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开关的分水阀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0801发布日期:2020-02-04 09:58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置开关的分水阀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开关的分水阀芯。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分水阀芯,包括阀芯底座、第一胶垫、两个第一o型圈、设在阀芯底座顶部且从下至上的第一陶瓷静片、第一陶瓷动片、第二陶瓷静片、第二陶瓷动片,还包括设在第二陶瓷动片上部的第二胶垫、两个第二o型圈、阀芯杆、胶钉、弹簧、连接座、旋转套以及阀芯外壳,第一胶垫套设在阀芯底座的底部,两个第一o型圈间隔套设在阀芯底座的外壁,两个第二o型圈间隔套设在阀芯杆的外壁,所述阀芯底座的底部设有三个出水孔。其存在的问题是:上述结构只能用于分水,功能单一,导致用户使用不便。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开关的分水阀芯。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开关的分水阀芯,通过用户在左右旋转操作体能够控制三个出水孔中的其中一个出水,在左右旋转旋转套能够控制冷水或热水的通入,使分水阀芯不仅具有分水功能,还具有控制冷热水功能,从而使本产品具有多功能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设置开关的分水阀芯,包括阀芯底座、第一胶垫、两个第一o型圈、设在阀芯底座顶部且从下至上的第一陶瓷静片、第一陶瓷动片、第二陶瓷静片、第二陶瓷动片,还包括设在第二陶瓷动片上部的第二胶垫、两个第二o型圈、阀芯杆、胶钉、弹簧、连接座、旋转套以及阀芯外壳,第一胶垫套设在阀芯底座的顶部,两个第一o型圈间隔套设在阀芯底座的外壁,两个第二o型圈间隔套设在阀芯杆的外壁,所述阀芯底座的底部设有三个出水孔;

所述阀芯底座的外壁设有均与阀芯杆内腔连通的冷水入水口和热水入水口,所述阀芯杆包括阀芯杆本体、阀芯杆本体顶部设有用于控制出水的操作体以及阀芯杆本体底部设有卡接体,所述卡接体包括五个支撑部,其中一个支撑部设有用于放置第二胶垫的第一通孔,每相邻的两个支撑部之间形成一个夹持位,第二陶瓷动片设有四个间隔的延伸块,每个延伸块卡入相对应的一个夹持位内;

远离所述第一陶瓷动片中心线的第一陶瓷动片上设有用于控制冷水和热水通入的弧形口,靠近第一陶瓷静片中心线的第一陶瓷静片上设有三个相间的出水道,第一陶瓷静片还设有间隔的进冷水通道和进热水通道,进冷水通道和进热水通道均与所述弧形口配合,所述第二陶瓷动片设有出水缺口且与第二陶瓷静片相配合,所述缺口与第一通孔相配合;

所述旋转套包括中空的筒形体、筒形体顶部沿周向分布的外齿、筒形体底部的环形凸台以及沿环形凸台外壁径向伸出的两个限位沿板,第一陶瓷动片外壁设有两个限位孔;

所述连接座套设在阀芯杆外壁上,筒形体套设在连接座外壁,每个所述限位沿板与相对应的限位孔相配合,所述阀芯外壳一部分套设在筒形体外壁,所述阀芯外壳另一部分套设在第一陶瓷静片外壁;

所述阀芯杆中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胶钉穿设弹簧并内嵌在第二通孔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座包括中空筒柱、沿中空筒柱底部且周向延伸的环形沿台,环形沿台外壁设有三个相间设置的突出部,突出部与阀芯外壳的内侧壁相卡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沿台顶面设有周向均匀分布的凹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三胶垫,所述第三胶垫套设于所述第二陶瓷静片的内侧壁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水缺口呈v型。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设置开关的分水阀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上述的设置开关的分水阀芯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用户在左右旋转操作体能够控制三个出水孔中的其中一个出水,在左右旋转旋转套能够控制冷水或热水的通入,使分水阀芯不仅具有分水功能,还具有控制冷热水功能,从而使本产品具有多功能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密封性好。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设置开关的分水阀芯的立体图;

图2为一种设置开关的分水阀芯的主视图;

图3为一种设置开关的分水阀芯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一种设置开关的分水阀芯的阀芯杆的立体放大图;

