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内循环散热系统的湿式制动驱动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3216发布日期:2020-09-08 14:3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带内循环散热系统的湿式制动驱动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带内循环散热系统的湿式制动驱动桥。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对安全、可靠、舒适等工作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工程机械本身就广泛应用在重工况、环境恶劣等场所,工程机械自身的安全、可靠、舒适尤为重要,而驱动桥作为工程机械传动及制动系统的执行元件,其重要度不言而喻,目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主要采用干式制动驱动桥,干式制动器较湿式制动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维修方便,但存如下缺陷:1、干式制动器的摩擦片与制动盘外露,泥沙、石子等坚硬异物的进入,造成摩擦片及制动盘造磨损较快,严重影响制动性能,存在安全隐患,且摩擦片需频繁更换,增加用户维修成本。2、钳式制动摩擦片面积相对较小,单位受压比大,频繁制动致使制动盘与制动钳温度较高,散热性差,在食品、煤矿等存在易燃粉尘场所使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而湿式制动驱动桥,因摩擦片内置于桥壳内部,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制动性能可靠、安全、使用寿命长。为高端机型首选装置,但目前普通湿式制动驱动桥,没有有效的散热系统,仅靠外界空气冷却,散热效果不理想,在需要长时间、长距离频繁制动工况下,湿式制动器因发热过度,摩擦片抱死,或出现密封圈失效液压油泄露制动失效等安全事故,为解决湿式桥散热问题,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带有冷却系统的湿式制动桥,如cn104179857提到一种内循环散热系统,在湿式制动器加装一油泵,将湿式制动器里热油输送到主传动桥包位置,在由主传动流回制动器内,形成桥内部油液循环,改善制动器散热问题,加装油泵导致增加了制造成本和驱动桥结构复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内循环散热系统的湿式制动驱动桥,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湿式制动驱动桥需要动力输入才能实现吸油,进而实现驱动桥内部油液循环散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内循环散热系统的湿式制动驱动桥,包括主传动总成、桥壳总成、湿式制动器总成、轮边减速器总成、半轴,所述主传动总成与桥壳总成连接,所述桥壳总成两端分别连接轮边减速器总成,所述半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主传动总成和轮边减速器总成,所述桥壳总成包括桥壳、左油管、右油管、接油盒,所述接油盒固定在桥壳上,所述左油管和所述右油管的一端分别与接油盒连接,另一端插在湿式制动器总成3对应的孔内。

优选地,所述主传动总成包括输入动力的输入法兰、托架总成、主从动螺伞、差速器总成、吸油管,所述主从动螺伞通过法兰连接在托架总成上,所述差速器壳体连接主从动螺伞的从动螺伞,所述吸油管环绕差速器总成并连接在托架吸油口。

优选地,所述桥壳两端设有凸出筋板。

优选地,所述制动器总成包括支承轴、螺钉、制动器壳体、活塞、从动摩擦片、主动摩擦片、花键套a、挡圈、密封圈、销轴、回位弹簧,所述活塞压装在制动器壳体内腔,所述密封圈分别装在制动器壳体上对应矩形槽内,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依次间隔装在支承轴与活塞之间,所述主动摩擦片的内花键与花键套a配合,所述花键套a外花键上有一挡圈,所述花键套a内花键与半轴花键配合,所述从动摩擦片与活塞通过销轴定位导向,所述销轴固定在制动器壳体与支承轴上。

