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用分体式差速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3221发布日期:2020-09-08 14:3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用分体式差速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差速器壳体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用分体式差速器壳体。



背景技术:

目前,专利网上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壳体,公开号cn204004284u,所述差速器壳体通过滚动轴承同变速箱转动连接;主减速齿轮同所述差速器壳体固定连接,并将所述差速器壳体分成左侧差速器壳体和右侧差速器壳体两部分;所述左侧差速器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左螺旋槽;所述右侧差速器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右螺旋槽;所述左螺旋槽与所述右螺旋槽的螺旋方向相反。本技术方案,能够解决驱动轴与差速器壳体的磨损烧蚀;解决差速器行星齿轮和锥齿轮在差速器中的失效;改善差速器在差速过程中,锥齿轮调整垫片的异常磨损;并能够形成完整的变速箱润滑油流通体系,改善差速器及相关零部件在极限工况下的润滑与散热。

上述专利中的一种差速器壳体,虽然具有改善差速器在差速过程中,锥齿轮调整垫片的异常磨损的优点,但是该差速器壳体没有设置用于过滤润滑油的过滤装置,这会导致该差速器壳体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细小铁屑,这些细小铁屑大多来自齿轮间的摩擦,这些细小铁屑会增大齿轮间的磨损,从而缩短差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差速器壳体没有设置用于过滤润滑油的过滤装置导致差速器的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现提供具有可对壳体内润滑油进行过滤的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用分体式差速器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用分体式差速器壳体,包括作为主体的壳体,所述的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从动锥齿轮的法兰盘,所述的壳体内开有用于安装斜齿轮的空腔,所述的壳体上端开有上行星齿轮轴孔,所述的壳体下端开有下行星齿轮轴孔,所述的壳体1左端开有左输出轴孔,所述的壳体右端开有右输出轴孔,所述的左输出轴孔下端设有出油阀,所属的右输出轴孔上端设有进油阀,所述的出油阀与进油阀间设有用于吸附细小铁屑的吸附装置。

差速器在工作时,吸附装置会将差速器壳体内的润滑油进行循环吸附,尽可能地将润滑油中夹带的细小铁屑给去除,为差速器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延长差速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的吸附装置包括液压泵,所述的液压泵的输入端与出油阀通过出油管道相连接,所述的过滤泵的输出端与进油阀通过进油管道相连接,所述的出油管道上设有用于吸附细小铁屑的吸附器。

差速器在工作时,液压泵、出油阀和进油阀会开启,之后液压泵会将润滑油从出油阀抽出,之后顺着出油管道和进油管道进入进油阀中,再次回到差速器壳体中形成润滑油的循环,在循环过程中,设置在出油管道上的吸附器会将润滑油中夹带的细小铁屑进行吸附,从而减少润滑油中细小铁屑的含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吸附器上下端分别设有至少3个吸附螺孔,所述的吸附螺孔内螺纹连接有吸附杆,所述的吸附杆上端设有十字把手,所述的吸附杆底部设有磁铁,所述的磁铁与吸附杆亦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磁铁上端设有螺纹孔。

当磁铁吸附了大量的铁屑后,磁铁的吸附能力会大幅度地降低,此时维修人员可将吸附杆从吸附螺孔中抽出,之后将吸附杆底部的磁铁进行清理或更换一个新的磁铁,之后再将吸附杆装入吸附螺孔中,即可恢复本装置所需的吸附能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长期保持差速器壳体内润滑油的润滑能力,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右半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左半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抽去吸附杆后的吸附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壳体1,法兰盘2,空腔3,上行星齿轮轴孔4,下行星齿轮轴孔5,左输出轴孔6,右输出轴孔7,出油阀8,进油阀9,液压泵10,出油管道11,进油管道12,吸附器13,吸附螺孔14,吸附杆15,十字把手16,磁铁17,螺纹孔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根据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附图6和附图7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本例的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用分体式差速器壳体,包括作为主体的壳体1,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用于安装从动锥齿轮的法兰盘2,所述的壳体1内开有用于安装斜齿轮的空腔3,所述的壳体1上端开有上行星齿轮轴孔4,所述的壳体1下端开有下行星齿轮轴孔5,所述的壳体1左端开有左输出轴孔6,所述的壳体1右端开有右输出轴孔7,所述的左输出轴孔6下端设有出油阀8,所属的右输出轴孔7上端设有进油阀9,所述的出油阀8与进油阀9间设有用于吸附细小铁屑的吸附装置。

所述的吸附装置包括液压泵,所述的液压泵10的输入端与出油阀8通过出油管道11相连接,所述的过滤泵10的输出端与进油阀9通过进油管道12相连接,所述的出油管道11上设有用于吸附细小铁屑的吸附器13。

所述的吸附器13上下端分别设有3个吸附螺孔14,所述的吸附螺孔14内螺纹连接有吸附杆15,所述的吸附杆15上端设有十字把手16,所述的吸附杆15底部设有磁铁17,所述的磁铁17与吸附杆15亦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磁铁17上端设有螺纹孔1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用分体式差速器壳体,包括作为主体的壳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用于安装从动锥齿轮的法兰盘(2),所述的壳体(1)内开有用于安装斜齿轮的空腔(3),所述的壳体(1)上端开有上行星齿轮轴孔(4),所述的壳体(1)下端开有下行星齿轮轴孔(5),所述的壳体(1)左端开有左输出轴孔(6),所述的壳体(1)右端开有右输出轴孔(7),所述的左输出轴孔(6)下端设有出油阀(8),所属的右输出轴孔(7)上端设有进油阀(9),所述的出油阀(8)与进油阀(9)间设有用于吸附细小铁屑的吸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用分体式差速器壳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吸附装置包括液压泵,所述的液压泵(10)的输入端与出油阀(8)通过出油管道(11)相连接,所述的液压泵(10)的输出端与进油阀(9)通过进油管道(12)相连接,所述的出油管道(11)上设有用于吸附细小铁屑的吸附器(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用分体式差速器壳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吸附器(13)上下端分别设有至少3个吸附螺孔(14),所述的吸附螺孔(14)内螺纹连接有吸附杆(15),所述的吸附杆(15)上端设有十字把手(16),所述的吸附杆(15)底部设有磁铁(17),所述的磁铁(17)与吸附杆(15)亦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磁铁(17)上端设有螺纹孔(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用分体式差速器壳体,包括作为主体的壳体,所述的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从动锥齿轮的法兰盘,所述的壳体内开有用于安装斜齿轮的空腔,所述的壳体上端开有上行星齿轮轴孔,所述的壳体下端开有下行星齿轮轴孔,所述的壳体1左端开有左输出轴孔,所述的壳体右端开有右输出轴孔,所述的左输出轴孔下端设有出油阀,所属的右输出轴孔上端设有进油阀,所述的出油阀与进油阀间设有用于吸附细小铁屑的吸附装置。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的差速器壳体没有设置用于过滤润滑油的过滤装置导致差速器的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长期保持差速器壳体内润滑油的润滑能力和使用寿命较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楼福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吉利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2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