够大于水闸关闭压力,水闸自动打开恢复正常供水。水龙头都处于关闭状态,不用人干预会自动恢复供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