优选地,所述制动器壳体采用对称结构。

优选地,所述轮边减速器总成包括盒式油封、轮毂、连接盘、内齿圈总成、行星轮架总成、端盖、太阳轮、花键套b、螺柱,所述盒式油封安装于轮毂上,所述内齿圈总成包括内齿圈、齿圈支架、挡圈,所述内齿圈由齿圈支架支撑,所述齿圈支架通过花键与支承轴连接,所述轮毂由装在齿圈支架外径及支承轴上的轴承支撑,所述连接盘一端与轮毂连接,一端与行星轮架总成连接,所述端盖与行星轮架总成连接,所述行星轮架总成包括行星轮架、行星轮、行星轮轴,太阳轮花键一端与半轴通过螺柱连接,并通过花键套b将太阳轮与半轴连为整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桥壳内布置接油盒与左右油管,在不增加额外耗功元件,即可实现驱动桥内部油液循环散热的效果,解决湿式制动器散热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湿式制动器采用对称结构,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性,降低总体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轮边减速器采用分体式轮毂结构,轮边结构紧凑的同时,简化轮边装配工艺,便于拆装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主传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桥壳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湿式制动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轮边减速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传动总成;2、桥壳总成;3、湿式制动器总成;4、轮边减速器总成;5、半轴;11、输入法兰;12、托架总成;13、主从动螺伞;14、差速器总成;15、吸油管;21、桥壳;22、左油管;23、接油盒;24、过渡接头;25、右油管;26、凸出筋板;31、支承轴;32、螺钉;33、制动器壳体;34、活塞;35、从动摩擦片;36、主动摩擦片;37、花键套a;38、挡圈;39、密封圈;310、销轴;41、盒式油封;42、轮毂;43、连接盘;44、齿圈支架;45、内齿圈;46、行星轮架总成;47、端盖;48、太阳轮;49、花键套b;410、螺柱;411、轮辋螺栓;412、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内循环散热系统的湿式制动驱动桥,包括主传动总成1、桥壳总成2、湿式制动器总成3、轮边减速器总成4、半轴5,主传动总成1与桥壳总成2连接,桥壳总成2两端分别连接一组轮边减速器总成4,半轴5的两端分别连接主传动总成1和轮边减速器总成4。

如图2所示,主传动总成1包括输入动力的输入法兰11、托架总成12、主从动螺伞13、差速器总成14、吸油管15,主从动螺伞13通过输入法兰11连接在托架总成12上,差速器总成14连接主从动螺伞13的从动螺伞,吸油管15环绕差速器总成14,在从动螺伞背面,一端安装在托架总成12上的外循环散热吸油口,并密封,托架总成12通过合理布局的螺栓连接到桥壳总成2上,起到支撑差速器总成14及固定吸油管15的作用。

如图3所示,桥壳总成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循环散热系统结构,包括桥壳21、左油管22、接油盒23、过渡接头24、右油管25,接油盒23固定在桥壳21上,桥壳21两端与湿式制动器总成3连接,在桥壳21两端设有凸出筋板26,该凸出筋板26起到一定的挡油作用,由薄板拼焊出的接油盒23正对从动螺伞齿轮,固定在桥壳21上,接油盒23接纳被从动螺伞齿轮与差速器总成14甩出的齿轮油,左油管22和右油管25的一端分别通过过渡接头24与接油盒23连接,用橡胶密封圈密封,且固定在桥壳21上,另一端插在湿式制动器总成3对应的孔内,接油盒23的油顺左油管22、右油管25流到湿式制动器总成3内部进行冷却,制动器位置油液再流回主传动位置,油液形成内部循环,此过程即为内循环散热。

如图4、图5所示,湿式制动器总成3包括支承轴31、螺钉32、制动器壳体33、活塞34、从动摩擦片35、主动摩擦片36、花键套a37、挡圈38、密封圈39、销轴310,活塞34压装在制动器壳体33内腔,密封圈39分别装在制动器壳体33上对应矩形槽内,主动摩擦片36和从动摩擦片35依次间隔装在支承轴31与活塞34之间,主动摩擦片36的内花键与花键套a37配合,花键套a37外花键上有一挡圈38,该挡圈38对花键套a37起到轴向限位作用,花键套a37内花键与半轴花键配合,起到制动半轴5作用,从动摩擦片35与活塞34通过销轴310定位导向,销轴310固定在制动器壳体33与支承轴31上。

进一步的,制动器壳体33采用对称结构,实现左右制动器壳体33共用一毛坯,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性,降低总体成本。

如图5所示,轮边减速器总成4包括盒式油封41、轮毂42、连接盘43、内齿圈总成、行星轮架总成46、端盖47、太阳轮48、花键套b49、螺柱410。盒式油封41安装于轮毂42上,内齿圈总成包括齿圈支架44、内齿圈45、挡圈,内齿圈45由齿圈支架44支撑,齿圈支架44通过花键与支承轴31连接,轮毂42由装在齿圈支架44外径及支承轴31上的轴承412支撑,连接盘43起到过渡连接作用,一端通过轮辋螺栓411与轮毂42连接,一端与行星轮架总成46连接,采用连接盘43结构,使轮边减速器总成4更加紧凑,同时也便于装配;端盖47与行星轮架总成46连接,行星轮架总成46包括行星轮架、行星轮、行星轮轴,太阳轮48是动力输入元件,太阳轮48花键一端与半轴5通过螺柱410连接,并通过花键套b49将太阳轮48与半轴5连为整体传递动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