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端盖密封支撑结构的流体稳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5488发布日期:2020-07-14 17:1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端盖密封支撑结构的流体稳压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端盖密封支撑结构的流体稳压阀。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减压阀中,为了达到完全关闭状态,会在上端盖的阀芯一侧放置垫片100实现完全密封。此方案有一潜在风险:当流体以较快速度从上端盖的孔流入到减压阀内时,会在上端盖的阀芯侧产生负压,此时放置的垫片100会在负压状态下脱离上端盖,从而导致减压阀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端盖密封支撑结构的流体稳压阀,通过在支撑座的顶部设置用于顶住密封结构的支撑环,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现有减压阀垫片易脱落并导致减压阀功能失效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端盖密封支撑结构的流体稳压阀,包括中空阀体、支撑座、阀芯、弹性体、上端盖、端盖密封支撑结构和下端盖。中空阀体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进水腔和空气腔,支撑座安装在隔板上方,所述的上端盖固定在中空阀体上端部,上端盖上开设有进水孔,所述的下端盖固定安装在中空阀体下端部,下端盖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阀芯内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的水流通道。所述的阀芯包括阀柱和阀帽,所述阀帽的外壁与空气腔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空气腔的壁面上部开设有排气孔。所述的弹性体设在所述隔板与阀帽之间并呈压缩状态,所述阀柱穿过所述隔板和支撑座并可上下活动。所述的端盖密封支撑结构包括设在上端盖底部并用于在所述阀柱运行至最高点时对阀柱顶部进行密封的密封结构以及设在支撑座顶部并用于抵住所述密封结构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壁面上开设有用于连通进水孔和水流通道的过流孔。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密封结构为自所述上端盖底部中心处向下延伸形成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径与所述支撑环的内径相同,所述支撑环的内壁面与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壁面密封贴合。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密封结构为一密封垫片,所述上端盖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一垫片槽,所述的密封垫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垫片槽内,所述支撑环的上表面顶住所述密封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腔的上部设有一圈环形台阶,所述的支撑座固定在所述环形台阶上,所述支撑座的下表面向下凸出形成一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面和所述阀柱的外壁面之间安装有y型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的阀柱和阀帽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阀柱垂直设在阀帽顶部中心处,所述的水流通道完全贯穿所述阀柱和阀帽,所述阀帽的外壁上开设有y形密封圈槽,所述的y形密封圈槽内安装有用于与所述空气腔内壁面密封配合的y型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阀体的外壁上部和下部各设有一o型密封圈槽,所述的o型密封圈槽内安装有o型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阀帽的底部中心处设有一水流缓冲区,所述水流缓冲区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水流通道的横截面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水孔设有若干个,若干个进水孔分别与所述水流通道的位置相错开。

优选地,所述的弹性体为弹簧或橡胶。

优选地,所述上端盖的材质为nbr、tpr、tpe、epdm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端盖密封支撑结构的流体稳压阀,通过设置端盖密封支撑结构,端盖密封支撑结构包括设在上端盖底部并用于在阀柱运行至最高点时对阀柱顶部进行密封的密封结构以及设在支撑座顶部并用于抵住密封结构的支撑环,支撑环的顶部抵住密封结构,可以有效抵抗过流间隙小所产生的负压力,保证稳压阀的工作行程和稳压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减压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稳压阀的零件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稳压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稳压阀的减压过程图,其中图4(a)为起始状态,图4(b)为减压状态,图4(c)为关闭状态。