图5为图4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设置开关的分水阀芯第一陶瓷动片结构放大图;

图7为一种设置开关的分水阀芯的仰视图;

图8为图6的a-a剖面图(黑色箭头代表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具体结构可参照专利申请的附图进行说明。

在以下实施例中,以纸面图3箭头标向来定义方向,以纸面的左侧为左方向,纸面的右侧为右方向,纸面的上侧为上方向,纸面的下侧为下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前侧为前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后侧为后方向,以阀芯底座内腔为内,以阀芯底座外壁为外。

结合图1至图8所示,一种设置开关的分水阀芯,包括阀芯底座1、第一胶垫2、两个第一o型圈3、设在阀芯底座1顶部且从下至上的第一陶瓷静片4、第一陶瓷动片5、第二陶瓷静片6、第二陶瓷动片7,还包括设在第二陶瓷动片7上部的第二胶垫8、两个第二o型圈9、阀芯杆10、胶钉11、弹簧12、连接座13、旋转套14以及阀芯外壳15,第一胶垫8套设在阀芯底座1的顶部,两个第一o型圈3间隔套设在阀芯底座1的外壁,两个第二o型圈9间隔套设在阀芯杆10的外壁,所述阀芯底座1的底部设有三个出水孔111;

所述阀芯底座1的外壁设有均与阀芯杆10内腔连通的冷水入水口112和热水入水口113,所述阀芯杆10包括阀芯杆本体101、阀芯杆本体101顶部设有用于控制出水的操作体102以及阀芯杆本体101底部设有卡接体103,所述卡接体103包括五个支撑部1031,其中一个支撑部1031设有用于放置第二胶垫8的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以下均是),每相邻的两个支撑部1031之间形成一个夹持位16,第二陶瓷动片7设有四个间隔的延伸块71,每个延伸块71卡入相对应的一个夹持位16内;

远离所述第一陶瓷动片5中心线的第一陶瓷动片5上设有用于控制冷水和热水通入的弧形口51,靠近第一陶瓷静片4中心线的第一陶瓷静片4上设有三个相间的出水道41,第一陶瓷静片41还设有间隔的进冷水通道42和进热水通道43,进冷水通道42和进热水通道43均与所述弧形口51配合,所述第二陶瓷动片7设有出水缺口72且与第二陶瓷静片6相配合,所述出水缺口72与第一通孔相配合;

所述旋转套14包括中空的筒形体141、筒形体141顶部沿周向分布的外齿142、筒形体141底部的环形凸台143以及沿环形凸台143外壁径向伸出的两个限位沿板144,第一陶瓷动片5外壁设有两个限位孔52;

所述连接座13套设在阀芯杆10外壁上,筒形体141套设在连接座13外壁,每个所述限位沿板144与相对应的限位孔52相配合,所述阀芯外壳15一部分套设在筒形体141外壁,所述阀芯外壳15另一部分套设在第一陶瓷静片4外壁;

所述阀芯杆10中部设有第二通孔104,所述胶钉11穿设弹簧12并内嵌在第二通孔104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用户在左右旋转操作体能够控制三个出水孔中的其中一个出水,在左右旋转旋转套能够控制冷水或热水的通入,使分水阀芯不仅具有分水功能,还具有控制冷热水功能,从而使本产品具有多功能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密封性好。

结合图3所示,所述连接座13包括中空筒柱131、沿中空筒柱131底部且周向延伸的环形沿台132,环形沿台132外壁设有三个相间设置的突出部133,突出部133与阀芯外壳15的内侧壁相卡合。

结合图3所示,所述环形沿台132顶面设有周向均匀分布的凹槽1321。

结合图3所示,还包括第三胶垫17,所述第三胶垫17套设于所述第二陶瓷静片6的内侧壁上。

结合图3和图6所示,所述出水缺口72呈v型。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设置开关的分水阀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上述的设置开关的分水阀芯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用户在左右旋转操作体能够控制三个出水孔中的其中一个出水,在左右旋转旋转套能够控制冷水或热水的通入,使分水阀芯不仅具有分水功能,还具有控制冷热水功能,从而使本产品具有多功能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密封性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