图5为阀芯的受力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上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上端盖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中支撑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中稳压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垫片;1、中空阀体;10、隔板;101、o型密封圈槽;11、进水腔;111、环形台阶;12、空气腔;120、排气孔;2、支撑座;21、固定环;22、支撑环;220、过流孔;3、阀芯;30、水流通道;31、阀柱;32、阀帽;321、y型密封圈槽;322、水流缓冲区;4、弹性体;5、上端盖;50、进水孔;510、垫片槽;511、环形凸台;512、密封垫片;6、下端盖;60、出水孔;7、o型密封圈;8、y型密封圈;f1、弹簧预压力;f2、流体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2-8所示,一种带端盖密封支撑结构的流体稳压阀,包括中空阀体1、支撑座2、阀芯3、弹性体4、上端盖5、端盖密封支撑结构和下端盖6。弹性体4为弹簧或橡胶或其他具有弹性的零件,上端盖5采用弹性密封材料制成,优选采用nbr、tpr、tpe、epdm中的一种材料。上端盖5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在中空阀体1上端部,上端盖5上沿周向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50,下端盖6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安装在中空阀体1下端部,下端盖6上开设有出水孔60。中空阀体1的外壁上部和下部各设有一o型密封圈槽101,o型密封圈槽101内安装有o型密封圈7。中空阀体1内部通过隔板10分隔成进水腔11和空气腔12,支撑座2安装在隔板10上方。进水腔11的上部设有一圈环形台阶111,支撑座2固定在环形台阶111上,支撑座2的下表面向下凸出形成一固定环21。

阀芯3内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用于连通进水孔50和出水孔60的水流通道30,阀芯3包括阀柱31和阀帽32,阀柱31和阀帽32为一体成型结构,阀柱31垂直设在阀帽32顶部中心处,水流通道30完全贯穿阀柱31和阀帽32。阀帽32的外壁上开设有y形密封圈槽321,y形密封圈槽321内安装有用于与空气腔12内壁面密封配合的y型密封圈8。固定环21的内壁面和阀柱31的外壁面之间安装有y型密封圈8,空气腔12的壁面上部开设有排气孔120,弹性体4设在隔板10与阀帽32之间并呈压缩状态,弹性体4嵌套在阀柱31外侧。阀帽32的底部中心处设有一水流缓冲区322,水流缓冲区322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水流通道30的横截面尺寸。

阀柱31穿过隔板10和支撑座2并可上下活动,端盖密封支撑结构包括设在上端盖5底部并用于在阀柱31运行至最高点时对阀柱31顶部进行密封的密封结构以及设在支撑座2顶部并用于抵住密封结构的支撑环22。支撑环22的顶部抵住密封结构,支撑环22与支撑座2为一体成型结构。支撑环22的壁面上开设有用于连通进水孔50和水流通道30的过流孔220。密封结构为自上端盖5底部中心处向下延伸形成的环形凸台511,环形凸台511的外径与支撑环22的内径相同,支撑环22的内壁面与环形凸台511的外壁面密封贴合。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初始状态:流体从流体进入端流入,经过阀芯3的水流通道30流入到阀芯3底端位置,流体压力对阀芯3有一个向上的作用力。在安装时对弹性体4有一个预压力f1,当流体压力f2小于f1时还不足以推动阀芯3运动,阀芯3保持在初始状态。

减压状态:流体压力f2增大,直到作用在阀芯3底端的压力大于弹性体4的预压力f1,阀芯3在流体压力f2作用下往上运动,使得流经水流通道30的流体压力减小,达到减压效果。空气腔12中的空气经排气孔120排出。

关闭状态:当减压阀连接的产品被堵死,或者被关闭,阀芯3在流体压力f2作用下往上运动,直至阀柱31的上表面与环形凸台511的下表面贴合,稳压阀被关闭,此时流体流出端的压强稳定在某个压力p值,以确保管道和产品所受流体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实施例二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密封结构为一密封垫片512,上端盖5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一垫片槽510,密封垫片512固定安装在垫片槽510内,支撑环22的上表面顶住密封垫片512。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初始状态:流体从流体进入端流入,经过阀芯3的水流通道30流入到阀芯3底端位置,流体压力对阀芯3有一个向上的作用力。在安装时对弹性体4有一个预压力f1,当流体压力f2小于f1时还不足以推动阀芯3运动,阀芯3保持在初始状态。

减压状态:流体压力f2增大,直到作用在阀芯3底端的压力大于弹性体4的预压力f1,阀芯3在流体压力f2作用下往上运动,使得流经水流通道30的流体压力减小,达到减压效果。空气腔12中的空气经排气孔120排出。

关闭状态:当减压阀连接的产品被堵死,或者被关闭,阀芯3在流体压力f2作用下往上运动,直至阀柱31的上表面与密封垫片512的下表面完全贴合,稳压阀被关闭,此时流体流出端的压强稳定在某个压力p值,以确保管道和产品所受流体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